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61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浮床单元,各浮床单元包括呈六棱柱块状结构的板体,板体的各侧壁均设有卡位槽,卡位槽贯穿板体的上下端面、且卡位槽设于对应侧壁的中部位置,任意相邻的两浮床单元之间通过卡位件连接,卡位件与对应的两卡位槽形状相适配,卡位件竖向穿插两卡位槽、且对两卡位槽形成卡接;板体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各安装孔处均设有种植桶,种植桶用于放置生态颗粒,水生植物种植在生态颗粒上,种植桶的顶部与安装孔顶部卡接,种植桶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生态颗粒的直径;其结构新颖,为拼接式结构,可进行快速、方便的拆装,以适用于不同的作业环境,便于操作、且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浮床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污染物的增多及生产生活排污的影响,我国地表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水环境质量、水生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等都带来了诸多危害,城市内河及相关河道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迫在眉睫。生态浮床技术是利用水生植物的修复作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体原位修复技术,其特点是无需占地、成本低廉及修复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的区域环境改善作用。在河道沿岸设置生态浮床,有利于形成生态护岸带,保持护岸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生态浮床大多是一体结构,根据作业环境进行裁剪,该种方式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不便于运输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其结构新颖,为拼接式结构,可进行快速、方便的拆装,以适用于不同的作业环境,便于操作、且方便运输。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浮床单元,各所述浮床单元包括呈六棱柱块状结构的板体,所述板体的各侧壁均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贯穿所述板体的上下端面、且所述卡位槽设于对应侧壁的中部位置,任意相邻的两所述浮床单元之间通过卡位件连接,所述卡位件与对应的两所述卡位槽形状相适配,所述卡位件竖向穿插两所述卡位槽、且对两所述卡位槽形成卡接;所述板体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轴线与所述卡位槽的延伸方向平行,各所述安装孔处均设有种植桶,所述种植桶用于放置生态颗粒,水生植物种植在生态颗粒上,所述种植桶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孔顶部卡接,所述种植桶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生态颗粒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位槽为T型槽,所述卡位件包括顶板及固定设于所述顶板底面的插入块,所述顶板的长度大于对接的两所述卡位槽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插入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板体的厚度,所述插入块的两侧对应所述卡位槽的凸起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两凸起部相适配。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板的两端设有圆孔,所述板体顶面对应各所述卡位槽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卡位槽靠近所述板体中心的一侧,拼接的两所述板体的对应的两所述螺纹孔之间的距离与两所述圆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顶板通过螺钉与所述板体固定。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入块的底部嵌设有加重块。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孔的顶部边缘设有至少两个卡位缺口,所述卡位缺口关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种植桶的顶部边缘对应所述卡位缺口设有卡位块,所述种植桶通过所述卡位块卡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卡位缺口处。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种植桶的桶壁开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种植桶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条形孔绕所述种植桶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且所述条形孔的宽度小于生态颗粒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内设空腔,所述板体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其结构新颖,板体上卡位槽的设置,使得两浮床单元之间通过卡位件进行卡接配合;而板体上安装孔的设置,可用于安装种植桶,且种植桶与安装孔卡接配合,方便拆装及更换;且种植桶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对养殖环境进行一定的修复;整体结构为拼接式结构,可进行快速、方便的拆装,以适用于不同的作业环境,便于操作、且方便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浮床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卡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卡位件的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种植桶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