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及钢包砌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176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属于钢包技术领域,所述钢包内衬中下部为耐火砖,所述钢包内衬上部包沿处为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所述耐火砖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之间采用异型砖连接,所述异型砖包括底面、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均为矩形面或梯形面或扇形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顶面为斜面,且靠近钢水侧的侧面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靠近钢壳侧的侧面的高度。通过对钢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有效的解决了钢包粘渣严重的技术问题,避免了处理钢包包沿过程中产生的损坏问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钢包砌筑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及钢包砌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包
,涉及一种钢包及钢包砌筑方法。
技术介绍
在炼钢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钢包作为盛装钢水的容器。钢包在使用过程中,基于保温、去除夹杂物等考虑,钢水上面会覆盖着渣层。钢包浇注结束后,为了方便下一炉继续盛装钢水,一般会进行翻渣操作。由于钢渣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炉渣与钢包之间的作用,会导致钢包翻包侧包沿粘渣严重,进而导致钢包洁净度下降,影响钢水质量,影响出钢量、还会造成钢包吊运过程存在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针对钢包包沿粘渣严重的常规处理办法是通过铆钩将粘渣处理掉,处理过程中,粘渣较为严重的钢包,经常容易将钢包包沿砖损坏,从而影响钢包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钢包粘渣严重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通过对钢包结构及材料的改进,有效的解决了钢包粘渣严重的技术问题,避免了处理钢包包沿过程中产生的损坏问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提高了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钢包砌筑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包,所述钢包内衬中下部为耐火砖,所述钢包内衬上部包沿处为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所述耐火砖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之间采用异型砖连接,所述异型砖包括底面、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均为矩形面或梯形面或扇形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顶面为斜面,且靠近钢水侧的侧面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靠近钢壳侧的侧面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与钢包钢壳之间通过锚钩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异型砖靠近钢水侧的侧面和靠近钢壳侧的侧面均为竖直面或与钢包侧壁相平行的面,其余两个侧面为竖直面。进一步的,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刚玉粉:5%-15%,尖晶石粉:3%-7%,镁砂粉:1%-5%,α-Al2O3微粉:3%-7%,SiO2超微粉:0.5%-3.5%;97电熔镁砂:1%-5%,白刚玉:20%-25%,88特级铝矾土:45%-50%。进一步的,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的制备原料粒径如下:刚玉粉:200目,尖晶石粉:200目,镁砂粉:200目,α-Al2O3微粉:1200目,SiO2超微粉:0.1um-0.3um,97电熔镁砂:0-1mm,白刚玉:0-3mm,88特级铝矾土:3-8mm。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包砌筑方法,包括:在所述钢包永久衬内壁中下部砌筑所述耐火砖;在所述耐火砖上方砌筑所述异型砖;在所述异型砖上方浇注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对所述钢包进行烘烤。进一步的,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将刚玉粉、尖晶石粉、镁砂粉、α-Al2O3微粉和SiO2超微粉预混3-5分钟,制成混合粉;将所述混合粉与耐火骨料混合搅拌后得到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所述耐火骨料包括所述97电熔镁砂、所述白刚玉和所述88特级铝矾土。进一步的,所述钢包的烘烤工艺包括:控制所述钢包烘烤温度为0-200℃,烘烤时间3h,烘烤温度达到200℃后,恒温烘烤3h:控制所述钢包烘烤温度为200-500℃,烘烤时间6h,烘烤温度达到500℃后,恒温烘烤1h:控制所述钢包烘烤温度为1000℃,烘烤时间3h;控制所述钢包烘烤温度为1000-1200℃,烘烤时间8h。