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9210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提高氧指数数的方法及设备,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挤出机将可发泡型热塑性吸波颗粒进行空心化处理后,经过发泡成型的吸波角锥的内外表面具有残留孔,然后将其浸泡在防火涂料中,晾干后成型,克服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氧指数无法提高的问题,所述冷却箱中的所述冷却管使空心管定型均匀,所述冷凝机构加速所述冷却管的冷却,进而便于切割成均匀的可发泡型中空导电颗粒,有利于制备热塑性泡沫角锥吸波材料,进而有利于提高热塑性角锥吸波材料的氧指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波材料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微波暗室用吸波材料以软质聚氨酯开孔泡沫作为基材,然后切割成角锥状,通过将配制好的吸波阻燃涂料浸渍挤压在软质聚氨酯泡沫体内,经过烘干制得。由于涂料内含有胶粘剂,吸收剂、阻燃剂等物质,通过增加阻燃剂用量,减低粘结剂量,就可以轻松实现材料阻燃性的提高。近年,以发泡聚丙烯法生产的热塑性吸波角锥十分流行,但角锥材料的阻燃性无法突破,其原因是热塑性发泡颗粒在提高阻燃剂后,其热塑性树脂的含量变小,导致材料无法热膨胀熔接成一体,为了确保材料的吸收性能兼顾成型尺寸的稳定性,不得不牺牲的材料的阻燃性,因此热塑性发泡角锥吸波材料的氧指数无法突破28%。通过改变原料的形状,再经过高压水蒸汽穿透颗粒内部,形成内外压力差,颗粒膨胀相互挤压融合的方式制成热塑性发泡角锥吸波材料,可解决此问题,但原料成型过程中采用水冷的方式,水流影响原料成型,导致原料成型失败,影响热塑性发泡角锥吸波材料的制备,进而影响热塑性发泡角锥吸波材料的氧指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方法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为原料成型过程中采用水冷的方式,导致原料成型失败,影响热塑性发泡角锥吸波材料的氧指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包括混合机、挤出机和冷却组件;>所述混合机与所述挤出机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挤出机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工作台、支撑架、冷却箱、冷却管和冷凝机构,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挤出机远离所述混合机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侧,所述冷却箱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冷却箱形成冷凝空间,所述冷凝机构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水箱、冷凝器和循环泵,所述水箱的一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水箱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且导管与所述冷凝空间连通。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调节旋钮,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侧,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杆的外壁,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外壁,所述调节旋钮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调节旋钮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杆卡合,并位于所述第二杆远离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杆具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位于所述第二杆靠近所述第一杆的一侧。其中,所述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混合机将获取的原料进行混合,并利用所述挤出机将混合材料挤压成热塑型中空管后,将所述热塑型中空管进行冷却定性并切割成米粒状;利用振动筛对切割后的所述中空管进行过滤,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溶胀减压膨胀,得到可发泡型中空导电颗粒;将所述可发泡型中空导电颗粒放入模具中,采用高压水蒸汽穿透的方式,将所述可发泡型中空导电颗粒融合成热塑性泡沫角锥吸波材料;将所述角锥吸波材料通过防火涂料浸渍、挂料和烘干,在材料表面得到一层阻燃层。其中,所述原料为可发泡型热塑性树脂和导电碳黑母粒。其中,所述防火涂料为无机阻燃和膨胀发泡隔热型防火涂料中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方法及设备,通过所述混合机将原材料混合后输送至所述挤出机,所述挤出机将原材料挤压成内径为0.5至1.5毫米,外径为1.5至4.5毫米中空长管状,再通过高速辊刀切割成长度为3至5毫米的可发泡型颗粒米,米粒经过所述震动筛去除大颗粒后,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溶胀减压膨胀,获得可发泡型中空导电颗粒,将可发泡型中空导电颗粒在模具中通过高压水蒸汽穿透颗粒内部,形成内外压力差,颗粒膨胀相互挤压融合成高度为热塑性泡沫角锥吸波材料,内外表面保留孔隙,结构类似大孔径过滤海绵,然后经过防火涂料浸渍、烘干处理后,实现材料内外孔隙表面保留一层阻燃层,实现热塑性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提高,所述工作台支撑起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安装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管口平行于所述挤出机的出料口,所述挤出机挤出的中空长管穿过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箱通过所述冷凝机构对所述冷却管进行降温,进而将中空长管迅速降温定型,便于切割成均匀的设计长度,进而有利于形成可发泡型中空导电颗粒,从而有利于制作成提高氧指数的热塑性角锥吸波材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管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方法的步骤图。1-混合机、2-挤出机、3-输送带、4-出料管、10-冷却组件、11-工作台、12-支撑架、13-冷却箱、14-冷却管、15-冷凝机构、100-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121-第一杆、122-第二杆、123-调节旋钮、131-冷凝空间、151-水箱、152-冷凝器、153-循环泵、1221-卡合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机、挤出机和冷却组件;/n所述混合机与所述挤出机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挤出机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工作台、支撑架、冷却箱、冷却管和冷凝机构,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挤出机远离所述混合机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侧,所述冷却箱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冷却箱形成冷凝空间,所述冷凝机构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机、挤出机和冷却组件;
所述混合机与所述挤出机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挤出机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工作台、支撑架、冷却箱、冷却管和冷凝机构,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挤出机远离所述混合机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侧,所述冷却箱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冷却箱形成冷凝空间,所述冷凝机构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水箱、冷凝器和循环泵,所述水箱的一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水箱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侧通过导管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且导管与所述冷凝空间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热塑性树脂泡沫角锥吸波材料氧指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调节旋钮,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侧,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滑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杆的外壁,所述第二杆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外壁,所述调节旋钮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调节旋钮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杆卡合,并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益民郭涛樊迪刚李新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天波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