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8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其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垂直于钢管混凝土柱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及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片,支撑片设置在钢筋与钢管的连接节点处,且支撑片固定连接在钢管的外周面,支撑片上端开口,下端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从而支撑片表面形成弧形槽,钢筋嵌设于支撑片的弧形槽内,支撑片的上端设置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钢筋与支撑片。其能够避免因钢筋的加工不良现象而往往难以安装钢筋的问题,具有便于现场安装钢筋,以及能保证钢筋与钢管的连接节点间的固定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柱就是将混凝土填入钢管内,使钢管与混凝土改变了各自本身的材料性质,共同成为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其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方便、耐火性能优于钢结构和经济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中。目前实际工程中,往往仅在框架柱中采用钢管混凝土,而框架梁则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故两者的连接普遍存在节点钢筋拥挤、安装施工困难、节点质量不易得到保证等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大多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是采用套简机械连接的方式,套筒机械连接的方法是在钢管混凝土柱工厂制作时,为保证套筒连接达到与钢筋等强的要求,应在工厂将打好坡口的套简使用全熔透与角焊缝的组合焊缝将套简焊接在钢柱上,构件运送到现场后再将钢筋拧入已焊接在钢管混凝土柱上的套筒内进行螺纹配合。但是在钢筋安装的时候,往往由于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上会存在有毛刺或凸起的现象,会导致钢筋不能顺利拧入套筒内;其次,还会出现钢筋的加工尺寸存在偏差的问题,这会导致钢筋不能准确与套筒进行螺纹配合,这就影响钢筋与钢管在连接节点处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其能够避免因钢筋的加工不良现象而往往难以安装钢筋的问题,具有便于现场安装钢筋,以及能保证钢筋与钢管的连接节点间的固定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垂直于钢管混凝土柱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及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处的连接件;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内部中空的钢管、设置在钢管内腔的型钢以及混凝土结构体,混凝土结构体浇筑于钢管内腔,型钢沿钢管长度方向设置并嵌设在混凝土结构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以及浇筑在钢筋外的混凝土结构体,钢筋设置有若干根,钢筋垂直于钢管的中心轴线,并且呈十字交叉设置,多个钢筋成矩阵形排列;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片,支撑片设置在钢筋与钢管的连接节点处,且支撑片固定连接在钢管的外周面,支撑片上端开口,下端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从而支撑片表面形成弧形槽,钢筋搭接在支撑片的弧形槽上,并且钢筋水平依次穿设钢管以及型钢,支撑片的上端设置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钢筋与支撑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管上通过设置支撑片将钢筋固定穿设在钢管上,而支撑片的上端开口,因此,在现场安装钢筋时能直接将钢筋放入支撑片得弧形槽内,并依次穿设钢管以及型钢,能够避免因钢筋的加工不良现象而导致难以安装钢筋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套筒,本技术利用支撑片与紧固件的配合,在能够保证钢筋与钢管固定的前提下,为现场安装钢筋提供了便利。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片在上端开口两侧的加固块以及钢丝,加固块上开设有两对穿孔,钢丝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穿孔由上往下穿过加固块的底面,同侧两根钢丝的端部拧合,实现钢筋与支撑片的紧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钢丝将钢筋与支撑片实现紧固,加工简单,操作灵活;且设置的加固块能增加支撑片与钢管的连接面积,增加连接强度。优选的,所述支撑片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支撑片与钢管的连接强度以及增强支撑片的承载力。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三角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状的结构稳定性强,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加强筋配合在支撑片上的结构增强作用。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有加固件,用于实现钢筋的中部与钢管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固件对钢筋的中部进行固定,保证钢筋为水平设置状态。