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42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通过设置前传输带将待包装工件传输至包装位置,通过后传输电机提供动力将前传输段中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并通过接收视觉检测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根据确定的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确定前传输电机和后传输电机的初始传输速度,并在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时,中控模块将包装位置与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和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与第二个包装后的工件的距离于距离误差进行比较,判断出包装位置的包装速度的快慢,对前传输带的速度进行初次调整,中控模块根据后传输带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数量对前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二次调整,从而使前传输带的传输速度更加满足智能化的包装线的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
技术介绍
传输线是输送电磁能的线状结构的设备。它是电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把载有信息的电磁波,沿着传输线将其物体从一端传输至另一端,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应用机械自动化装置自动执行生产任务也越来越多。机械自动化装置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在工件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包装和打包的过程,第一次包装过程是将单个样品布折叠后进行装袋或裹膜包装;第二次打包过程是将多个完成第一次包装过程的样品布按照包装要求码垛叠在一起,然后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装袋或裹膜包装。而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前传输带的速度时常受到包装速度的影响,而包装工作经常由人工完成,其速度难以准确确定,而后传输带上的工件的数量时常对前传输带的传输速度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后传输带的传输速度时常受到打包速度的影响,如何根据包装速度、打包速度以及后传输带上工件的数量对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进行精准的调整。现有技术中仍缺少根据包装速度、打包速度以及后传输带上工件的数量对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进行精准的调整的智能包装线,无法实现运输包装线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缺少根据包装速度、打包速度以及后传输带上工件的数量对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进行精准的调整的智能包装线,无法实现运输包装线的智能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包括:前传输带,其包括前传输电机,用以将待包装工件传输至包装位置;后传输带,其与前传输带连接,通过后传输电机提供动力将前传输段中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视觉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顶部,用以对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上的工件进行拍摄;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视觉检测器、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连接,用以接收所述视觉检测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述前传输电机和后传输电机的速度进行调整;所述中控模块内存储有待包装工件对应的尺寸参数矩阵Z(L、D、H),其中,L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D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H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所述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和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确定不同的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并分别将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最宽宽度和最高高度在尺寸参考矩阵中的范围,分别确定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最宽宽度和最高高度的系数值,计算出所述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从而对前传输电机和后传输电机的速度进行初步确定;在所述运输包装线运输时,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接收所述视觉检测器拍摄的照片并对照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包装位置与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和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与第二个包装后的工件的距离于距离误差进行比较,判断出包装位置的包装速度的快慢,对前传输带的速度进行初次调整;在对所述前传输带的速度初次调整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视觉检测器拍摄的照片分析得出后传输带上传输的工件数量,当后传输带上传输的工件数量在三个及以上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后传输带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数量对前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二次调整;在存在所述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时,所述打包模块进行打包,所述中控模块将预设时间内从包装位置往后传输带上放置的包装后工件的数量与预设时间内从后传输带上传输至打包模块的工件数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后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调整;在所述待包装工件经过前传输带传输至包装位置进行包装,并将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进行打包,经过打包后的工件传输至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对打包后的工件进行称重后对打包后的工件进行合格判断。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待包装工件对应的尺寸参数确定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c=a1×L/L0+a2×D/D0+a3×H/H0其中,a1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系数,L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L0表示预设长度,a2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系数,D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D0表示预设宽度,a3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系数,H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H0表示预设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预设有系数矩阵A和尺寸参考矩阵B;对于系数矩阵A(A1、A2、A3…An),其中,A1表示第一预设系数,A2表示第二预设系数,A3表示第三预设系数,An表示第n预设系数;对于尺寸参考矩阵B(B1、B2、B3…Bn),其中,B1表示第一预设尺寸值,B2表示第二预设尺寸值,B3表示第三预设尺寸值,Bn表示第n预设尺寸值。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将所述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L、最宽宽度D和最高高度H分别与尺寸参考矩阵B中的Bi进行比较,对系数进行确定,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小于等于B1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1;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大于B1,且小于等于B2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2;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大于B2,且小于等于B3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3;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大于B(n-1),且小于等于Bn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n;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确定的最长长度L、最宽宽度D和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后,对所述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进行确定。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内预设有传输带的传输速度矩阵V和包装参考值对比值矩阵C;对于所述传输电机的传输速度矩阵V(V1、V2、V3…Vn),其中,V1表示第一预设速度,V2表示第二预设速度,V3表示第三预设速度,Vn表示第n预设速度;对于所述包装参考值对比值矩阵C(C1、C2、C3…Cn),其中,C1表示第一预设包装参考值对比值,C2表示第二预设包装参考值对比值,C3表示第三预设包装参考值对比值,Cn表示第n预设包装参考值对比值;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确定的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与包装参考值对比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若c≤C1时,所述中控模块确定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为V1;若C1<c≤C2时,所述中控模块确定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为V2;若C2<c≤C3时,所述中控模块确定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为V3;若C(n-1)<c≤Cn时,所述中控模块确定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为Vn。