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20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包括轮罩本体和设于轮罩本体内侧的轮罩支架,所述轮罩本体呈圆环形,所述轮罩本体外圈的边缘和内圈的边缘均沿周向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均向轮罩本体的内侧延伸,所述轮罩支架对称设于轮罩本体内侧,所述轮罩支架上设有与车轮螺栓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轮罩仅覆盖车轮螺栓、车轮螺母和车轮阀所在区域,解决了随着车轮阀式中央充放气系统逐渐应用于重型车辆上,现有轮罩内部空间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形式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
技术介绍
轮罩是安装在车轮上遮盖车轮螺栓和轮边轴头的零件,用于防护车辆轮边部件和保护行人,兼具提高车轮美观性的功能,常用于轿车。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多借鉴轿车轮罩结构,轮罩直接安装在车轮螺栓上,覆盖整个轮辋内侧,轮罩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中间用加强筋连接或用圆弧板过渡,因此轮罩内部空间小。近年来,随着车轮阀式中央充放气系统逐渐应用在重型车辆上,现有的轮罩结构已无法满足需求。在申请号为201280030674.5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轮罩直接安装在车轮上,轮罩中间部位用加强筋连接;在申请号为201410120831.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轮罩直接安装在车轮上,并用冲压垫圈配合固定,轮罩中间用圆弧板过渡,并安装限位筋增加强度;在申请号为201610622877.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轮罩通过本体下沉凸台上的安装口直接安装在车轮上,轮罩中间用圆弧板过渡。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轮罩直接安装在车轮上,覆盖整个轮辋内侧,轮罩中间通过加强筋连接或者通过圆弧板过渡,这样造成轮罩内部空间小,随着车轮阀式中央充放气系统逐渐应用于重型车辆上,现有的轮罩结构已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具有轮罩结构内部空间大,适用于配置了车轮阀中央充放气系统的重型车辆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包括轮罩本体和设于轮罩本体内侧的轮罩支架,所述轮罩本体呈圆环形,所述轮罩本体外圈的边缘和内圈的边缘均沿周向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均向轮罩本体的内侧延伸,所述轮罩支架上设有与车轮螺栓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轮罩本体仅覆盖车轮螺栓、车轮螺母和车轮阀所在区域。优选的,所述轮罩支架的端部焊接有螺母,所述轮罩本体的内侧壁上配合螺母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轮罩本体的上还设有与车轮阀匹配的观察口。优选的,所述轮罩本体的内侧对称设有两个轮罩支架。优选的,所述轮罩支架呈扇形环设置且两端均弯折至呈L形,所述轮罩支架的折弯处均设置压筋。优选的,所述轮罩支架与轮辋同心设置。优选的,所述轮罩支架的高度与车轮阀的高度相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轮罩结构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该重型车辆轮罩,仅覆盖车轮螺栓、车轮螺母和车轮阀所在的轮边区域,结构简单轻便,无需采用加强筋增加强度或圆弧板过渡,节省原料。2、轮罩本体不直接与车轮螺栓连接,而且使用小螺栓通过轮罩支架安装在车轮上,这样方便拆卸,便于维修。3、轮罩支架折弯处设置压筋增加强度。4、轮罩支架高度与车轮阀尺寸配合,同时轮罩本体采用圆环形,使得轮罩内部空间更大,更便于安装轮边部件,且整车轮胎外形更为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轮罩结构示意图;图2为轮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轮罩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轮罩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轮罩本体;11、安装孔;12、观察口;13、挡边;2、轮罩支架;21、螺母;22、压筋;23、固定孔;3、车轮;31、车轮阀;32、车轮螺栓;33、车轮螺母;34、轮边轴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包括呈圆环形的轮罩本体1,其中,轮罩支架2与轮辋同心设置,且轮罩本体1外圈的边缘和内圈的边缘均沿周向设有挡边13,挡边13均向轮罩本体1的内侧延伸,使得轮罩本体1仅覆盖车辆螺栓32、车轮螺母33和车轮阀31所在区域,这样结构简单轻便,无需采用加强筋增加强度或圆弧板过渡,节省原料。轮罩本体1的上还设有与车轮阀31匹配的观察口12。轮罩本体1的内侧对称设有两个轮罩支架2,轮罩支架2呈扇形环设置且两端均弯折至呈L形,轮罩支架2与轮辋同心设置,且轮罩支架2的折弯处均设置压筋22,用于增加轮罩支架2的强度;轮罩支架2上设有与车辆螺栓32一一对应的固定孔23,通过车轮螺母33与车辆螺栓32联接,即可通过轮罩支架2将轮罩本体1与车轮3固定,这样方便拆卸,便于维修。轮罩支架2的端部焊接有螺母21,轮罩本体1的内侧壁上配合螺母21设有安装孔11,使用螺栓通过螺母21和安装孔11,即可使得轮罩支架2与轮罩本体1连接,轮罩支架2的高度与车轮阀31的高度相等,同时由于轮罩本体1采用圆环形,使得轮罩内部空间更大,更便于安装轮边部件。如图4所示,轮罩本体1安装在重型车辆的车轮3上,装配时,将两个轮罩支架2通过车轮螺母33与车辆螺栓32联接,轮罩本体1通过小螺栓与轮罩支架2联接,同时如图4所示,轮罩仅覆盖车辆螺栓32、车轮螺母33和车轮阀31所在的轮边区域,不完全遮挡车轮3和轮边轴头34,使得结构简单轻便,且外形更为美观。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专利技术较优的例子,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本体(1)和设于轮罩本体(1)内侧的轮罩支架(2),所述轮罩本体(1)呈圆环形,所述轮罩本体(1)外圈的边缘和内圈的边缘均沿周向设有挡边(13),所述挡边(13)均向轮罩本体(1)的内侧延伸,所述轮罩支架(2)上设有与车轮螺栓(32)一一对应的固定孔(23);/n所述轮罩仅覆盖车轮螺栓(32)、车轮螺母(33)和车轮阀(31)所在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本体(1)和设于轮罩本体(1)内侧的轮罩支架(2),所述轮罩本体(1)呈圆环形,所述轮罩本体(1)外圈的边缘和内圈的边缘均沿周向设有挡边(13),所述挡边(13)均向轮罩本体(1)的内侧延伸,所述轮罩支架(2)上设有与车轮螺栓(32)一一对应的固定孔(23);
所述轮罩仅覆盖车轮螺栓(32)、车轮螺母(33)和车轮阀(31)所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支架(2)的端部焊接有螺母(21),所述轮罩本体(1)的内侧壁上配合螺母(21)设有安装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中央充放气车轮阀的重型车辆轮罩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卡席文进刘常青樊紫馨蔡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