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18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包括外层管和牵引结构,外层管包括连接管、管身及远端管,管身位于连接管与远端管之间,管身包括第一柔性管、间隔管以及第二柔性管,间隔管设于第一柔性管的远端与第二柔性管的近端之间,连接管的硬度大于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间隔管的硬度大于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牵引结构包括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第一牵引丝与第一柔性管的远端相连,第二牵引丝与第二柔性管的远端相连,第一牵引丝能够带动第一柔性管在第一平面内产生弯曲,第二牵引丝带动第二柔性管在第二平面内产生弯曲,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送鞘管可确保输送鞘管与左心耳同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鞘管和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微创介入手术由于其创伤较小,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在微创手术中,输送鞘管用于建立体外至体内(主要是病变部位)的输送通道,植入器械可由该输送通道输送至病变部位或回收。通过该输送通道还可以向患者体内输入药物或将患者体内的体液导出。现有的用于输送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鞘管包括经预塑型的输送鞘管。如图1所示,预塑型的输送鞘管包括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具体地,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包括近端段11、远端段13和塑弯段15,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在自然状态下均为直型管,近端段11位于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的近端一侧,远端段13位于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的远端一侧。塑弯段15在自然状态下为一段弯曲形态的管结构,其数量为一段,塑弯段15位于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之间,近端段11和远端段13通过塑弯段15相连。近端段11的延伸方向与远端段13的延伸方向呈45°夹角。如图2所示,人体包括心脏21和下腔静脉31,心脏21包括右心房23、左心房25、房间隔27和左心耳29。右心房23与下腔静脉31相连通。房间隔27位于右心房23与左心房29之间,房间隔27将右心房23与左心房29隔开,房间隔27具有第一端部271和第二端部272,第一端部271靠近心尖,第二端部272与第一端部相对设置并远离心尖,房间隔具有由第二端部272向第一端部271延伸的延伸方向。左心耳29大致呈桶状结构,其具有开放端和封闭端,开放端为开口结构,该开放端可使得左心耳29与左心房25相连通,封闭端对左心耳29进行封闭,左心耳29的中心轴线291与下腔静脉的延伸方向所形成的锐角大致为45°。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在使用时,一般是经下腔静脉31进入右心房23,再对房间隔27进行穿刺使得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的远端段13进入左心房25内,并且近端段11保持在下腔静脉31内。保持在下腔静脉31内的近端段11可视为与下腔静脉31同轴。由于左心耳29的中心轴线291与下腔静脉31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锐角大致为45°,也就相当于左心耳29的中心轴线291与近端段11形成的锐角为45°。在房间隔27的穿刺点选择正确的情况下,房间隔27不会改变近端段11与远端段13之间的夹角,也就是说,近端段11与穿刺后的远端段13的夹角为45°,相当于下腔静脉31的延伸方向与穿刺后的远端段13形成的锐角为45°。因此,单弯预塑型鞘管10的远端段13可伸入左心耳29内,且远端段13与左心耳29的中心轴线291重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实际的穿刺点与理想的穿刺点经常会出现偏差,并且有部分患者的左心耳29的中心轴线291与下腔静脉3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45°,相当于左心耳29以封闭端为轴,左心耳29的开口向房间隔29的第一端部271一侧偏转一定角度。在对房间隔29进行穿刺时,当房间隔穿刺的位置不合适的时候,例如实际穿刺点相较于理想穿刺点偏高,即在房间隔29的长度方向,实际的穿刺点朝远离心尖的方向偏离理想的穿刺点,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的远端段13可能在左心耳29的开口处与左心耳29的侧壁相抵,造成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的远端段13无法伸入左心耳内,并且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的远端段13无法与左心耳29的中心轴线291同轴。在此情况下,输送或者释放左心耳封堵器,左心耳封堵器的固定盘难以固定于左心耳29的内壁,左心耳封堵器易脱落造成器械栓塞。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可能会通过移动或者转动单弯预塑型输送鞘管10的近端以改变远端段13的位置,但是由于穿刺点偏高,不论如何移动或推拉,也无法使得远端段13与左心耳29的中心轴线29同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送鞘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送鞘管无法与左心耳同轴的问题。一种输送鞘管,包括管体部分,管体部分包括外层管和牵引结构,外层管包括连接管、管身及远端管,管身位于连接管与远端管之间,管身包括第一柔性管、间隔管以及第二柔性管,间隔管设于第一柔性管的远端与第二柔性管的近端之间,连接管的硬度大于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间隔管的硬度大于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牵引结构包括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第一牵引丝与第一柔性管相连,第二牵引丝与第二柔性管相连,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均在外层管内延伸,且第一牵引丝的自由端和第二牵引丝的自由端均延伸出连接管的近端,第一牵引丝相对管身可滑动,并能够带动第一柔性管在第一平面内产生弯曲,第二牵引丝相对管身可滑动,能够带动第二柔性管在第二平面内产生弯曲,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平行或共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管的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柔性管的硬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身还包括过渡管,过渡管设于间隔管与第一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间隔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的硬度,或,过渡管设于间隔管与第二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间隔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二柔性管的硬度,或,过渡管设于连接管与第一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连接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一柔性管的硬度,或,过渡管设于远端管与第二柔性管之