进一步地,在所述运输包装线运输时,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接收所述视觉检测器拍摄的照片并对照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包装位置为起点,往后传输带方向,设定包装位置与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s1,设定第一个包装后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传输带,其包括前传输电机,用以将待包装工件传输至包装位置;/n后传输带,其与前传输带连接,通过后传输电机提供动力将前传输段中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n视觉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顶部,用以对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上的工件进行拍摄;/n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视觉检测器、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连接,用以接收所述视觉检测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述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进行调整;/n所述中控模块内存储有待包装工件对应的尺寸参数矩阵Z(L、D、H),其中,L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D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H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n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所述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和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确定不同的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并分别将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最宽宽度和最高高度在尺寸参考矩阵中的范围,分别确定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最宽宽度和最高高度的系数值,计算出所述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从而对前传输电机和后传输电机的速度进行初步确定;/n在所述运输包装线运输时,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接收所述视觉检测器拍摄的照片并对照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包装位置与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和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与第二个包装后的工件的距离于距离误差进行比较,判断出包装位置的包装速度的快慢,对前传输带的速度进行初次调整;/n在对所述前传输带的速度初次调整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视觉检测器拍摄的照片分析得出后传输带上传输的工件数量,当后传输带上传输的工件数量在三个及以上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后传输带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数量对前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二次调整;/n在存在所述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时,所述打包模块进行打包,所述中控模块将预设时间内从包装位置往后传输带上放置的包装后工件的数量与预设时间内从后传输带上传输至打包模块的工件数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后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调整;/n在所述待包装工件经过前传输带传输至包装位置进行包装,并将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进行打包,经过打包后的工件传输至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对打包后的工件进行称重后对打包后的工件进行合格判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运输包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传输带,其包括前传输电机,用以将待包装工件传输至包装位置;
后传输带,其与前传输带连接,通过后传输电机提供动力将前传输段中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
视觉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顶部,用以对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上的工件进行拍摄;
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视觉检测器、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连接,用以接收所述视觉检测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述前传输带和后传输带的速度进行调整;
所述中控模块内存储有待包装工件对应的尺寸参数矩阵Z(L、D、H),其中,L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D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H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
所述中控模块通过对所述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和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确定不同的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并分别将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最宽宽度和最高高度在尺寸参考矩阵中的范围,分别确定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最宽宽度和最高高度的系数值,计算出所述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从而对前传输电机和后传输电机的速度进行初步确定;
在所述运输包装线运输时,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接收所述视觉检测器拍摄的照片并对照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时,所述中控模块将包装位置与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和第一个包装后的工件与第二个包装后的工件的距离于距离误差进行比较,判断出包装位置的包装速度的快慢,对前传输带的速度进行初次调整;
在对所述前传输带的速度初次调整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视觉检测器拍摄的照片分析得出后传输带上传输的工件数量,当后传输带上传输的工件数量在三个及以上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后传输带上的包装后的工件数量对前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二次调整;
在存在所述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时,所述打包模块进行打包,所述中控模块将预设时间内从包装位置往后传输带上放置的包装后工件的数量与预设时间内从后传输带上传输至打包模块的工件数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后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进行调整;
在所述待包装工件经过前传输带传输至包装位置进行包装,并将包装后的工件传输至打包模块进行打包,经过打包后的工件传输至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对打包后的工件进行称重后对打包后的工件进行合格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运输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待包装工件对应的尺寸参数确定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
c=a1×L/L0+a2×D/D0+a3×H/H0
其中,a1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系数,L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L0表示预设长度,a2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系数,D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宽宽度,D0表示预设宽度,a3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系数,H表示待包装工件的最高高度,H0表示预设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运输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内预设有系数矩阵A和尺寸参考矩阵B;
对于系数矩阵A(A1、A2、A3…An),其中,A1表示第一预设系数,A2表示第二预设系数,A3表示第三预设系数,An表示第n预设系数;
对于尺寸参考矩阵B(B1、B2、B3…Bn),其中,B1表示第一预设尺寸值,B2表示第二预设尺寸值,B3表示第三预设尺寸值,Bn表示第n预设尺寸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运输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将所述待包装工件的最长长度L、最宽宽度D和最高高度H分别与尺寸参考矩阵B中的Bi进行比较,对系数进行确定,
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小于等于B1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1;
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大于B1,且小于等于B2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2;
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大于B2,且小于等于B3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3;
若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大于B(n-1),且小于等于Bn时,则所述中控模块确定最长长度L和/或最宽宽度D和/或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为An;
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确定的最长长度L、最宽宽度D和最高高度H的系数值后,对所述待包装工件的包装参考值进行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超韩福进娄丽芳于冬朱励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都星徽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