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18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手柄、鞘管和装载器,鞘管的近端与手柄相连;装载器包括管体,管体以能够插入或插入至手柄的内部的方式与手柄相连,并与鞘管相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通过手柄连接装载器和鞘管,并在装载器与手柄的连接过程中将装载器的管体插入至手柄的内部,从而减少了装载器在手柄外部的悬空长度以及占位空间,从而提高了手柄外部的操作空间,便于医生进行操作,减少操作过程中错误碰触装载器的概率,降低手术意外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质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医疗器械,引入人体,对人体内病变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小,侵害性少,恢复快,效果好,是近些年迅速兴起并得到广泛推广的医疗技术。目前,介入手术通常需要借助介入型诊疗鞘管(如导引导管、输送鞘管、导引鞘管等)来建立患者体内病变部位与外界操作端的通道,以导入诊疗器械、药物、植入器械等至患者的病变部位,达到避免使用外科手术即可到达病变部位的目的。介入型诊疗鞘管一般由管体和手柄组成,管体通常较长并具有用作通道的内腔,管体具有远端和近端,远端可以方便进入人体管腔(如血管),近端则用于连接手柄供专业医护人员使用。当需要将诊疗器械、药物、植入器械等导入至患者的病变部位时,通过将装有诊疗器械、药物或植入器械的装载器与手柄相连,从而将诊疗器械、药物或植入器械经管体的近端,通过管体的远端导入至患者的病变部位。然而现有技术中,在装载器与手柄的连接过程中,装载器始终处于手柄的外部,从而造成装载器的占位空间较大,器械体外滞留部分悬空长度较长,影响医生操作,同时增加了误触概率,造成手术意外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装载器处于手柄外部,占位空间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手柄,鞘管,所述鞘管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相连;装载器,所述装载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以能够插入或插入至所述手柄的内部的方式与所述手柄相连,并与所述鞘管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通过手柄连接装载器和鞘管,并在装载器与手柄的连接过程中将装载器的管体插入至手柄的内部,从而减少了装载器在手柄外部的悬空长度以及占位空间,从而提高了手柄外部的操作空间,减少操作过程中错误碰触装载器的概率,降低手术意外风险,另外装载器的管体在手柄内不易发生弯折,便于医生推送装载器内的诊疗器械、药物或植入器械,方便操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所述装载器与所述手柄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管,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导管与所述第一观察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管体为透明材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能够相对自身轴向方向转动的旋钮,所述旋钮的内部连接设有传动单元,所述旋钮带动所述传动单元运动,所述传动单元套设于所述鞘管的外周面,所述鞘管的远端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能够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弯曲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滑轨、滑块和套管,所述滑轨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鞘管的近端插入至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并与所述装载器相连通,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的滑槽内,所述套管与所述旋钮相连,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与所述滑块的外表面螺纹传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动过程中,所述滑块的底面与所在的所述滑槽的底面间设有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的数量与所述滑块的数量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的径向尺寸沿所述导管的管腔的近端朝向所述导管的远端的方向由大变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的远端设有阶梯面,所述装载器插入手柄后,所述装载器的远端与所述阶梯面相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器的远端与所述导管的远端过盈连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在手术中使用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输送装置去掉一半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输送装置去掉旋钮和头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输送装置去掉另一半壳体和装载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输送装置去掉套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输送装置去掉鞘管和装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4中第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第一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6中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6中输送装置去掉另一壳体和装载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3中头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1中输送装置去掉滑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导管与装载器相互配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装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A部去掉装载器管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6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100:输送装置;10:手柄、11:壳体、111:第一观察窗、112:安装槽、12:导管、120:第二观察窗、121:第一管径段、122:第二管径段、123:第三管径段、124:阶梯面、125:螺纹接头的内部通道、13:固定座、131:螺纹接头、14:端盖;20:鞘管、21:第一弯曲部、22:第二弯曲部、23:抗弯折元件;30:装载器、31:管体、32:把手;40:控制机构、411:第一旋钮、4111:开口、412:第二旋钮、42:滑轨、421:滑槽、422:凹槽、423:安装腔、424:卡扣、431:第一滑块、4311:滑块本体、4312:连接端、4313:外螺纹、4314:安装槽、4315:拉丝孔、432:第二滑块、441:第一套管、4411:套管本体、4412:安装部、4413:内螺纹、442:第二套管;50:头盖、51:卡扣槽、52:加强筋;60:推送机构;70:止血排气机构;80:鲁尔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n鞘管,所述鞘管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相连;/n装载器,所述装载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以能够插入或插入至所述手柄的内部的方式与所述手柄相连,并与所述鞘管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鞘管,所述鞘管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相连;
装载器,所述装载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以能够插入或插入至所述手柄的内部的方式与所述手柄相连,并与所述鞘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器与所述手柄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管,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导管与所述第一观察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管体为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能够相对自身轴向方向转动的旋钮,所述旋钮的内部连接设有传动单元,所述旋钮带动所述传动单元运动,所述传动单元套设于所述鞘管的外周面,所述鞘管的远端设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能够在所述传动单元的作用下弯曲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宁唐辉强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