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装置及轨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32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及轨道车辆,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渡板和引导机构;壳体为一侧开口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渡板和引导机构的腔室;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铺设于壳体的开口处;其中,壳体与第一面板连接;第二面板第一面板转动连接;所述渡板具有处于所述腔室外部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腔室内部的第二状态;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渡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间切换的姿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及轨道车辆,通过对传动结构的改进,实现了在物资搬运过程中,渡板的快速搭建和拆卸;同时对渡板伸出和收纳方向进行引导,使得渡板能够完全收纳于槽形的壳体内,优化了整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轨道车辆门口地板与不同交通枢纽内的站台间存在间隙和高度差,导致餐车上货或物资搬运时需要设置人工或其他辅助设施,但现有辅助设备操作难度大、难以满足需求,在站台上快速装运物资成为轨道车辆装载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传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辅助设备操作难度大、难以满足在站台上快速装运物资的缺陷,通过对传动结构的改进,实现了在物资搬运过程中,渡板的快速搭建和拆卸,满足了物资快速装载的需求,同时对渡板伸出和收纳方向进行引导,使得渡板能够完全收纳于槽形的壳体内,优化了整体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与站台间存在间隙和高度差,无法满足快速装载物资的缺陷,通过对传动结构的改进,实现了轨道车辆与站台间渡板的搭接,满足了物资快速装载的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渡板和引导机构;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槽形结构,所述槽形结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渡板和所述引导机构的腔室;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铺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转动连接;所述渡板具有处于所述腔室外部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腔室内部的第二状态;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渡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间切换的姿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导机构包括:滑道组件、滑轨、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两个所述滑道组件沿所述渡板的伸出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滑轨与所述滑道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转接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转接板沿所述渡板的伸出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滑轨连接;其中,所述滑轨朝向所述第二面板开合处的一端与所述渡板连接。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导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滑道组件、滑轨、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实现了将丝杠螺母的水平运动转化为滑轨沿滑道组件的运动,进而实现对渡板运动轨迹的调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道组件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引导轴和第二引导轴;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壳体连接,并沿所述渡板伸出方向水平设置形成水平引导结构;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第一滑道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面板开合处一侧逐渐升高形成倾斜引导结构;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通过所述第一引导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滑轨通过所述第二引导轴转动连接。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道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引导轴和第二引导轴,实现了对滑轨移动轨迹的引导,使得滑轨能够沿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实现移动,将丝杠螺母的水平运动转化为滑轨沿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复合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道组件还包括: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一引导轴转动配合,并与所述第一滑道和者所述第二滑道滚动配合;所述第二轮体与所述第二引导轴转动配合,并与所述第一滑道和者所述第二滑道滚动配合。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滑道组件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实现了滑轨在第一滑道内和第二滑道内的滚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渡板包括:翻边和连接件;所述翻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面板一侧延伸;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翻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渡板的实施方式,通过在渡板上设置翻边和连接件,使得渡板通过翻边与连接件连接,同时连接件与滑轨转动连接,使得滑轨沿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滑动时,渡板通过连接件与滑轨的转动连接,能够实现角度的调节,满足不同高度差站台的需求,实现与不同高度差站台之间的抵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渡板自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壳体的开合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间切换;其中,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之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了对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的动力支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单元、第一齿轮组、传送带、传动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壳体内相对于所述开合处的远端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组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丝杠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传动丝杠连接;其中,所述丝杠螺母沿所述传动丝杠往复运动,实现所述渡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间的切换。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驱动单元、第一齿轮组、传送带、传动丝杠和丝杠螺母,实现了对渡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切换的动力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没有对第一齿轮组进行具体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本领域相关传动设置进行参考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组、离合器、拨叉和旋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输入端设置有所述旋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丝杠连接;所述离合器套设于所述传动丝杠的外部;所述拨叉与所述离合器连接;其中,所述拨叉用于调节所述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配合状态;所述旋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驱动所述传动丝杠转动。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动力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旋钮,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实现渡板的伸出和收纳。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也没有对第二齿轮组进行具体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本领域相关传动设置进行参考即可。进一步地,拨叉与离合器之间连接可以理解为通过拨叉可以驱动离合器在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之间进行配合的调节,进而实现自动和手动之间的切换。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与旋钮配合的手柄,通过手柄实现旋钮的转动,进而实现通过第二齿轮组驱动传动丝杠的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第一面板上设置凹槽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凹槽实现了对旋钮放置位置的设置,将旋钮设置在第一面板上也便于对旋钮的操作,同时凹槽的设置也实现了对旋钮的收纳,使得旋钮不使用期间不会发生剐蹭等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相对应。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在第一面板上设置凹槽的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盖板,使得凹槽内的旋钮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灰尘等的进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在所述壳体的外部对应所述驱动单元所在的位置设置。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壳体上设置排水口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渡板和引导机构;/n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槽形结构,所述槽形结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渡板和所述引导机构的腔室;/n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铺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n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n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转动连接;/n所述渡板具有处于所述腔室外部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腔室内部的第二状态;/n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渡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间切换的姿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渡板和引导机构;
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槽形结构,所述槽形结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渡板和所述引导机构的腔室;
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铺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
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转动连接;
所述渡板具有处于所述腔室外部的第一状态和处于所述腔室内部的第二状态;
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渡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间切换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滑道组件、滑轨、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
两个所述滑道组件沿所述渡板的伸出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滑轨与所述滑道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转接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滑道组件之间;
两个所述第二转接板沿所述渡板的伸出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滑轨连接;
其中,所述滑轨朝向所述第二面板开合处的一端与所述渡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组件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引导轴和第二引导轴;
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壳体连接,并沿所述渡板伸出方向水平设置形成水平引导结构;
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第一滑道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面板开合处一侧逐渐升高形成倾斜引导结构;
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通过所述第一引导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滑轨通过所述第二引导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组件还包括:第一轮体和第二轮体;
所述第一轮体与所述第一引导轴转动配合,并与所述第一滑道和者所述第二滑道滚动配合;
所述第二轮体与所述第二引导轴转动配合,并与所述第一滑道和者所述第二滑道滚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包括:翻边和连接件;
所述翻边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面板一侧延伸;
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翻边连接,另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飞崔志国薛学栋白璐鲁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