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挫萍专利>正文

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86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前表壁设置有控制面板,装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装置本体的侧下方设置有净化箱,净化箱的一侧设置有烟气输入管,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滤网;该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净化箱、安装槽和滤网,可减少余热利用烟气的颗粒物及粉尘含量,以此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并进一步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操作简单,实用性高;通过设置导热管、卡块、卡槽、集液管和集水箱,可以达到烟气余热的充分利用,保障热量进一步提升的使用,节约了资源,从而可实现装置本体余热利用的高效率,经济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窑炉预热利用
,具体为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烧成工艺人们常说陶瓷艺术为火的艺术,陶瓷烧成时陶瓷工艺上一个重要的技术和环节。按一定热工制度加热陶瓷胚体,使胚体在高温的特定条件下发生物体化学反应,最终成为体积固定并具有特定性能的陶瓷制品,这一陶瓷生产过程成为烧成。我国建筑陶瓷工业主要以煤炭、天然气为染料,以大量电能为动力,是典型的耗能大户。在陶瓷工业的一般工艺流程中,能耗主要体现在原料加工、成型、干燥与烧成这四个部分。其中烧成工艺能耗约60%用于烧成工序,两者的能源约占80%,因此对于能源利用率问题,陶瓷工业能源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的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1、另外现有的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对于烟气中含有的粉尘处理效果不佳,从而造成烟气中的热量利用率低,还极易导致余热利用效率的降低,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2、现有的技术中,一些陶瓷烧成窑虽具有回收热量的装置,但是回收的不够彻底,且容易导致热能的大量流失,对于陶瓷烧成炉余热能源利用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前表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装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装置本体的侧下方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置有烟气输入管,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净化箱的上方设置有蒸汽输出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中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纵向设置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靠近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的顶端设置有集液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箱,且集水箱与集液管连通,所述集水箱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水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的形状为L状,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四组,且支撑座等距分布在装置本体的下端四个拐角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网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滤网由活性炭制成,一组所述滤网两端开设有两组安装槽,所述滤网与安装槽插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净化箱的上表壁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的形状由圆形和矩形组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管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导热管与插槽插接,所述卡块的形状为碗状,所述卡块的数量与导热管的数量相同,所述卡块的数量与卡槽的数量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嘴的形状为矩形,且喷嘴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喷嘴等距分布在集液管的下端,所述喷嘴、集液管和集水箱内腔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气输入管、蒸汽输出管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净化箱、安装槽和滤网,在进行陶瓷烧成窑烟气余热利用时,通过多组滤网依次横向的分布,可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接及粉尘粘附在滤网上,进而减少余热利用烟气的颗粒物及粉尘含量,以此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并进一步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另外通过滤网与安装槽的插接配合下,可方便后续滤网的更换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从而保证了装置本体烟气余热利用的清洁效果,进而达到余热利用的高效率。2、该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导热管、卡块、卡槽、集液管和集水箱,在使用装置本体进行余热利用时,已过滤的烟气通入装置本体内,可通过导热管的导热效果,充分吸收烟气中的热量,接着可通过压力注入在集水箱的水,并通过喷嘴进行喷洒水雾至导热管上,导热管的高温状态与水雾发生蒸汽雾化现象,产生大量的热,可由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通过蒸汽输出管向外排出使用,从而可以达到烟气余热的充分利用,保障热量进一步提升的使用,节约了资源,从而可实现装置本体余热利用的高效率,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平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净化箱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控制面板;3、支撑座;4、净化箱;5、烟气输入管;6、安装槽;7、滤网;8、蒸汽输出管;9、支撑杆;10、插槽;11、导热管;12、卡块;13、卡槽;14、喷嘴;15、集液管;16、集水箱;17、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前表壁设置有控制面板2,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3,装置本体1的侧下方设置有净化箱4,净化箱4的一侧设置有烟气输入管5,净化箱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6,安装槽6的内侧设置有滤网7,净化箱4的上方设置有蒸汽输出管8,装置本体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内部设置有插槽10,插槽10的内部纵向设置有导热管11,且导热管11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2,卡块12靠近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3,支撑杆9的上方设置有喷嘴14,喷嘴14的顶端设置有集液管15,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箱16,且集水箱16与集液管15连通,集水箱16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7。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的形状为L状,支撑座3的数量为四组,且支撑座3等距分布在装置本体1的下端四个拐角处,支撑座3可提供装置本体1稳定的工作支撑作用;滤网7的数量为若干组,滤网7由活性炭制成,一组滤网7两端开设有两组安装槽6,滤网7与安装槽6插接,滤网7可将烟气中的颗粒物接及粉尘粘附在滤网7上,进而减少余热利用烟气的颗粒物及粉尘含量,以此提高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同时滤网7与安装槽6的配合下,可将滤网7拆下,进行更换新的滤网7使用;净化箱4的上表壁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的形状由圆形和矩形组成,把手可方便打开净化箱4,并进行滤网7的更替;导热管11的数量为若干组,导热管11与插槽10插接,卡块12的形状为碗状,卡块12的数量与导热管11的数量相同,卡块12的数量与卡槽13的数量相同,导热管11可提供导热效果,充分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并通过卡块12、卡槽13与插槽10的配合下,可方便导热管11的安装与拆卸,进而方便后续导热管11的更替使用;喷嘴14的形状为矩形,且喷嘴14的数量为若干组,喷嘴14等距分布在集液管15的下端,喷嘴14、集液管15和集水箱16内腔相连通,通过喷嘴14、集液管15和集水箱16水雾喷出的配合,可实现导热管11高温状态下与水雾发生蒸汽雾化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表壁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装置本体(1)的侧下方设置有净化箱(4),所述净化箱(4)的一侧设置有烟气输入管(5),所述净化箱(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侧设置有滤网(7),所述净化箱(4)的上方设置有蒸汽输出管(8),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内部设置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的内部纵向设置有导热管(11),且导热管(11)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靠近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3),所述支撑杆(9)的上方设置有喷嘴(14),所述喷嘴(14)的顶端设置有集液管(15),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箱(16),且集水箱(16)与集液管(15)连通,所述集水箱(16)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表壁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装置本体(1)的侧下方设置有净化箱(4),所述净化箱(4)的一侧设置有烟气输入管(5),所述净化箱(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侧设置有滤网(7),所述净化箱(4)的上方设置有蒸汽输出管(8),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内部设置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的内部纵向设置有导热管(11),且导热管(11)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靠近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3),所述支撑杆(9)的上方设置有喷嘴(14),所述喷嘴(14)的顶端设置有集液管(15),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箱(16),且集水箱(16)与集液管(15)连通,所述集水箱(16)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的形状为L状,所述支撑座(3)的数量为四组,且支撑座(3)等距分布在装置本体(1)的下端四个拐角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挫萍
申请(专利权)人:裴挫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