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86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道结构,包括烟道本体和设置在烟道本体下方的清灰单元,所述烟道本体为三段式结构,分别为大径段和位于大径段两端部的小径段;所述清灰单元包括储灰槽以及设置在储灰槽内的转轴和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环绕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一端伸出至储灰槽前端外部并连接有电机,储灰槽末端下部连通有排灰管,所述排灰管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小径段上的电子压力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设置电子压力计,并配合观察窗进行观察,实现了烟道内阻塞情况的实时监控,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单元开启电机,螺旋翅片可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将储灰槽内的灰尘不断推向排灰管并排出,实现了机械化清灰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玻璃生产领域,熔解玻璃过程中需要使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同时由于原材料在高温下的挥发,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必须经过除尘系统的过滤才能排放至空气中。由于空间限制,烟气由窑炉至除尘系统需要经过很长的烟道,烟气在烟道内的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下降,温度不断降低,烟气中一部分粉尘未到达除尘系统之前便掉落在烟道底部,粉尘不断积聚,进而引起烟道阻塞。目前使用的烟道一般由等径钢管组成,一旦发生阻塞,需要打开从烟道钢管侧方开口的观察口,用人的视觉判断烟道是否阻塞,然后利用人力去挖,但是打开观察口会引起烟道内抽力发生改变,易引起窑炉压力改变,进而影响生产,同时由于烟道内抽力大,当粉尘经过烟道上的观察口时,会被烟道内抽力吸进烟道,清理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溶解玻璃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阻塞烟道时需要打开观察口利用人力去挖,易引起窑炉压力改变,进而影响生产,同时粉尘经过烟道上的观察口时,会被烟道内抽力吸进烟道,清理难度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烟道结构,可以实现烟道内阻塞情况的实时监控,并且实现了机械化清灰操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道结构,包括烟道本体和设置在烟道本体下方的清灰单元,所述烟道本体为三段式结构,分别为大径段和位于大径段两端部的小径段;所述清灰单元包括储灰槽以及设置在储灰槽内的转轴和螺旋翅片,所述螺旋翅片环绕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一端伸出至储灰槽前端外部并连接有电机,储灰槽末端下部连通有排灰管,所述排灰管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小径段上的电子压力计。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压力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子压力计和电机均连接至控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阀门二位于阀门一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烟道本体的大径段底部开设有与储灰槽相连通的贯穿口。进一步地,所述烟道本体的大径段和其两端的小径段之间为无缝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烟道本体的大径段侧面设置有一观察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子压力计,两者的差值反映了烟道内抽力的损失情况,并可通过观察窗进行观察,从而实现了烟道内阻塞情况的实时监控;2、通过控制单元开启电机,储灰槽内的螺旋翅片可在电机的带动下随转轴同步转动,将储灰槽内的灰尘不断推向排灰管,从而实现了机械化清灰操作,无需人力,并且避免了因烟道内抽力大而导致的烟道灰清理不彻底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烟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烟道结构中烟道本体和储灰槽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烟道结构的应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烟道本体,101为大径段,102为小径段,2为储灰槽,3为转轴,4为螺旋翅片,5为电机,6为排灰管,7为电子压力计,8为阀门一,9为阀门二,10为贯穿口,11为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烟道结构,包括烟道本体1和设置在烟道本体1下方的清灰单元,所述烟道本体1为三段式结构,分别为大径段101和位于大径段101两端部的小径段102;所述清灰单元包括储灰槽2以及设置在储灰槽2内的转轴3和螺旋翅片4,所述螺旋翅片4环绕固定在转轴3上;所述转轴3一端伸出至储灰槽2前端外部并连接有电机5,储灰槽2末端下部连通有排灰管6,所述排灰管6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小径段102上的电子压力计7,具体地,烟道本体1前端的电子压力计7的数值记为P1,烟道本体1后端的电子压力计7的数值记为P2,那么整个烟道的压差为P1-P2并计为P,P反映了管道内抽力的损失情况,在烟道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P值的增大便反映了烟道的阻塞情况,若P持续增大,说明烟道内出现阻塞,并可通过观察窗11进行观察,从而实现了烟道内阻塞情况的实时监控。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压力计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子压力计7和电机5均连接至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门一8和阀门二9,所述阀门二9位于阀门一8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道本体1的大径段101底部开设有与储灰槽2相连通的贯穿口10,烟气内灰尘由观察口落入储灰槽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道本体1的大径段101和其两端的小径段102之间为无缝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道本体1的大径段101侧面设置有一观察窗11。工作原理:请再次参阅图1,当烟气由烟道本体1的小径段102进入大径段101后,由于大径段101的管径大于小径段102的管径,故烟气在大径段101内的速度会减缓,加速了烟气内灰尘的掉落,当烟气内灰尘掉落后,经贯穿口10掉落在储灰槽2内,储灰槽2内的螺旋翅片4可在电机5的带动下随转轴3同步转动,将储灰槽2内的灰尘不断推向排灰管6,排灰管6管体上的阀门一8平常处于关闭状态,阀门二9处于打开状态;请再次参阅图3,当需要将排灰管6内的积灰清空时,只需关闭阀门一8,打开阀门二9,烟道内的抽力无法作用于储灰槽2下部的灰尘,同时阀门一8关闭后将排灰管6与烟道本体1隔绝,不影响烟道内抽力,由于灰尘自身的重力作用,灰尘便会掉落至排灰管6外部并进行收集,避免了烟道的阻塞。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清灰方式有以下三种:1、电机5持续开启,不间断排灰;2、根据灰尘掉落的量,电机5定期开启;3、电机5的开启与关闭与P值联动,当P大于设计值时,通过控制单元开启电机5,当P小于设计值时,则通过控制单元关闭电机5。以上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本体(1)和设置在烟道本体(1)下方的清灰单元,所述烟道本体(1)为三段式结构,分别为大径段(101)和位于大径段(101)两端部的小径段(102);/n所述清灰单元包括储灰槽(2)以及设置在储灰槽(2)内的转轴(3)和螺旋翅片(4),所述螺旋翅片(4)环绕固定在转轴(3)上;所述转轴(3)一端伸出至储灰槽(2)前端外部并连接有电机(5),储灰槽(2)末端下部连通有排灰管(6),所述排灰管(6)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组件;/n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小径段(102)上的电子压力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本体(1)和设置在烟道本体(1)下方的清灰单元,所述烟道本体(1)为三段式结构,分别为大径段(101)和位于大径段(101)两端部的小径段(102);
所述清灰单元包括储灰槽(2)以及设置在储灰槽(2)内的转轴(3)和螺旋翅片(4),所述螺旋翅片(4)环绕固定在转轴(3)上;所述转轴(3)一端伸出至储灰槽(2)前端外部并连接有电机(5),储灰槽(2)末端下部连通有排灰管(6),所述排灰管(6)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组件;
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小径段(102)上的电子压力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压力计(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马军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