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89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带气轮的过床仪包括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所述第一硬板的一侧设有插板,所述第二硬板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硬板与第二硬板通过所述插板与插槽可拆卸连接于同一平面上,以形成供病人躺上的硬板;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底部均设有可转动的气轮;所述气轮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管上还设有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病人过床时翻动患者的次数,避免了翻动时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和二次伤害系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且大大减小了所需搬运人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里,对于行动不能自理的病人,如手术后病人、危重昏迷和骨折、烫伤病人,在检查治疗需要转移或者过床时,一般是由医护人员和病人亲属临时协助来完成的。现有的平车和病床过床都需要3—4人以上搬运过床(尤其是骨折患者,术毕患者),在过床中耗费太多人力资源;过完床后还需翻动患者撤出过床仪,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感和二次伤害系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这些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该过床仪减少了病人过床时翻动患者的次数,避免了翻动时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和二次伤害系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且大大减小了所需搬运人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包括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所述第一硬板的一侧设有插板,所述第二硬板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硬板与第二硬板通过所述插板与插槽可拆卸连接于同一平面上,以形成供病人躺上的硬板;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底部均设有可转动的气轮;所述气轮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管上还设有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上还均设有用以将病人固定于硬板上的可打开或闭合的扣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底部分别设有两个间隔且同轴设置的气轮,每一所述气轮均通过所述充气管连接有所述充气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外侧还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底部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连接有连轴,所述气轮转动设于所述连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上的所述扣带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硬板的两侧上,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相配合连接的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装置为打气筒或电动充气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第一硬板、第二硬板和设于第一硬板、第二硬板底部的气轮,使得过床时其中一硬板可抽出作为平车和病床连接的过渡板,便于另一硬板底部的气轮在该过渡板上滚动,进而使硬板上的病人顺利从平车转移至病床上,到达病床后,对气轮进行放气,即可撤出过床仪,简单方便。因此本技术减少了病人过床时翻动患者的次数,避免了翻动时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和二次伤害系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且大大减小了所需搬运人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的仰视图。其中,1-第一硬板,2-第二硬板,3-气轮,4-充气管,5-充气装置,6-开关,7-扣带,71-第一连接带,72-第二连接带,73-魔术贴子贴,74-魔术贴母贴,8-把手,9-凹槽,10-连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包括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所述第一硬板1的一侧设有插板(图未示),所述第二硬板2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硬板1与第二硬板2通过所述插板与插槽可拆卸连接于同一平面上,以形成供病人躺上的硬板。所述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的底部均设有可转动的气轮3;所述气轮3通过充气管4连接有充气装置5,充气管4从硬板底部延伸至硬板外,以使充气装置5设于硬板外,便于通过手动操作充气装置5对气轮3充气。硬板底部开设有供充气管4设置的条形槽。所述充气管4上还设有开关6,所述充气装置5可以为打气筒或电动充气泵,本实施例中,所示充气装置5为打气筒,通过打开开关6并手动挤压打气筒,即可对气轮3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关闭开关6。当需对气轮3进行放气时,再次打开开关6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上还均设有用以将病人固定于硬板上的可打开或闭合的扣带7,防止病人左右晃动等。本实施例中,第一硬板1上的所述扣带7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带71和第二连接带72,所述第一连接带71和第二连接带7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硬板1的两侧上,所述第一连接带71和第二连接带7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相配合连接的魔术贴子贴73和魔术贴母贴74。第二硬板2上的所述扣带7的结构及设置与第一硬板1上的所述扣带7相同,在此不再复述。使用时,魔术贴母贴74粘贴于魔术贴子贴73上。魔术贴子贴73的长度大于魔术贴母贴74的长度,便于固定不同的患者。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的扣带72也可设置为类似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的底部分别设有两个间隔且同轴设置的气轮3,便于平稳通过。每一所述气轮3均通过所述充气管4连接有所述充气装置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的外侧还设有把手8。且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所连接形成的硬板外还套设有棉布套,以提高病人躺下后的舒适度。棉布套的侧面开设有供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抽出的长条形开口,长条形开口上设有拉链,便于打开或关闭棉布套。且棉布套上还开设有供把手8伸出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板1和第二硬板2的底部均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两端连接有连轴10,所述气轮3转动设于所述连轴10上。使用时,将本技术过床仪放置于平车上,将病人置于过床仪的一硬板(如第一硬板1)上并通过扣带7固定,防止病人在平车移动的过程中左右晃动,当平车推至病床旁边后,在过床时,将离病床远的一侧硬板(如第二硬板2)抽出,放置平车与病床之间,通过手动对气轮3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使第一硬板1底部的两个气轮3在第二硬板2上平稳转动,即可实现将病人转移到病床上。由于充气装置5与气轮3之间设有开关6,通过开关6的关闭可防止气轮漏气,过床完成后打开开关6放气,再稍抬起病人,撤出第一硬板1,即可将过床仪撤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所述第一硬板的一侧设有插板,所述第二硬板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硬板与第二硬板通过所述插板与插槽可拆卸连接于同一平面上,以形成供病人躺上的硬板;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底部均设有可转动的气轮;所述气轮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管上还设有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所述第一硬板的一侧设有插板,所述第二硬板的一侧设有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一硬板与第二硬板通过所述插板与插槽可拆卸连接于同一平面上,以形成供病人躺上的硬板;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底部均设有可转动的气轮;所述气轮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管上还设有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上还均设有用以将病人固定于硬板上的可打开或闭合的扣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轮的过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板和第二硬板的底部分别设有两个间隔且同轴设置的气轮,每一所述气轮均通过所述充气管连接有所述充气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格何芳杨碧秀杨梅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