进一步的,所述异型砖顶面与底面距离为:200-400mm,所述异型砖顶面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顶面的距离为:200-400mm,所述钢包内衬厚度为:150-200m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包,在包沿处使用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材料本身不含碳,不会产生脱碳损毁,因包沿部位温度不高,浇注料不易烧结,故挂渣情况较轻,沟渣时包沿能保存的更为完整,并且整个包沿为一个整体,由锚钩固定,因此勾渣时损毁较少,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提高了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包,钢包内衬的耐火砖与包沿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间通过异型砖连接,异型砖的存在可保证浇注料与耐火砖之间的良好结合,避免出现横裂缝,有效降低包沿掉砖几率,以达到提高钢包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钢包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异型砖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包,2-耐火砖,3-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4-异型砖,41-底面,42-顶面,43-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现有砌筑模式中,包沿浇注料材料厚度大约只有30-50mm,在钢包使用过程中,含碳包沿砖与钢水接触面在氧化氛围下,不断脱碳损毁,钢渣逐渐累积在包沿部位,这时需要进行勾渣处理,勾渣时,力是垂直向上的,很容易把料一起勾掉,故而使更多的碳砖暴露在氧化环境中继续脱碳,逐渐产生缝隙。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钢包内衬结构及材料进行改进,避免了在处理包沿过程中对包沿损坏的情况,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提高了产品质量。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包,所述钢包内衬中下部为耐火砖,所述钢包内衬上部包沿处为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所述耐火砖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之间采用异型砖连接,所述异型砖包括底面、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均为矩形面或梯形面或扇形面,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顶面为斜面,且靠近钢水侧的侧面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靠近钢壳侧的侧面的高度。本专利技术钢包内衬结构减轻了传统包沿耐火砖与炉渣之间的粘接,可以提高钢包寿命,将所述异型砖顶面设置为斜面,可避免异型砖与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间出现横裂缝,造成漏钢事故,以提高钢包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与钢包钢壳之间通过锚钩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异型砖靠近钢水侧的侧面和靠近钢壳侧的侧面均为竖直面或与钢包侧壁相平行的面,其余两个侧面为竖直面。进一步的,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的制备原料包括:刚玉粉:5%-15%,尖晶石粉:3%-7%,镁砂粉:1%-5%,α-Al2O3微粉: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1)内衬中下部为耐火砖(2),所述钢包(1)内衬上部包沿处为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3),所述耐火砖(2)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3)间采用异型砖(4)连接,所述异型砖(4)包括底面(41)、顶面(42)和四个侧面(43),所述底面(41)和所述顶面(42)均为矩形面或梯形面或扇形面,所述底面(41)为水平面,所述顶面(42)为斜面,且靠近钢水侧的侧面(43)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靠近钢壳侧的侧面(43)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1)内衬中下部为耐火砖(2),所述钢包(1)内衬上部包沿处为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3),所述耐火砖(2)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3)间采用异型砖(4)连接,所述异型砖(4)包括底面(41)、顶面(42)和四个侧面(43),所述底面(41)和所述顶面(42)均为矩形面或梯形面或扇形面,所述底面(41)为水平面,所述顶面(42)为斜面,且靠近钢水侧的侧面(43)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靠近钢壳侧的侧面(43)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3)与钢包(1)钢壳之间通过锚钩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砖(4)靠近钢水侧的侧面(43)和靠近钢壳侧的侧面(43)均为竖直面或与钢包(1)侧壁相平行的面,其余两个侧面(43)为竖直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3)的制备原料包括:
刚玉粉:5%-15%,尖晶石粉:3%-7%,镁砂粉:1%-5%,α-Al2O3微粉:3%-7%,SiO2超微粉:0.5%-3.5%;97电熔镁砂:1%-5%,白刚玉:20%-25%,88特级铝矾土:45%-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镁尖晶石质浇注料(3)的制备原料粒径如下:
刚玉粉:200目,尖晶石粉:200目,镁砂粉:200目,α-Al2O3微粉:1200目,SiO2超微粉:0.1um-0.3um,97电熔镁砂:0-1mm,白刚玉:0-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明贾祥超张宝富黄桂斌安永超刘珍童张延宾孟繁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