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22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院转运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部支撑机构,底部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有重量秤,重量秤的上端装配有储液床身,储液床身分为四个储液区,储液区的内部填充有导温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调温机构和温控被能够大大的提升装置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氧气分隔罩有效的提升装置的冲氧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吸收氧气,通过设置重量秤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检测,让使用者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能够较为便利的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置物板的高度,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且不需要使用电气设备,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并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能够较为简单的对医药残留物进行分类,且安装和拆卸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转运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院转运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内部对危重病人进行院内转运时,如手术、检查(CT、X光片、超声)或转科等,常使用转运车或轮式病床作为转运工具,但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车的保温性能较差,装置的冲氧能力较差,转运过程中患者吸收氧气的效果较差,且不能够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检测,无法让使用者更加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置物板的高度时工序较为繁琐,对电能的消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对医药残留物进行临时储存时不能够有效的对医药残留物进行分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转运车,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转运车的保温性能较差,装置的冲氧能力较差,转运过程中患者吸收氧气的效果较差,且不能够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检测,无法让使用者更加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医院转运车,包括底部支撑机构,所述底部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有重量秤,所述重量秤的上端装配有储液床身,所述储液床身分为四个储液区,所述储液区的内部填充有导温液,所述储液床身的一端固定有调温机构,所述调温机构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四个导温条,且四个所述导温条分别位于四个储液区的内部,所述储液床身还配套设置有一温控被,所述温控被分为四个温控区,所述储液床身上端的一侧固定有围护栏杆;所述调温机构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中间位置装配有半导体,所述半导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温贴片和第二导温贴片,所述第二导温贴片用以提升半导体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导温贴片和导温条电性连接,所述保护外壳两侧的内壁均装配有两个降温风机,且两个所述降温风机分别位于半导体的两端,所述保护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降温风机相适应的换气孔;所述温控被靠近围护栏杆的一侧和储液床身固定连接,所述温控被的另一侧和储液床身通过魔术贴或拉链连接;所述储液床身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上端的一端固定有氧气分隔罩,所述氧气分隔罩的一端设置有颈部放置窗,所述颈部放置窗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密封圈,用于消除氧气分隔罩和颈部之间的缝隙,所述氧气分隔罩的一端设置有氧气管;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板和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下端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轴杆,所述限位轴杆的外侧且位于限位支架的两端均装配有螺纹限位圈和两个螺纹套筒,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支架两端的螺纹限位圈和螺纹套筒均对称设置,且所述螺纹限位圈和限位轴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限位圈位于两个螺纹套筒之间,所述螺纹限位圈的上端和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承重支架,位于上端的两个所述承重支架和置物板转动连接,位于下端的两个所述承重支架和固定底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床身的上端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海绵垫。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密封圈为可充气的气垫。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轴杆的一端固定有转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装配有移动轮。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轴杆包括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支架的内部,所述限位滑块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远离限位滑块的一端固定有轴杆本体,所述轴杆本体远离第一圆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圆杆,所述轴杆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条,所述第一螺纹条和螺纹限位圈螺纹连接,分别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条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动腔的内部还装配有多个回力弹簧,所述螺纹套筒位于第二圆杆或第一圆杆的外侧,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呈锥台形,所述螺纹腔和第一螺纹条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腔的内部还固定有多个与回力弹簧相适应的弹簧定位杆,所述回力弹簧套接在弹簧定位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条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限位腔,所述弹簧定位杆和限位腔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储液床身的一端,所述限位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杆本体和第二螺纹条,所述第二螺纹条固定在圆杆本体的外侧,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传动圈,所述螺纹传动圈和第二螺纹条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装配有滚动轴承,所述螺纹传动圈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限位板的上端;进一步地,还包括储存机构,所述储存机构由两个固定机构与可拆卸的储存箱组成,两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固定在置物板下端的一侧,所述储存箱装配在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所述储存箱包括储料外壳,所述储料外壳两端的上端均开设有间隙槽,所述储料外壳两端的上端还固定有两个固定横板,且两个所述固定横板分别位于间隙槽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横板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固定横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导向坡,所述储料外壳的内部装配有可拆卸的储料内壳,所述储料内壳的下端开设有漏水孔,所述储料内壳两端的上端均固定有扶手,所述扶手滑动连接在间隙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限位圆杆,多个所述限位圆杆靠近储料外壳的一端固定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两端均倾斜设置有引导板,所述限位圆杆的外侧还套接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压缩弹簧位于L形固定板和夹板之间。