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617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包括有柔性基盘,所述柔性基盘为矩形伞状结构,所述柔性基盘上固定连接有导布水孔,所述导布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部支撑结构,所述尾部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柔性漂尾部,所述柔性基盘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所述柔性基盘的两端设置有牵引软索固定装置,所述牵引软索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牵引软索,所述柔性基盘上端设置有浮漂,所述柔性基盘的下端设置有下沉式重力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材料易得,成本低,利用生物法除污效果显著,充分利用了水体水平向自然流动产生的动力,实现了无动力驱动水体污染物,进行吸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广泛应用于农村河道及城市水体面源污染的治理和水体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水体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体面源污染是指自然降水和人类分散、随机性用水活动引起的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污染。其主要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径流和污染水体的点源排放等所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排入自然水体中,使水体氮磷含量超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大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难降解、易对生物造成伤害的物质进入水体,水质环境恶化。水体面源污染控制的措施可分为3个方面:一是对源的控制,主要为控制对水体有潜在危害的污染物,将径流污染物从源头上控制在最低限度;二是对污染物扩散途径的控制,通过研究径流污染物输送和扩散机理,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入水体的量;三是对终端的治理,通过自然生态技术或人工净化技术降解带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流域尺度上形成源区-迁移-汇的处理链模式,从源头净化,层层拦截,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现常用的人工水生态修复手段主要是以水质净化为目的,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氮磷、有机物等富营养化物质,人工搭建水体植物种植平台进行生态修复等手段。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现有的浮岛技术主要栽培植物,虽然植物可以吸收利用水体当中的氮磷等物质,但仅能在水体表层进行吸收处理,缺乏纵深方向的水下治理,因此其在处理范围上存在一定的不足。2.现有的浮岛大都漂浮在水面上,日常的管理均在水面上完成,并且大多通过人工完成,需要及时地对植物进行采收更换,耗时耗力,限制其发展。3.现有的浮岛大多漂浮在水体表层,且大多都应用于静止或者缓流水体当中,在水体流速较快的河流当中尚未应用。此外,现有的应用于水体净化材料主要有:1.有机高分子材料。目前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水体净化中已被广泛使用,但此载体比表面积小,不利于微生物挂膜,与常用的泡沫材料等相似,存在强度低且容易损坏,废弃后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应用受限。2.无机载体材料。无机材料环保、效益高且更有应用价值。蛭石、膨胀珍珠岩、多孔陶瓷、浮石、生物质碳等无机材料常被用作基质材料。但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蛭石和浮石的比重小、孔隙多、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但其经长时间浸泡后会下沉,失去浮岛功能;膨胀珍珠岩是一种轻质、多功能新型材料,但其结构强度小;多孔陶瓷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但其制作工艺复杂,造价较高,难以大规模使用;生物质碳质轻、多孔、吸附强,但结构松散,强度较弱,造价较高,在推广应用上存在困难。现有技术及相关材料虽然均已能有效的处理水体面源污染问题,但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与局限。因此,现有的相关技术还有待创新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及其应用方法,目的是解决原有水体面源净化装置处理面积局限表层水、效率不高、微生物挂膜困难、制作工艺复杂、易产生二次污染、造价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包括有柔性基盘,其中,所述柔性基盘为矩形伞状结构,所述柔性基盘上固定连接有导布水孔,所述导布水孔内部设置有多个过水通路,所述导布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部支撑结构,所述尾部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柔性漂尾部,所述柔性基盘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所述柔性基盘的两端设置有牵引软索固定装置,所述牵引软索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牵引软索,所述柔性基盘按照顺序大小依次连接在所述牵引软索上,所述牵引软索连接在直杆状软索固定装置上,所述柔性基盘上端设置有浮漂,所述柔性基盘的下端设置有下沉式重力装置。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中,所述过滤结构至少为四个,所述导布水孔为塑料材质的仿蘑菇型的过水结构所述导布水孔的主要材料为轻质大孔径布料。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中,所述柔性漂尾部为一种可以自由悬浮在水体当中的材料,可随着水流方向自由飘动。