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35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7
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医疗床在转运过程中无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前的U形板,U形板上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销轴,销轴外缘面上套装有上大下小的转块,转块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转块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槽,转块上端设有卡座,卡座上开设有环槽,U形板上侧壁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螺杆下端穿过U形板上侧壁且设有插入环槽内的卡块,U形板上铰接有两个前后方向且左右相对的摇杆,摇杆后端铰接有与转块外缘面接触的卡柱,两个摇杆前侧相背端分别设有L形杆,两个L形杆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固定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外科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脑实质内出血,最常见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应该减轻或去除出血性脑损害、恢复功能,脑出血的病情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并发症有关;脑出血病人多伴有昏迷时易发生气道阻塞,气道阻塞时病人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气道阻塞是脑出血院前急救的重要问题,昏迷病人常丧失正常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舌后坠而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可用舌钳将舌头向外拉或置咽道通气管,并勤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位于头高20~30°卧位或心肺复苏体位,主要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防止窒息,现场搬运和途中转运时应有专人保护头部,以防加重病情;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时,需要保证其脑部的稳固,然而现有的医疗床大多没有稳定头部的结构,无法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使得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加重病情的危险,也缺乏对患者头部进行垫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医疗床在转运过程中无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朝前的U形板,U形板上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销轴,销轴外缘面上套装有上大下小的转块,转块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转块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槽,转块上端设有卡座,卡座上开设有环槽,U形板上侧壁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螺杆下端穿过U形板上侧壁且设有插入环槽内的卡块,U形板上铰接有两个前后方向且左右相对的摇杆,摇杆后端铰接有与转块外缘面接触的卡柱,两个摇杆前侧相背端分别设有L形杆,两个L形杆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块和螺杆的设置,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在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时,保证其脑部的稳固,减缓病情加重,为抢救争取了时间,并且适用于不同头围的患者,通过枕头的设置,使患者位于头高20~30°卧位或心肺复苏体位,主要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防止窒息,以防加重病情,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中转块的剖切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开口朝前的U形板1,U形板1上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销轴2,销轴2外缘面上套装有上大下小的转块3,转块3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转块3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槽4,转块3上端设有卡座,卡座上开设有环槽5,U形板1上侧壁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6,螺杆6下端穿过U形板1上侧壁且设有插入环槽5内的卡块7,U形板1上铰接有两个前后方向且左右相对的摇杆8,摇杆8后端铰接有与转块3外缘面接触的卡柱9,两个摇杆8前侧相背端分别设有L形杆10,两个L形杆10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固定板11。为了减轻脑部水肿和防止窒息,所述的U形板1上设有前低后高且位于摇杆8前方的枕头12,枕头12上端面与U形板1下端面的夹角为20~30°。为了便于两个摇杆8复位,所述的两个摇杆8经左右方向的拉簧13连接。为了方便将本装置固定在医疗床上,所述的U形板1后侧设有L形板14,L形板14下侧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栓旋钮15。为了方便操作本装置,所述的螺杆6上端穿过U形板1上侧壁且设有手轮16,销轴2上端设有手柄17。为了提升患者舒适度,所述的两个固定板11相对面上分别设有软垫18。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U形板1放置在医疗床上,使医疗床端部位于U形板1和L形板14之间,顺时针转动螺栓旋钮15,使螺栓旋钮15上端顶住医疗床,将U形板1与医疗床固定,使患者头部放置在枕头12上,因为枕头12上端面与U形板1下端面的夹角为20~30°,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防止窒息;转动手柄17,手柄17经销轴2带动转块3转动,转块3转动带动两个摇杆8后端相背摆动,两个摇杆8前端相对摆动,摇杆8带动两个固定板11相对移动,直至卡柱9卡在限位槽4内,固定板11上的软垫18与患者头部贴合,此时两个固定板11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保证其脑部的稳固;如果固定板11上的软垫18没有与患者头部紧密贴合,过松时逆时针转动手轮16,手轮16带动螺杆6逆时针转动并向下移动,螺杆6经卡块7带动转块3向下移动,由于转块3上大下小,可以增大摇杆8的摆动幅度,使固定板11上的软垫18与患者头部贴合,过紧时为了防止压迫患者头部,顺时针转动手轮16,手轮16带动螺杆6顺时针转动并向上移动,螺杆6经卡块7带动转块3向上移动,由于转块3上大下小,可以减小摇杆8的摆动幅度,使固定板11上的软垫18不再压迫患者头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块和螺杆的设置,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在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时,保证其脑部的稳固,减缓病情加重,为抢救争取了时间,并且适用于不同头围的患者,通过枕头的设置,使患者位于头高20~30°卧位或心肺复苏体位,主要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防止窒息,以防加重病情,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包括开口朝前的U形板(1),其特征在于,U形板(1)上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销轴(2),销轴(2)外缘面上套装有上大下小的转块(3),转块(3)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转块(3)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槽(4),转块(3)上端设有卡座,卡座上开设有环槽(5),U形板(1)上侧壁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6),螺杆(6)下端穿过U形板(1)上侧壁且设有插入环槽(5)内的卡块(7),U形板(1)上铰接有两个前后方向且左右相对的摇杆(8),摇杆(8)后端铰接有与转块(3)外缘面接触的卡柱(9),两个摇杆(8)前侧相背端分别设有L形杆(10),两个L形杆(10)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固定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包括开口朝前的U形板(1),其特征在于,U形板(1)上转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销轴(2),销轴(2)外缘面上套装有上大下小的转块(3),转块(3)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转块(3)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槽(4),转块(3)上端设有卡座,卡座上开设有环槽(5),U形板(1)上侧壁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杆(6),螺杆(6)下端穿过U形板(1)上侧壁且设有插入环槽(5)内的卡块(7),U形板(1)上铰接有两个前后方向且左右相对的摇杆(8),摇杆(8)后端铰接有与转块(3)外缘面接触的卡柱(9),两个摇杆(8)前侧相背端分别设有L形杆(10),两个L形杆(10)相对面上分别设有固定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板(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金阁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