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47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送机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包括安装架、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的上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下层位置的下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提升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下降单元、设置在安装架之外的驱动单元和设置在安装架之外的控制器。本方案引入传动片、托架和转轴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和智能化,同时利用传动片传递管状的物料,物料在上面蠕动,如此避免物料大幅度运动,可以有效避免制造过程损坏;除了传动片的缺口朝向不同,上下两层输送单元的其余结构相同,第一转轴和传动片可以统一制作分别安装,设备结构简单可靠,组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送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
技术介绍
我司于2017年申请了专利名为内膜管状纳米电导体电热膜电热管的镀膜方法、申请号为2017103993556的方案,为了实现电热管的镀膜,需要将电热管输送至喷涂设备的下方,辅以高温,往复喷涂多次最终完成该步骤的工艺。也正是电热管需要喷涂多次且在喷涂过程中必须持续保温,现有的喷涂生产线较长、占地大,设备冗余,即现有设备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改变传统生产线直线展开的布局,允许电热管在较小空间中往复喷镀,同时降低生产过程的保温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安装架;上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上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和若干传动片,各根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缺口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各个传动片的朝向相同;下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下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和若干传动片,各根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缺口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各个传动片的朝向相同,上层的传动片与下层的传动片朝向相反实现前后不同方向的送料;提升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下层位置,所述提升单元包括一根第二转轴和一对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托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托架靠近下层输送单元的内侧高于远离下层输送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设置隆起的弯钩,所述第二托架的内侧用于承接下层输送单元的物料,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可摆动至上层输送单元的上方然后传递物料;下降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下降单元包括一根第三转轴和一对安装在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三托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三托架靠近上层输送单元的内侧高于远离上层输送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三托架的外侧设置隆起的弯钩,所述第三托架的内侧用于承接上层输送单元的物料,所述第三托架的内侧可摆动至下层输送单元的上方然后传递物料;驱动单元和控制器,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层输送单元、所述下层输送单元、所述提升单元和所述下降单元的输入端。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片上的缺口的弧度等于将要输送的管状的物料的弧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托架上的弯钩弧度和所述第三托架上的弯钩弧度均等于将要输送的管状的物料的弧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缺口的左右宽度对应的圆心角为50-8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层输送单元和所述下层输送单元的各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同一侧均设置齿轮,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上下两根不同的传动杆或上下两条不同的输送带分别驱动上下两层的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的同一侧均设置齿轮,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两个的伺服电机分别驱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旋转。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案引入传动片、托架和转轴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和智能化,本方案利用传动片传递管状的物料,物料在上面蠕动,如此避免物料大幅度运动,可以有效避免制造过程损坏;除了传动片的缺口朝向不同,上下两层输送单元的其余结构相同,第一转轴和传动片可以统一制作分别安装,设备结构简单可靠,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实施例下送管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一种实施例下送管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一种实施例下物料处于传动片的缺口的示意图;图4是一种实施例下物料处于相邻两传动片之间的示意图;图5是一种实施例下传动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安装架;11、第一转轴;12、传动片;13、缺口;21、第二转轴;22、第二托架;31、第三转轴;32、第三托架;40、物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安装架10、设置在两个安装架10之间的上层位置的上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10之间的下层位置的下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10之间的下层位置的提升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10之间的上层位置的下降单元、设置在安装架10之外的驱动单元和设置在安装架10之外的控制器。所述上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11和若干传动片12,各根所述第一转轴11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12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13,缺口13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12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11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12,各个传动片12的朝向相同。所述下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11和若干传动片12,各根所述第一转轴11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12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13,缺口13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12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11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12,各个传动片12的朝向相同,上层的传动片12与下层的传动片12朝向相反实现前后不同方向的送料。由于传动片12会旋转,其缺口13朝向也会不断改变,这里所提到的朝向并非严格安装相反方向表示。图2-图4中可以看到,上层输送单元向右输送物料40,下层输送单元向左输送物料40,如图3和4所示,同一层的各个传动片12平行阵列开。所述提升单元包括一根第二转轴21和一对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21上的第二托架2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托架22靠近下层输送单元的内侧高于远离下层输送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托架22的外侧设置隆起的弯钩,所述第二托架22的内侧用于承接下层输送单元的物料40,所述第二托架22的外侧可摆动至上层输送单元的上方然后传递物料40。所述下降单元包括一根第三转轴31和一对安装在所述第三转轴31上的第三托架3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三托架32靠近上层输送单元的内侧高于远离上层输送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三托架32的外侧设置隆起的弯钩,所述第三托架32的内侧用于承接上层输送单元的物料40,所述第三托架32的内侧可摆动至下层输送单元的上方然后传递物料40。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层输送单元、所述下层输送单元、所述提升单元和所述下降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上层输送单元和所述下层输送单元的各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位于左右两侧的安装架;/n上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上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和若干传动片,各根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缺口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各个传动片的朝向相同;/n下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下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和若干传动片,各根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缺口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各个传动片的朝向相同,上层的传动片与下层的传动片朝向相反实现前后不同方向的送料;/n提升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下层位置,所述提升单元包括一根第二转轴和一对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托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托架靠近下层输送单元的内侧高于远离下层输送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设置隆起的弯钩,所述第二托架的内侧用于承接下层输送单元的物料,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可摆动至上层输送单元的上方然后传递物料;/n下降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下降单元包括一根第三转轴和一对安装在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三托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三托架靠近上层输送单元的内侧高于远离上层输送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三托架的外侧设置隆起的弯钩,所述第三托架的内侧用于承接上层输送单元的物料,所述第三托架的内侧可摆动至下层输送单元的上方然后传递物料;/n驱动单元和控制器,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层输送单元、所述下层输送单元、所述提升单元和所述下降单元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循环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左右两侧的安装架;
上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上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和若干传动片,各根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缺口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各个传动片的朝向相同;
下层输送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上层位置,所述下层输送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转轴和若干传动片,各根所述第一转轴处于相同高度并且等间距平行布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被动旋转、另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片以圆形片体为基础在侧面开设一个缺口,缺口的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形成锐角、另一侧与圆形片体的边缘光顺连接,此时传动片为非对称结构并且可以限定朝向,一根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两片所述传动片,各个传动片的朝向相同,上层的传动片与下层的传动片朝向相反实现前后不同方向的送料;
提升单元,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下层位置,所述提升单元包括一根第二转轴和一对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托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托架靠近下层输送单元的内侧高于远离下层输送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设置隆起的弯钩,所述第二托架的内侧用于承接下层输送单元的物料,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可摆动至上层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福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泰亿诺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