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中,所述尾部支撑结构使所述柔性漂尾部与过滤结构保持一定空隙,保证悬浮尾部较大的比表面积。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中,所述直杆状软索固定装置为不锈钢材质结构。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中,所述浮漂为一种内装有气体的耐磨轻质材料制成的气密性结构,所述下沉式重力装置为一种多孔陶瓷材料制成的条状下沉结构。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中,所述过滤结构迎水面设置有多排所述导布水孔,背水面设置有多层所述柔性漂尾部,所述柔性基盘水平方向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牵引软索固定装置,所述牵引软索固定装置下端至少有一个尖头,所述牵引软索固定装置为不易被腐蚀且具有一定韧性的连接固定结构。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应用方法,其中,首先,将装置组装完成,放入水中,水体沿水平方向自然流动,撞击在所述柔性基盘上,使所述导布水孔的伞状结构完全撑开,水流受拦截后,巨大的柔性罩状结构撑开,水团沿所述柔性基盘结构水平流动,在所述柔性基盘表面的齿状结构的分流下,进入所述导布水孔的伞状结构;其次,受导流作用,进入所述导布水孔的柄状结构,沿柄状结构流入所述柔性基盘背水面设置的所述柔性漂尾部,使得水体在通过该结构时由平流转换为湍流,水流通过所述尾部支撑结构被分为四股水流,四股水流冲刷后端所述柔性漂尾部;最后,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利用河流等水体在水平方向自然流动的过程,由水流携带面源污染物作为动力源,利用所述柔性基盘的密集柔性串状扇形浮岛结构,吸附并净化水体中的面源污染物,从水体的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全面净化河流等水体中不同深度以及宽度的面源污染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其结构材料易得,成本低,利用生物法除污效果显著,充分利用了水体水平向自然流动产生的动力,实现了无动力驱动水体污染物,进行吸附,本专利技术适合广泛应用于农村河道及城市水体面源污染的治理和水体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柔性基盘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导布水孔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柔性漂尾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柔性基盘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6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柔性基盘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导布水孔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柔性漂尾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的柔性基盘剖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柔性串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包括有柔性基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盘为矩形伞状结构,所述柔性基盘上固定连接有导布水孔,所述导布水孔内部设置有多个过水通路,所述导布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部支撑结构,所述尾部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柔性漂尾部,所述柔性基盘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所述柔性基盘的两端设置有牵引软索固定装置,所述牵引软索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牵引软索,所述柔性基盘按照顺序大小依次连接在所述牵引软索上,所述牵引软索连接在直杆状软索固定装置上,所述柔性基盘上端设置有浮漂,所述柔性基盘的下端设置有下沉式重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包括有柔性基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盘为矩形伞状结构,所述柔性基盘上固定连接有导布水孔,所述导布水孔内部设置有多个过水通路,所述导布水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部支撑结构,所述尾部支撑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柔性漂尾部,所述柔性基盘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所述柔性基盘的两端设置有牵引软索固定装置,所述牵引软索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牵引软索,所述柔性基盘按照顺序大小依次连接在所述牵引软索上,所述牵引软索连接在直杆状软索固定装置上,所述柔性基盘上端设置有浮漂,所述柔性基盘的下端设置有下沉式重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至少为四个,所述导布水孔为塑料材质的仿蘑菇型的过水结构所述导布水孔的主要材料为轻质大孔径布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漂尾部为一种可以自由悬浮在水体当中的材料,可随着水流方向自由飘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支撑结构使所述柔性漂尾部与过滤结构保持一定空隙,保证悬浮尾部较大的比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状软索固定装置为不锈钢材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柔性串状生态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占辉李旭张刚王德利王磊马广玉路莹罗政张洋婕黎湘云周旭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