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密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18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凝血涂层的颅内密网支架,该颅内密网支架包含密网支架、覆盖在密网支架上的亲水高分子材质,其中密网支架上涂覆有抗凝血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颅内密网支架,其不仅能够为血管重建通路,且能够对支架置入处血管壁进行抗血栓处理,同时能够对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密网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颅内密网支架。
技术介绍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张产生的瘤样突起,突起的动脉瘤瘤壁在血流的不断冲击下逐渐变薄并最终破裂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病急、症状重、无明显先兆,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脑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但外科手术夹闭创伤大、并发症多、手术以及恢复时间都很长,不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随着微创性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脑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技术也逐渐成为脑动脉瘤治疗的主导技术。脑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主要是使用可解脱弹簧圈通过微导管植入动脉瘤内进行栓塞,使得动脉瘤腔内形成血栓而闭合并达到解剖治愈。对于巨大动脉瘤或者宽颈动脉瘤而言,单纯弹簧圈不容易栓塞,或者栓塞后弹簧圈容易从动脉瘤腔中脱出到动脉内引起异位栓塞,造成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这就需要支架辅助栓塞;这时,需要先置入一个非密网支架,然后再将微导管从支架的大网眼内送入动脉瘤腔内进行弹簧圈栓塞,最后待弹簧圈完全充满动脉瘤腔后将微导管撤出,完成栓塞过程。这样的步骤操作比较繁琐,操作中微导管或者弹簧圈可能人为捅破动脉瘤壁引起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造成严重并发症等后果;在弹簧圈置入操作时,也可能引发血栓形成,造成不必要的栓塞并发症;而对于微小动脉瘤而言,即使是最小的弹簧圈也无法塞进动脉瘤腔内,强行栓塞更容易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另外,由于脑动脉有很多分支血管,使用覆膜支架进行治疗容易遮盖分支血管造成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国外使用的一种全密网支架用于治疗动脉瘤时虽然能够简化弹簧圈栓塞的操作、完全闭塞动脉瘤,但支架的整个密网对血管的影响范围很广,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分支血管管壁增生、狭窄甚至闭塞。以上这种支架以及操作方法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使用简单、操作方便的支架用于治疗脑动脉巨大动脉瘤、微小动脉瘤、宽颈动脉瘤以及涉及分支血管的动脉瘤,并减小支架对正常血管的影响与刺激。同时,也可以对动脉瘤进行生物闭塞,不会造成动脉瘤的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颅内密网支架,其不仅能够为血管重建通路,且能够对支架置入处血管壁进行抗血栓处理,同时能够对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颅内密网支架,包括多个单元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管支架,所述的网管支架上含有显影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支架涂覆有抗凝血物质,所述的网管支架部分单元网络上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所述的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的部分单元网络贯穿显影点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的网管支架为自膨胀材料构成;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网管支架优选镍钛合金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密度大于网管支架网孔密度。进一步地,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在释放状态时,覆盖网管支架表面积的2%-80%;更进一步地,亲水高分子材料覆盖网管支架表面积的5%-20%。进一步地,所述的抗凝血物质为磷酸胆碱、羟乙基纤维素、肝素、碳化物中的一种;更进一步地,优选为磷酸胆碱。进一步地,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由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壳聚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网管支架的表面涂层抗凝血物质可以防止血管壁处血栓的形成;网管支架部分单元网络上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遇渗液可成凝胶,形成的凝胶不仅可以栓塞动脉瘤,而且可以有效的封堵动脉瘤口;且该亲水凝胶会随着动脉瘤的萎缩而降解,不需要二次手术。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的部分单元网络贯穿显影点标识,可方便医生的操作,准确释放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颅内密网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颅内密网支架亲水高分子材质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在病变区域最终释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专利颅内密网支架输送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颅内密网支架,包括多个单元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管支架,连接在网管支架上的显影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支架涂覆有抗凝血的物质,所述的网管支架部分单元网络上覆盖亲水高分子材料;如图2所示,所述的覆盖亲水高分子材料的部分单元网络贯穿显影点标识。所述的网管支架为镍钛合金材料构成;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的体积占有率远远大于网管支架的体积占有率。处于释放状态是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覆盖网管支架的20%。如图3所示,处于释放状态是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充分吸收渗液膨胀封堵动脉瘤颈口,从而截断血流的进入。所述的网管支架上涂层的抗凝血材质为磷酸胆碱。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为羧甲基壳聚糖。本专利技术的颅内密网支架与导引导丝、微导管、输送杆以及导引导管配合使用,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颅内密网支架具有收缩性;输送状态下收缩固定于微导管内,自由释放状态下的外形如图1所示;而在病变区域血管内的释放状态如图3所示,支架在微导丝的导引下输送至动脉分叉的动脉瘤处;在显影点的影像下;亲水高分子材料精确释放至动脉瘤瘤颈处,充分吸收渗液后膨胀而封堵动脉瘤瘤颈处,可以阻止血流从动脉瘤通过,改变血流的运动方向;降低动脉瘤长大和破裂的风险,加速流体血栓化的进程,使动脉瘤逐步缩小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网管支架表面涂覆抗凝血物质可以有效的防止动脉瘤处脑动脉血管壁的血栓形成。实施例2如图4所示,将颅内动脉瘤密网支架支架压握入一次性输送系统的鞘管中,并将该输送系统的鞘管置入体内跨越肾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瘤体中;缓慢释放颅内密网支架,将密网支架覆盖亲水高分子材料部位置于动脉瘤瘤颈处。该密网支架为金属裸支架,没有覆膜,因此在治疗动脉瘤的过程中不会遮挡血流流入分支血管,可以保证分支血管供血和正常工作。同时该密网支架使得瘤体处的血流流向和流动方式发生改变,减小瘤体壁面压力和剪切力;而其表面的抗凝血处理可以避免动脉血管内壁血栓的形成;动脉瘤颈处的亲水高分子材料可以吸液膨胀进入动脉瘤体内,而其包覆的亲水凝胶纤维可以使血液形成涡流和血栓而闭合动脉瘤瘤腔。实施例3如图2所示,处于释放状态时所述的亲水高分子材料覆盖网管支架表面积的5%;所述网管支架部分可以封堵动脉瘤的口部,并使进入动脉瘤内的血液形成涡流和血栓而闭合动脉瘤腔,远端无亲水高分子材料覆盖部分不影响远端分支血管的通畅性。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导丝、导入鞘、微导管和上述的血管支架。输送导丝、导入鞘、微导管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在此不进行详述。本专利技术专利主要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但是不限于颅内(脑)动脉瘤的治疗,也可用于主动脉、冠脉以及将心脏泵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内密网支架,包括多个单元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管支架(1),所述的网管支架上含有显影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支架涂覆有抗凝血的物质(2);所述的网管支架部分单元网络上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3);所述的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的部分单元网络贯穿显影点标识(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密网支架,包括多个单元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管支架(1),所述的网管支架上含有显影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支架涂覆有抗凝血的物质(2);所述的网管支架部分单元网络上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3);所述的覆盖高分子亲水材料的部分单元网络贯穿显影点标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密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管支架为自膨胀材料构成,优选镍钛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密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影点为网管支架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密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立萍赵振心陈南翔
申请(专利权)人: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