间,过渡管的硬度小于远端管的硬度,过渡管的硬度大于第二柔性管的硬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牵引结构还包括固定于管身中的第一固定结构和/或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设于第一柔性管的远端,第二固定结构设于第二柔性管的远端,第一固定结构和/或第二固定结构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及第三连接孔,沿第一固定结构和/或第二固定结构的圆周方向,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的孔心的连线可形成三角形;三角形中在第二连接孔的孔心所形成的内角为钝角,第一牵引丝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以与第一固定结构相连,和/或,第二牵引丝依次穿过第二固定结构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以与第二固定结构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身还包括设于管身中的至少一个支撑件,当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支撑件设于第一柔性管或第二柔性管所在的区间段内,当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柔性管和第二柔性管所在的区间段内均设有支撑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沿螺旋线延伸的延伸体,沿平行于支撑件的中心轴线方向切割支撑件的一侧壁后,再沿支撑件的径向展开切割后的支撑件,延伸体与支撑件的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E的范围为60°至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柔性管在自然状态下为弯曲形态,第一柔性管近端端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柔性管远端端部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B,夹角B的范围为45°至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间隔管在其自然状态下为直线形态或弯曲形态,当间隔管在其自然状态下弯曲形态时,间隔管在第二平面内呈弯曲形态,间隔管的弯曲方向与第二柔性管的弯曲方向相反,当间隔管在其自然状态下为直线形态时,间隔管在第二平面内呈直线形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鞘管,包括管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分包括:/n外层管,包括连接管、管身及远端管,所述管身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远端管之间,所述管身包括第一柔性管、间隔管以及第二柔性管,所述间隔管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远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近端之间,所述连接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所述间隔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及/n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所述第一牵引丝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相连,所述第二牵引丝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相连,所述第一牵引丝和所述第二牵引丝均在所述外层管内延伸,且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牵引丝的自由端均延伸出所述连接管的近端,所述第一牵引丝相对所述管身可滑动,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柔性管在第一平面内产生弯曲,所述第二牵引丝相对所述管身可滑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柔性管在第二平面内产生弯曲,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交、平行或共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鞘管,包括管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分包括:
外层管,包括连接管、管身及远端管,所述管身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远端管之间,所述管身包括第一柔性管、间隔管以及第二柔性管,所述间隔管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远端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近端之间,所述连接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所述间隔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管的硬度,及
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所述第一牵引丝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相连,所述第二牵引丝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相连,所述第一牵引丝和所述第二牵引丝均在所述外层管内延伸,且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牵引丝的自由端均延伸出所述连接管的近端,所述第一牵引丝相对所述管身可滑动,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柔性管在第一平面内产生弯曲,所述第二牵引丝相对所述管身可滑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柔性管在第二平面内产生弯曲,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交、平行或共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还包括过渡管,
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间隔管与所述第一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间隔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硬度,
或,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间隔管与所述第二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间隔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或,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连接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柔性管的硬度,
或,所述过渡管设于所述远端管与所述第二柔性管之间,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小于所述远端管的硬度,所述过渡管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柔性管的硬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管身中的第一固定结构和/或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龙虎李安宁唐辉强刘奎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