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86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件放置于定制的第一夹具中,第一夹具固定在火花机中之后,工件浸没于电解液的液面下,孔的加工圆心正对火花机的电极,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工件上加工出0.6‑0.8mm的火花孔;钻床上安装的CCD相机拍摄工件的火花孔,并计算出火花孔的中心位置,钻头根据CCD视觉系统反馈的数据行走至火花孔的正上方;钻头下行,以500‑1000r/min的速度加工火花孔。在钻孔之前先采用火花机加工出直径较小的底孔,消除一部分材料,这样在钻孔加工工艺中,可以消除切屑废屑的影响,如此不仅可以减少钻头崩刃的几率,而且也无需定制昂贵的钻头,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精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S1.0微小孔是指孔径不大于1.0mm的小孔,精密零件的小孔的加工要求是:加工精度≤±0.003mm,加工孔圆度<0.003mm。小直径的钻头直接在工件上加工出S1.0的微小孔,由于排屑原因,会导致小孔内壁粗糙度较高,需要购买价格较高的钻头才能保证加工精度,导致小孔的加工费用昂贵,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S1.0微小孔的加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件放置于定制的第一夹具中,第一夹具固定在火花机中之后,工件浸没于电解液的液面下,孔的加工圆心正对火花机的电极,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工件上加工出0.6-0.8mm的火花孔;S2,电火花加工完成后,将载有工件的夹具取出,将工件倒置,使经过电火花加工成型的火花孔朝下,采用高压气源喷吹小孔,排出加工废屑;S3,采用特制的通止规检测火花孔的孔径;S4,将检测合格的工件转移到定制的第二夹具中,将第二夹具装夹到钻床中;S5,钻床上安装的CCD相机拍摄工件的火花孔,并计算出火花孔的中心位置,钻头根据CCD视觉系统反馈的数据行走至火花孔的正上方;S6,钻头下行,以500-1000r/min的速度加工火花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钻孔之前先采用火花机加工出直径较小的底孔,消除一部分材料,这样在钻孔加工工艺中,可以消除切屑废屑的影响,如此不仅可以减少钻头崩刃的几率,而且也无需定制昂贵的钻头,降低了加工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件放置于定制的第一夹具中,第一夹具固定在火花机中之后,工件浸没于电解液的液面下,孔的加工圆心正对火花机的电极,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工件上加工出0.6mm的火花孔;S2,电火花加工完成后,将载有工件的夹具取出,将工件倒置,使经过电火花加工成型的火花孔朝下,采用高压气源喷吹小孔,排出加工废屑;S3,采用特制的通止规检测火花孔的孔径;S4,将检测合格的工件转移到定制的第二夹具中,将第二夹具装夹到钻床中;S5,钻床上安装的CCD相机拍摄工件的火花孔,并计算出火花孔的中心位置,钻头根据CCD视觉系统反馈的数据行走至火花孔的正上方;S6,钻头下行,以500r/min的速度加工火花孔。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的结构一致,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底板,第一夹持部与第一底板之间通过导柱导套实现导向连接;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底板,第二夹持部与第二底板之间通过导柱导套实现导向连接。实施例2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件放置于定制的第一夹具中,第一夹具固定在火花机中之后,工件浸没于电解液的液面下,孔的加工圆心正对火花机的电极,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工件上加工出0.7mm的火花孔;S2,电火花加工完成后,将载有工件的夹具取出,将工件倒置,使经过电火花加工成型的火花孔朝下,采用高压气源喷吹小孔,排出加工废屑;S3,采用特制的通止规检测火花孔的孔径;S4,将检测合格的工件转移到定制的第二夹具中,将第二夹具装夹到钻床中;S5,钻床上安装的CCD相机拍摄工件的火花孔,并计算出火花孔的中心位置,钻头根据CCD视觉系统反馈的数据行走至火花孔的正上方;S6,钻头下行,以800r/min的速度加工火花孔。实施例3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工件放置于定制的第一夹具中,第一夹具固定在火花机中之后,工件浸没于电解液的液面下,孔的加工圆心正对火花机的电极,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工件上加工出0.8mm的火花孔;S2,电火花加工完成后,将载有工件的夹具取出,将工件倒置,使经过电火花加工成型的火花孔朝下,采用高压气源喷吹小孔,排出加工废屑;S3,采用特制的通止规检测火花孔的孔径;S4,将检测合格的工件转移到定制的第二夹具中,将第二夹具装夹到钻床中;S5,钻床上安装的CCD相机拍摄工件的火花孔,并计算出火花孔的中心位置,钻头根据CCD视觉系统反馈的数据行走至火花孔的正上方;S6,钻头下行,以1000r/min的速度加工火花孔。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钻孔之前先采用火花机加工出直径较小的底孔,消除一部分材料,这样在钻孔加工工艺中,可以消除切屑废屑的影响,如此不仅可以减少钻头崩刃的几率,而且也无需定制昂贵的钻头,降低了加工成本。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该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工件放置于定制的第一夹具中,第一夹具固定在火花机中之后,工件浸没于电解液的液面下,孔的加工圆心正对火花机的电极,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工件上加工出0.6-0.8mm的火花孔;/nS2,电火花加工完成后,将载有工件的夹具取出,将工件倒置,使经过电火花加工成型的火花孔朝下,采用高压气源喷吹小孔,排出加工废屑;/nS3,采用特制的通止规检测火花孔的孔径;/nS4,将检测合格的工件转移到定制的第二夹具中,将第二夹具装夹到钻床中;/nS5,钻床上安装的CCD相机拍摄工件的火花孔,并计算出火花孔的中心位置,钻头根据CCD视觉系统反馈的数据行走至火花孔的正上方;/nS6,钻头下行,以500-1000r/min的速度加工火花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1.0微小内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工件放置于定制的第一夹具中,第一夹具固定在火花机中之后,工件浸没于电解液的液面下,孔的加工圆心正对火花机的电极,电极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在工件上加工出0.6-0.8mm的火花孔;
S2,电火花加工完成后,将载有工件的夹具取出,将工件倒置,使经过电火花加工成型的火花孔朝下,采用高压气源喷吹小孔,排出加工废屑;
S3,采用特制的通止规检测火花孔的孔径;
S4,将检测合格的工件转移到定制的第二夹具中,将第二夹具装夹到钻床中;
S5,钻床上安装的CCD相机拍摄工件的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星刘强陈蓉杨政颖杨孟钧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利东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