优选的,所述加固件包括隔板以及箍筋,隔板竖直设置于钢管的外周面,且隔板将通向设置的多个钢筋分隔成对称的两个部分;箍筋位于支撑片的外侧,箍筋固定于隔板,箍筋将所有钢筋环绕在内,并与外围的钢筋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板与箍筋的配合,间接将钢筋中部与钢管连接起来,从而保持钢筋的水平状态以及进一步对钢筋与钢筋两者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梁纵筋,梁纵筋沿钢管的轴向成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梁纵筋能防止柱体受压弯曲,增强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优选的,每对所述梁纵筋沿钢管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梁纵筋均匀分布,能使得钢管的外周面受力均匀,具有更好的抗压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钢管的外周面设置上端开口的连接片,现场安装钢筋时,可以直接将钢筋放入支撑片的弧形槽内,并依次穿设钢管以及型钢,配合设置支撑片上的紧固件将钢筋与支撑片固定。利用支撑片与紧固件的配合来替代传统的套筒与钢筋的螺纹配合,能够避免因钢筋的加工不良现象而导致难以安装钢筋的问题,并且能保证钢筋与钢管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1、钢管;12、型钢;121、翼缘板;122、腹板;13、梁纵筋;14、螺旋箍;15、凸缘;21、钢筋;31、支撑片;311、弧形槽;312、加强筋;313、加固块;314、穿孔;315、钢丝;32、加固件;321、隔板;322、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垂直于钢管混凝土柱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及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处的连接件。参照图2,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1、型钢12以及混凝土结构体,钢管11为中空圆管,混凝土结构体浇筑于钢管11内腔,型钢12沿钢管11长度方向设置并嵌设在混凝土结构中,以增强柱体1内部的结构强度。型钢12包括翼缘板121以及腹板122,腹板122为两块,两腹板122相互垂直设置,截面呈十字型,翼缘板121为四块,分别固定在腹板122的侧边,翼缘板121与腹板122相互垂直。钢管11端部的外壁固定有两组环状的凸缘15,钢管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梁纵筋13,梁纵筋插置于凸缘15,梁纵筋13沿钢管11的长度方向成对设置,每对梁纵筋13沿钢管11的周向均匀分布,钢管11的外围缠绕有螺旋箍14,梁纵筋13被环绕在螺旋箍14内,且螺旋箍14沿钢管11的中心轴线螺旋环绕并且与钢管11焊接固定,将梁纵筋13与钢管11两者固定,通过螺旋箍14和梁纵筋13的套箍效应,增强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参照图1和2,钢筋混凝土梁连接于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个凸缘15之间,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2以及混凝土结构体,混凝土结构体浇筑在钢筋2外。钢筋2设置有若干根,钢筋2垂直于钢管11的中心轴线,并且呈十字交叉设置,且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垂直于钢管混凝土柱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及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处的连接件;/n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内部中空的钢管(11)、设置在钢管(11)内腔的型钢(12)以及混凝土结构体,混凝土结构体浇筑于钢管(11)内腔,型钢(12)沿钢管(11)长度方向设置并嵌设在混凝土结构中;/n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2)以及浇筑在钢筋(2)外的混凝土结构体,钢筋(2)设置有若干根,钢筋(2)垂直于钢管(11)的中心轴线,并且呈十字交叉设置,多个钢筋(2)成矩阵形排列;/n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片(31),支撑片(31)设置在钢筋(2)与钢管(11)的连接节点处,且支撑片(31)固定连接在钢管(11)的外周面,支撑片(31)上端开口,下端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从而支撑片(31)表面形成弧形槽(311),钢筋(2)搭接在支撑片(31)的弧形槽(311)上,并且钢筋(2)水平依次穿设钢管(11)以及型钢(12),支撑片(31)的上端设置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钢筋(2)与支撑片(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垂直于钢管混凝土柱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及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处的连接件;
所述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内部中空的钢管(11)、设置在钢管(11)内腔的型钢(12)以及混凝土结构体,混凝土结构体浇筑于钢管(11)内腔,型钢(12)沿钢管(11)长度方向设置并嵌设在混凝土结构中;
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2)以及浇筑在钢筋(2)外的混凝土结构体,钢筋(2)设置有若干根,钢筋(2)垂直于钢管(11)的中心轴线,并且呈十字交叉设置,多个钢筋(2)成矩阵形排列;
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片(31),支撑片(31)设置在钢筋(2)与钢管(11)的连接节点处,且支撑片(31)固定连接在钢管(11)的外周面,支撑片(31)上端开口,下端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从而支撑片(31)表面形成弧形槽(311),钢筋(2)搭接在支撑片(31)的弧形槽(311)上,并且钢筋(2)水平依次穿设钢管(11)以及型钢(12),支撑片(31)的上端设置有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钢筋(2)与支撑片(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片(31)在上端开口两侧的加固块(313)以及钢丝(315),加固块(313)上开设有两对穿孔(314),钢丝(315)的两端分别从两侧的穿孔(314)由上往下穿过加固块(313)的底面,同侧两根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慧陈锦茂魏庆雄蓝涵恋
申请(专利权)人:华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