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063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锚杆修复结构,包括转接锚具、原有锚杆、修复锚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接锚具上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原有锚杆的上端由下向上从第一连接孔处穿过转接锚具后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转接锚具连接,修复锚杆的下端由上向下从第二连接孔处穿过转接锚具后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转接锚具连接,修复锚杆的上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并使修复锚杆及通过转接锚具连接的原有锚杆张拉产生预设的预应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锚杆修复结构,在预应力锚杆受损后无须补打预应力锚杆,可对受损的锚杆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应力,保证锚杆质量,成本低廉,不耽误工期,确保基坑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杆修复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建工程
,尤其涉及锚杆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在矿山、边坡、隧道、坝体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可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锚杆限制了岩土体脱离原体,增加了岩土体的粘聚性,提高了围岩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锚杆位于岩土体内与岩土体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中的锚杆是解决围岩体的抗拉能力低的关键,从而使得岩土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大大加强。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地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地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现有的锚杆常采用多股钢丝捻制的钢绞线,使钢绞线达到一定的强度级别,钢绞线的自由端通过锚具与工程构筑物连接,钢绞线的锚固端与地层连接。基坑槽的土方挖掘在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工程构筑物和地层连接后进行,因挖掘机司机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不驯熟等原因,常会发生挖掘机的铲斗磕碰产生预应力的锚杆或锚具的情况,造成锚杆或锚具的预应力的应力损失,破坏严重时,甚至发生应力消失殆尽。预应力锚杆是控制护坡桩及边坡位移变形重要构造措施,预应力锚杆的应力损失大小是锚杆质量的直接体现,是关系基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锚杆不具备焊接条件,在现有技术中,预应力锚杆受到破坏后只能进行补打,在工程现场二次补打预应力锚杆一般不具备施工条件,而进行土方回填后再补打施工,会增加费用且会延长工期一周以上,难免造成经济损失和工期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锚杆修复结构,在预应力锚杆受损后无须补打预应力锚杆,可对受损的锚杆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应力,保证锚杆质量,成本低廉,不耽误工期,确保基坑安全、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锚杆修复结构,包括转接锚具、原有锚杆、修复锚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转接锚具上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原有锚杆的上端由下向上从所述第一连接孔处穿过所述转接锚具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转接锚具连接,所述修复锚杆的下端由上向下从所述第二连接孔处穿过所述转接锚具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转接锚具连接,所述修复锚杆的上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并使所述修复锚杆及通过所述转接锚具连接的所述原有锚杆张拉产生预设的预应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原有锚杆为与地层锚固的预应力锚杆,在原有锚杆因各种原因损坏造成预应力损失后,采用手砂轮在合适的位置将原有锚杆损坏的部分切割,原有锚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转接锚具连接,转接锚具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有上端用于与工程构筑物连接的新的修复锚杆,张拉修复锚杆的上端,使修复锚杆和原有锚杆张拉产生预设的预应力,在预应力锚杆受损后无须补打预应力锚杆,可对受损的锚杆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应力,保证锚杆质量,成本低廉,不耽误工期,确保基坑安全、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夹片,所述夹片将所述原有锚杆的上端夹紧后与所述转接锚具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处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方便,便于连接受损的原有锚杆,且便于调整原有锚杆与转接锚具的连接位置,利于张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上端为大口,下端为小口,所述夹片与所述锥形孔适配,所述锥形孔的内壁使所述夹片将所述原有锚杆的上端夹紧固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夹片夹紧原有锚杆的端部,张拉力越大,夹片夹紧越牢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挤压锚头,所述挤压锚头将所述修复锚杆的下端夹紧,所述挤压锚头的上端与所述转接锚具的下端抵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张拉之前,挤压锚头与转接锚具活动连接,便于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圆柱状孔,所述修复锚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修复锚杆可在第二连接孔内转动,便于安装,且可避免产生周向的扭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沿以所述转接锚具的中心为圆心的一个圆周均匀分布,所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沿以所述转接锚具的中心为圆心的一个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原有锚杆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所述修复锚杆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稳固,转接锚具各处受力均匀,利于预应力的传导。进一步的,所述转接锚具为圆柱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减小转接锚具的体积,无棱角,转接锚具受力均匀,避免转接锚具中部受力而外侧不受力而发生损坏,结构集中,强度大。进一步的,所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在的圆周的半径小于所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所在的圆周的半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孔连接的原有锚杆集中,地层上所须的锚固位置小,第二连接孔在第一连接孔外,便于修复锚杆的连接,且转接锚具强度高,另外,还可减小转接锚具的端面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具有3个,3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所述修复锚杆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具有3个,3个所述修复锚杆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处于所述转接锚具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处受力均匀,连接位置呈等边三角形,更加稳固,利于预应力的传导。附图说明图1为转接锚具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转接锚具的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转接锚具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原有锚杆、修复锚杆和转接锚具的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修复锚杆的上下两端连接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转接锚具;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2、原有锚杆;3、修复锚杆;4、夹片;5、挤压锚头;6、夹片式锚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的锚杆修复结构的实施例,包括转接锚具1、原有锚杆2、修复锚杆3、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接锚具1上具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原有锚杆2的上端由下向上从第一连接孔11处穿过转接锚具1后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转接锚具1连接,修复锚杆3的下端由上向下从第二连接孔12处穿过转接锚具1后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转接锚具1连接,修复锚杆3的上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并使修复锚杆3及通过转接锚具1连接的原有锚杆2张拉产生预设的预应力。原有锚杆2为原先与地层锚固的锚杆,在挖掘等工作对原先与地层锚固的锚杆造成损坏后,用手砂轮切割掉受到损害的原有锚杆2的受损害部分,然后将将原有锚杆2的上端穿过第一连接孔11后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转接锚具1连接;修复锚杆3为新取用的锚杆,修复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锚具(1)、原有锚杆(2)、修复锚杆(3)、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转接锚具(1)上具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所述原有锚杆(2)的上端由下向上从所述第一连接孔(11)处穿过所述转接锚具(1)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转接锚具(1)连接,所述修复锚杆(3)的下端由上向下从所述第二连接孔(12)处穿过所述转接锚具(1)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转接锚具(1)连接,所述修复锚杆(3)的上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并使所述修复锚杆(3)及通过所述转接锚具(1)连接的所述原有锚杆(2)张拉产生预设的预应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锚具(1)、原有锚杆(2)、修复锚杆(3)、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转接锚具(1)上具有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12),所述原有锚杆(2)的上端由下向上从所述第一连接孔(11)处穿过所述转接锚具(1)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转接锚具(1)连接,所述修复锚杆(3)的下端由上向下从所述第二连接孔(12)处穿过所述转接锚具(1)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转接锚具(1)连接,所述修复锚杆(3)的上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并使所述修复锚杆(3)及通过所述转接锚具(1)连接的所述原有锚杆(2)张拉产生预设的预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夹片(4),所述夹片(4)将所述原有锚杆(2)的上端夹紧后与所述转接锚具(1)在所述第一连接孔(11)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杆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上端为大口,下端为小口,所述夹片(4)与所述锥形孔适配,所述锥形孔的内壁使所述夹片(4)将所述原有锚杆(2)的上端夹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挤压锚头(5),所述挤压锚头(5)将所述修复锚杆(3)的下端夹紧,所述挤压锚头(5)的上端与所述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甫迟宁刘晁君张振鹏张金浩李海群甄涛王远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