种植桶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图中:100、浮床单元;110、板体;111、卡位槽;112、安装孔;113、螺纹孔;114、卡位缺口;120、种植桶;121、通孔;122、卡位块;123、条形孔;200、卡位件;210、顶板;211、圆孔;220、插入块;221、凹槽;230、加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浮床单元100,各所述浮床单元100包括呈六棱柱块状结构的板体110,所述板体110的各侧壁均设有卡位槽111,所述卡位槽111贯穿所述板体110的上下端面、且所述卡位槽111设于对应侧壁的中部位置,任意相邻的两所述浮床单元100之间通过卡位件200连接,所述卡位件200与对应的两所述卡位槽111形状相适配,所述卡位件200竖向穿插两所述卡位槽111、且对两所述卡位槽111形成卡接;所述板体110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轴线与所述卡位槽111的延伸方向平行,各所述安装孔112处均设有种植桶120,所述种植桶120用于放置生态颗粒,水生植物种植在生态颗粒上,所述种植桶120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孔112顶部卡接,如图7所示,所述种植桶12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121,所述通孔121的直径小于生态颗粒的直径。上述的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其结构新颖,板体110上卡位槽111的设置,使得两浮床单元100之间通过卡位件200进行卡接配合;而板体110上安装孔112的设置,可用于安装种植桶120,且种植桶120与安装孔112卡接配合,方便拆装及更换;且种植桶120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对养殖环境进行一定的修复;整体结构为拼接式结构,可进行快速、方便的拆装,以适用于不同的作业环境,便于操作、且方便运输。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所述卡位槽111为T型槽,所述卡位件200包括顶板210及固定设于所述顶板210底面的插入块220,所述顶板210的长度大于对接的两所述卡位槽111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插入块220的长度大于所述板体110的厚度,所述插入块220的两侧对应所述卡位槽111的凸起部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两凸起部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顶板210的两端设有圆孔211,所述板体110顶面对应各所述卡位槽111设有螺纹孔113,所述螺纹孔113位于所述卡位槽111靠近所述板体110中心的一侧,拼接的两所述板体110的对应的两所述螺纹孔113之间的距离与两所述圆孔21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顶板210通过螺钉与所述板体110固定;该结构设计可加固板体110与板体110之间的连接,防止松脱。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块220的底部嵌设有加重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n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浮床单元(100),各所述浮床单元(100)包括呈六棱柱块状结构的板体(110),所述板体(110)的各侧壁均设有卡位槽(111),所述卡位槽(111)贯穿所述板体(110)的上下端面、且所述卡位槽(111)设于对应侧壁的中部位置,任意相邻的两所述浮床单元(100)之间通过卡位件(200)连接,所述卡位件(200)与对应的两所述卡位槽(111)形状相适配,所述卡位件(200)竖向穿插两所述卡位槽(111)、且对两所述卡位槽(111)形成卡接;所述板体(110)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轴线与所述卡位槽(111)的延伸方向平行,各所述安装孔(112)处均设有种植桶(120),所述种植桶(120)用于放置生态颗粒,水生植物种植在生态颗粒上,所述种植桶(120)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孔(112)顶部卡接,所述种植桶(12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121),所述通孔(121)的直径小于生态颗粒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浮床单元(100),各所述浮床单元(100)包括呈六棱柱块状结构的板体(110),所述板体(110)的各侧壁均设有卡位槽(111),所述卡位槽(111)贯穿所述板体(110)的上下端面、且所述卡位槽(111)设于对应侧壁的中部位置,任意相邻的两所述浮床单元(100)之间通过卡位件(200)连接,所述卡位件(200)与对应的两所述卡位槽(111)形状相适配,所述卡位件(200)竖向穿插两所述卡位槽(111)、且对两所述卡位槽(111)形成卡接;所述板体(110)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112),所述安装孔(112)轴线与所述卡位槽(111)的延伸方向平行,各所述安装孔(112)处均设有种植桶(120),所述种植桶(120)用于放置生态颗粒,水生植物种植在生态颗粒上,所述种植桶(120)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孔(112)顶部卡接,所述种植桶(12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121),所述通孔(121)的直径小于生态颗粒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用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位槽(111)为T型槽,所述卡位件(200)包括顶板(210)及固定设于所述顶板(210)底面的插入块(220),所述顶板(210)的长度大于对接的两所述卡位槽(111)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插入块(220)的长度大于所述板体(110)的厚度,所述插入块(220)的两侧对应所述卡位槽(111)的凸起部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与对应的两凸起部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宁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