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13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包括横梁、凸缘板、螺栓、纵梁和转轴,所述横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半圆连接头,且半圆连接头焊接在承重柱顶部,所述承重柱设置在连接座正下方,所述凸缘板焊接在承重柱顶部外侧与连接座底部外侧。该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设置有半圆连接头与转轴,半圆连接头与连接座的配合起到支撑横梁的作用,多个螺栓贯穿连接座上的凸缘板与承重柱上的凸缘板,起到固定连接座与半圆连接头的作用,一旦发生地震,螺栓受力断裂失效,此时半圆连接头通过转轴在连接座内部转动,减小振波对承重柱与横梁的影响,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由于其建设速度快,施工成本低,广泛应用于厂房的建造,经海量检索,发现现有的钢结构典型如专利号为CN201721150896.7,一种厂房用大跨度钢结构,它包括两个主钢架柱、两个钢斜梁及多个钢支撑柱,通过设置钢支撑柱及固定杆,进一步提高用大跨度钢结构的强度。综上所述,现有的钢结构通常未设置有防震结构,而钢结构中的刚性连接容易受地震振波影响加剧金属疲劳,最终导致刚性连接失效,继而引发厂房垮塌,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钢结构的纵梁通过承重柱与横梁配合支撑,导致承重柱所受压力增大,使得该钢结构的稳定性不够,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钢结构通常未设置有防震结构,而钢结构中的刚性连接容易受地震振波影响加剧金属疲劳,最终导致刚性连接失效,继而引发厂房垮塌,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钢结构的纵梁通过承重柱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包括横梁(1)、凸缘板(6)、螺栓(7)、纵梁(9)和转轴(13),其特征在于:/n横梁(1),所述横梁(1)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内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部转动连接有半圆连接头(4),且半圆连接头(4)焊接在承重柱(5)顶部,所述承重柱(5)设置在连接座(2)正下方;/n凸缘板(6),所述凸缘板(6)焊接在承重柱(5)顶部外侧与连接座(2)底部外侧,所述螺栓(7)依次贯穿连接座(2)上的凸缘板(6)与承重柱(5)上的凸缘板(6),且螺栓(7)下端与螺母(8)螺纹连接;/n纵梁(9),所述纵梁(9)焊接在横梁(1)中部下侧,且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抗震建筑的钢结构,包括横梁(1)、凸缘板(6)、螺栓(7)、纵梁(9)和转轴(13),其特征在于:
横梁(1),所述横梁(1)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内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部转动连接有半圆连接头(4),且半圆连接头(4)焊接在承重柱(5)顶部,所述承重柱(5)设置在连接座(2)正下方;
凸缘板(6),所述凸缘板(6)焊接在承重柱(5)顶部外侧与连接座(2)底部外侧,所述螺栓(7)依次贯穿连接座(2)上的凸缘板(6)与承重柱(5)上的凸缘板(6),且螺栓(7)下端与螺母(8)螺纹连接;
纵梁(9),所述纵梁(9)焊接在横梁(1)中部下侧,且横梁(1)顶部焊接有纵向连接杆(10),所述纵向连接杆(10)前后两侧以及纵梁(9)前后两侧均分别焊接在一个加固架(11)上,且加固架(11)底部固定有立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庆吴芳王波张龙伟赵银宏吴良志曹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维特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