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14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所述镜片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所入光部,主体部,以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外凸出,所述出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内凹入,所述入光部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所述主体部外侧设有防刮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所述镜片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所入光部,主体部,以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外凸出,所述出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内凹入,所述入光部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镀膜层用于减少镜片界面对射入光线的反射,减少光晕,提高成像质量。主体部外侧设有防刮膜层,能够提高防刮性能,避免镜片主体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
本技术涉及镜片领域,具体涉及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
技术介绍
在光学成像的过程中,镜头所采用的镜片对射入光线的折射率是影响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现有的镜片的折射率高,不能满足需求。现有的镜片通常只有镜片外部透光部分才有防刮性能,而忽略镜片的外周侧。镜片在安装固定时往往是从镜片的外周侧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容易发生刮花的情况,影响镜片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镜片的折射率高,以及镜片的外周侧容易刮花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所述镜片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入光部,主体部,以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外凸出,所述出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内凹入,所述入光部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所述主体部外侧设有防刮膜层。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镀膜层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氟化镁膜层、第二钛酸镧膜层、第三氟化镁膜层、第四钛酸镧膜层、第五氟化镁膜层、第六钛酸镧膜层、第七氟化镁膜层、第八钛酸镧膜层、第九氟化镁膜层。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第九氟化镁膜层外设有的二氧化硅膜层。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第一氟化镁膜层的厚度为60.02nm、所述第二钛酸镧膜层的厚度为12.78nm、所述第三氟化镁膜层的厚度为72.60nm、所述第四钛酸镧膜层的厚度为32.77nm、所述第五氟化镁膜层的厚度为29.72nm、所述第六钛酸镧膜层的厚度为95.16nm、所述第七氟化镁膜层的厚度为15.63nm、所述第八钛酸镧膜层的厚度为39.55nm、所述第九氟化镁膜层的厚度为115.75nm。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主体部外侧包括周侧面和底侧面,所述周侧面和所述底侧面上设有涂墨层。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防刮膜层包括往所述主体部外部依次设置的氧化铝膜层、银膜层和二氧化硅膜层,所述涂墨层设于所述二氧化硅膜层外侧。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主体部包括周侧面和底侧面,所述周侧面与所述入光部连接处设有倒角,所述周侧面与所述底侧面连接处设有倒角。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入光部包括呈弧形凸出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曲率半径为200mm。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出光部包括弧形凹入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的曲率半径为4.235mm。如上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所述二氧化硅膜层外侧设有全氟聚醚膜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所述镜片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所入光部,主体部,以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外凸出,所述出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内凹入,所述入光部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镀膜层用于减少镜片界面对射入光线的反射,减少光晕,提高成像质量。主体部外侧设有防刮膜层,能够提高防刮性能,避免镜片主体受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折射率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折射率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当本技术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1,所述镜片主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入光部2,主体部3,以及出光部4,所述入光部2往所述主体部3外凸出,所述出光部4往所述主体部3内凹入,所述入光部2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5,所述主体部3外侧设有防刮膜层50。本技术提供了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所述镜片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所入光部,主体部,以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外凸出,所述出光部往所述主体部内凹入,所述入光部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镀膜层用于减少镜片界面对射入光线的反射,减少光晕,提高成像质量。主体部外侧设有防刮膜层,能够提高防刮性能,避免镜片主体受损。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镀膜层5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氟化镁膜层51、第二钛酸镧膜层52、第三氟化镁膜层53、第四钛酸镧膜层54、第五氟化镁膜层55、第六钛酸镧膜层56、第七氟化镁膜层57、第八钛酸镧膜层58、第九氟化镁膜层59。氟化镁膜层有利于降低折射率。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第九氟化镁膜层59外设有的二氧化硅膜层6。二氧化硅膜层具有防刮功能,对镜片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第一氟化镁膜层51的厚度为60.02nm、所述第二钛酸镧膜层52的厚度为12.78nm、所述第三氟化镁膜层53的厚度为72.60nm、所述第四钛酸镧膜层54的厚度为32.77nm、所述第五氟化镁膜层55的厚度为29.72nm、所述第六钛酸镧膜层56的厚度为95.16nm、所述第七氟化镁膜层57的厚度为15.63nm、所述第八钛酸镧膜层58的厚度为39.55nm、所述第九氟化镁膜层59的厚度为115.75nm。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主体部3外侧包括周侧面31和底侧面32,所述周侧面31和所述底侧面32上设有涂墨层7。涂墨层主要采用油墨,覆盖在周侧面和底侧面上,以防止镜片有效光圈以外的杂光进入,避免杂光透过镜片形成眩光,影响成像质量。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防刮膜层50包括往所述主体部3外部依次设置的氧化铝膜层501、银膜层502和二氧化硅膜层503,所述涂墨层7设于所述二氧化硅膜层503外侧。氧化铝有良好的防刮性能,银层使得二氧化硅膜层更好地附着在银层上。进一步地,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主体部3包括周侧面31和底侧面32,所述周侧面31与所述入光部2连接处设有倒角,所述周侧面31与所述底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主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入光部(2),主体部(3),以及出光部(4),所述入光部(2)往所述主体部(3)外凸出,所述出光部(4)往所述主体部(3)内凹入,所述入光部(2)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5),所述主体部(3)外侧设有防刮膜层(50)。/n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包括镜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主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入光部(2),主体部(3),以及出光部(4),所述入光部(2)往所述主体部(3)外凸出,所述出光部(4)往所述主体部(3)内凹入,所述入光部(2)上设有用于降低折射率的镀膜层(5),所述主体部(3)外侧设有防刮膜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5)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氟化镁膜层(51)、第二钛酸镧膜层(52)、第三氟化镁膜层(53)、第四钛酸镧膜层(54)、第五氟化镁膜层(55)、第六钛酸镧膜层(56)、第七氟化镁膜层(57)、第八钛酸镧膜层(58)、第九氟化镁膜层(5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氟化镁膜层(59)外设有的二氧化硅膜层(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射率低的防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氟化镁膜层(51)的厚度为60.02nm、所述第二钛酸镧膜层(52)的厚度为12.78nm、所述第三氟化镁膜层(53)的厚度为72.60nm、所述第四钛酸镧膜层(54)的厚度为32.77nm、所述第五氟化镁膜层(55)的厚度为29.72nm、所述第六钛酸镧膜层(56)的厚度为95.16nm、所述第七氟化镁膜层(57)的厚度为15.63nm、所述第八钛酸镧膜层(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恳智陈小平李霞李鲁萍黄建伟陈帅温建涛赖伟陆超曹三花王波张申许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骏锐光学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