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44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属于矿下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底板;在底板尾部的左右侧分别开有定位槽;定位槽沿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板通过定位槽安装在底板上;在两个第一连接板伸出底板的一侧上均开有第一通孔,且两个第一通孔为同轴孔;在底板上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两个相对的端面上,且在加强板上还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下底部紧贴底板设置,且在第二连接板上还开有同轴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矿下的转载机和液压之间缺乏可靠且便于拆装的连接器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下器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转载机是现阶段针对矿井工作面使用的运输装置,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将转载机的前后端分别与工作面输送机及带式输送机的机尾相连以实现转载机的安装,但在具体的矿下使用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将转载机与矿井内部的液压支架进行配合连接,目前针对液压支架及转载机之间的连接大部分都是通过栓柱结构进行配合的,而由于转载机需要随着矿井工作平面的推进而前移,普通的连接栓很难满足转载机与液压支架之间的装卸要求,故一种能够便捷且可靠地连接装置即是现阶段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以解决在当前矿下的转载机和液压之间缺乏可靠且便于拆装的连接器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它包括底板;在底板尾部的左右侧分别开有定位槽;定位槽沿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板通过定位槽安装在底板上;在两个第一连接板伸出底板的一侧上均开有第一通孔,且两个第一通孔为同轴孔;在底板上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两个相对的端面上,且在加强板上还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下底部紧贴底板设置,且在第二连接板上还开有同轴的第二通孔。优选的,第二连接板的端部与底板的前端面相平齐。优选的,两个定位槽为平行结构,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线皆垂直于定位槽设置。优选的,第二连接板为四个尺寸相同的平板结构,且第二连接板平行于第一连接板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主筋板。进一步的,在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副筋板;且主筋板与副筋板在同一直线上。优选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尺寸规格相同。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矿下目前通过栓柱来连接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件无法具体使用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连接装置,其分别使用带有通孔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作为配合液压支架和转载机的连接件,且由于连接板与液压支架及转载机皆是通过销轴进行固定,能够通过销轴进行快速装配,从而满足在移动转载机前后便于实现转载机与液压支架之间的安装;同时在各个连接板之间设置加强板及筋板结构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使其在支护连接的时候更可靠;另一方面,本技术在连接板上的统计均采用相同规格,大大地提高了在装卸过程中的互换性;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底板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板,1A、第一通孔,2、底板,2A、定位槽,3、副筋板,4、主筋板,5、第二连接板,5A、第二通孔,6、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它包括底板2;在底板2尾部的左右侧分别开有定位槽2A;定位槽2A沿底板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板1通过定位槽2A安装在底板2上;在两个第一连接板1伸出底板2的一侧上均开有第一通孔1A,且两个第一通孔1A为同轴孔;在底板2上设置有加强板6;加强板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两个相对的端面上,且在加强板6上还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的下底部紧贴底板2设置,且在第二连接板5上还开有同轴的第二通孔5A;第一通孔1A与第二通孔5A的尺寸规格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的规格为900*400*60,对应定位槽2A为300*60*60;第一连接板1为625*60*180;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5A的直径均为52mm,在与液压支架及转载机进行配合连接时选用M48螺栓进行连接;第二连接板为325*240*60,具体各个部件的形状可参考图1至图4中的结构。第二连接板5的端部与底板2的前端面相平齐。控制第二连接板5的安装位置主要是考虑到在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结构干涉情况,可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还设有60°倒角及圆角结构,进一步降低在安装过程中第二连接板5与待连接件之间的碰撞和干涉。两个定位槽2A为平行结构,且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5A的轴线皆垂直于定位槽2A设置。第二连接板5为四个尺寸相同的平板结构,且第二连接板5平行于第一连接板1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板5之间还设置有主筋板4;在第二连接板5与第一连接板1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副筋板3;主筋板4与副筋板3在同一直线上,且主筋板4与副筋板3均平行与加强板6设置。主筋板4和副筋板3的结构设计是为了与加强板6进行配合来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板件之间均通过组焊进行固定,而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5A均在组焊前进行钻孔成型;在组焊过程中沿通孔设置工艺轴来保证通的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在底板(2)尾部的左右侧分别开有定位槽(2A);定位槽(2A)沿底板(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板(1)通过定位槽(2A)安装在底板(2)上;在两个第一连接板(1)伸出底板(2)的一侧上均开有第一通孔(1A),且两个第一通孔(1A)为同轴孔;在底板(2)上设置有加强板(6);加强板(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两个相对的端面上,且在加强板(6)上还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的下底部紧贴底板(2)设置,且在第二连接板(5)上还开有同轴的第二通孔(5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在底板(2)尾部的左右侧分别开有定位槽(2A);定位槽(2A)沿底板(2)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板(1)通过定位槽(2A)安装在底板(2)上;在两个第一连接板(1)伸出底板(2)的一侧上均开有第一通孔(1A),且两个第一通孔(1A)为同轴孔;在底板(2)上设置有加强板(6);加强板(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两个相对的端面上,且在加强板(6)上还安装有一组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的下底部紧贴底板(2)设置,且在第二连接板(5)上还开有同轴的第二通孔(5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下转载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5)的端部与底板(2)的前端面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王金强贾卫峰任芸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