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调温机构和温控被能够大大的提升装置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氧气分隔罩有效的提升装置的冲氧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吸收氧气,通过设置重量秤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检测,让使用者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部支撑机构能够较为便利的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置物板的高度,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且不需要使用电气设备,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并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储存机构能够较为简单的对医药残留物进行分类,且安装和拆卸较为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底部支撑机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限位轴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图3中A处的大样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底部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储液床身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氧气分隔罩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限位机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图9中B处的大样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储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储存箱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院转运车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院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所述底部支撑机构(1)的上端固定有重量秤(2),所述重量秤(2)的上端装配有储液床身(3),所述储液床身(3)分为四个储液区,所述储液区的内部填充有导温液,所述储液床身(3)的一端固定有调温机构(4),所述调温机构(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四个导温条(27),且四个所述导温条(27)分别位于四个储液区的内部,所述储液床身(3)还配套设置有一温控被(45),所述温控被(45)分为四个温控区,所述储液床身(3)上端的一侧固定有围护栏杆(46);/n所述调温机构(4)包括保护外壳(51),所述保护外壳(51)的中间位置装配有半导体(52),所述半导体(5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温贴片(47)和第二导温贴片(48),所述第二导温贴片(48)用以提升半导体(52)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导温贴片(47)和导温条(27)电性连接,所述保护外壳(51)两侧的内壁均装配有两个降温风机(49),且两个所述降温风机(49)分别位于半导体(52)的两端,所述保护外壳(5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降温风机(49)相适应的换气孔(50);/n所述温控被(45)靠近围护栏杆(46)的一侧和储液床身(3)固定连接,所述温控被(45)的另一侧和储液床身(3)通过魔术贴或拉链连接;/n所述储液床身(3)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上端的一端固定有氧气分隔罩(6),所述氧气分隔罩(6)的一端设置有颈部放置窗,所述颈部放置窗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密封圈(7),用于消除氧气分隔罩(6)和颈部之间的缝隙,所述氧气分隔罩(6)的一端设置有氧气管(8);/n所述底部支撑机构(1)包括固定底板(9)和置物板(10),所述置物板(10)下端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支架(12),所述限位支架(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轴杆(13),所述限位轴杆(13)的外侧且位于限位支架(12)的两端均装配有螺纹限位圈(14)和两个螺纹套筒(16),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支架(12)两端的螺纹限位圈(14)和螺纹套筒(16)均对称设置,且所述螺纹限位圈(14)和限位轴杆(1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限位圈(14)位于两个螺纹套筒(16)之间,所述螺纹限位圈(14)的上端和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承重支架(15),位于上端的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5)和置物板(10)转动连接,位于下端的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5)和固定底板(9)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所述底部支撑机构(1)的上端固定有重量秤(2),所述重量秤(2)的上端装配有储液床身(3),所述储液床身(3)分为四个储液区,所述储液区的内部填充有导温液,所述储液床身(3)的一端固定有调温机构(4),所述调温机构(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四个导温条(27),且四个所述导温条(27)分别位于四个储液区的内部,所述储液床身(3)还配套设置有一温控被(45),所述温控被(45)分为四个温控区,所述储液床身(3)上端的一侧固定有围护栏杆(46);
所述调温机构(4)包括保护外壳(51),所述保护外壳(51)的中间位置装配有半导体(52),所述半导体(5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温贴片(47)和第二导温贴片(48),所述第二导温贴片(48)用以提升半导体(52)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导温贴片(47)和导温条(27)电性连接,所述保护外壳(51)两侧的内壁均装配有两个降温风机(49),且两个所述降温风机(49)分别位于半导体(52)的两端,所述保护外壳(5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降温风机(49)相适应的换气孔(50);
所述温控被(45)靠近围护栏杆(46)的一侧和储液床身(3)固定连接,所述温控被(45)的另一侧和储液床身(3)通过魔术贴或拉链连接;
所述储液床身(3)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上端的一端固定有氧气分隔罩(6),所述氧气分隔罩(6)的一端设置有颈部放置窗,所述颈部放置窗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密封圈(7),用于消除氧气分隔罩(6)和颈部之间的缝隙,所述氧气分隔罩(6)的一端设置有氧气管(8);
所述底部支撑机构(1)包括固定底板(9)和置物板(10),所述置物板(10)下端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限位支架(12),所述限位支架(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轴杆(13),所述限位轴杆(13)的外侧且位于限位支架(12)的两端均装配有螺纹限位圈(14)和两个螺纹套筒(16),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支架(12)两端的螺纹限位圈(14)和螺纹套筒(16)均对称设置,且所述螺纹限位圈(14)和限位轴杆(1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限位圈(14)位于两个螺纹套筒(16)之间,所述螺纹限位圈(14)的上端和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承重支架(15),位于上端的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5)和置物板(10)转动连接,位于下端的两个所述承重支架(15)和固定底板(9)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床身(3)的上端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海绵垫(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圈(7)为可充气的气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杆(13)的一端固定有转把(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9)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装配有移动轮(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杆(13)包括限位滑块(19),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英帅万钧李萌萌郭继东徐成锋迟云飞吕春健郝兴霞周体祝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