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97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以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为原料,依次经过鲜叶采摘、切块、摊晾、高温杀青、回潮、揉捻、反复空揉与打散、烘干、提香、色选分级和储藏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克服七叶树叶制茶的不足,获得一种外形呈团状颗粒、紧结重实,汤色绿亮,香气鲜嫩、清香,滋味纯和、鲜爽,叶底翠绿、摊张的优质绿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与连翘叶混合制作绿茶的工艺与流程。
技术介绍
七叶树(学名:AesculuschinensisBge.)是无患子目七叶树科的落叶乔木,叶片掌状复叶,小叶5~9片,常为7片而得名。七叶树树体高大,高达25~40m,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复叶掌状对生,叶片纸质,小叶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9~16cm,宽3~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有细密锯齿,叶背面仅脉上有疏生绒毛,侧脉13~17对,小叶叶柄长5~17mm,总叶柄长5~18cm。七叶树叶含有多种营养及药效成分,其主要有皂苷类、黄酮类、酚类、多糖、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质元素等。七叶树既是一种良好的观赏树种,又是重要的药用经济树种。传统中药娑罗子即为七叶树种子,通常用于治疗胃寒腹胀、小儿疳积、痢疾等病症;成年树木用于园林建设,材细密可制造各种器具。七叶树树种性喜光,耐半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畏干热,原产我国黄河流域及东部各省,陕西、河南、山西、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有栽培。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叶,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之功效,含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黄酮及其甙类、香豆精及其甙类和挥发油等成分。《本草图经》记载:“桑叶可常服,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泪口采取与前叶同阴干,捣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钦,令人聪明。又炙叶令微干,和桑衣煎服,治痢,亦主金疮及话损伤止血。”。流苏叶,为木犀科流苏树属流苏树ChionanthusretususLindl.etPaxt.的叶,能够泡茶饮用,含黄酮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熊果酸、茶多酚、茶碱、氨基酸、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和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开胃消食和清肝明目的作用。连翘叶,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叶,连翘是临床最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及消肿散结的功效,主产于我国河南,陕西及山西等地。连翘叶中含有连翘苷、连翘酯苷和熊果酸等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连翘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疲劳和降血压等作用,在我国河北、陕西和河南等地常作为保健茶使用。我国七叶树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其开发利用目前还主要限于七叶树的成熟种子(《中国药典》:娑罗子)以及提取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1939184A)等,七叶树叶尚无有效的加工利用方法,基本上成为农林废弃物。同时,由于七叶树叶冲泡后具有较浓的青臭气和酸涩气等,导致其无法作为茶品饮用,目前尚未有关七叶树叶制茶的相关方法,因此,如何将七叶树叶制成适口的茶品成为关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将七叶树叶与桑叶、流苏叶、连翘叶混合,鲜叶依次经采摘、切块、混合、摊晾、杀青、揉捻、反复空压、打散、成型、烘干、色选等工艺流程,克服七叶树叶制茶的不足,获得一种外形呈团状颗粒、紧结重实,汤色绿亮,香气鲜嫩、清香,滋味纯和、鲜爽,叶底翠绿、摊张的优质绿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以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为原料,依次经过鲜叶采摘、切块、摊晾、高温杀青、回潮、揉捻、反复空揉与打散、烘干、提香、色选分级和储藏步骤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鲜叶采摘是分别采摘无雨水、露水、无病虫害的原料,去除叶柄,置入竹筐或透气性筐子,运输用带有网格的袋子,每袋装叶重量不超过25kg,防止鲜叶损伤或发酵红变,鲜叶按老嫩分级,分批付制。进一步地,所述切块是将采摘的原料鲜叶分别采用切块机切块,规格为1.5cm×2.5cm;采摘后的鲜叶应及时运回车间,切块时要求刀口利,均匀一致,便于后续加工。进一步地,所述摊晾是将切块后的原料混配,均匀摊放于摊晾槽或摊晾架上,厚度3-5cm,摊晾6-8h,室内通风,温度高于28℃时开空调降温,低于20℃时打开热风升温,晾至鲜叶失去光泽,手触绵软,手握成团、抛下团散,叶脉折而不断,手搓成条而不碎,鲜叶青臭气、酸气消失,呈现芳香气。此种状态下,鲜叶失水38%-40%。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杀青是采用杀青机杀青,锅温210-250℃,时间5-12min,每次投叶量50kg。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匀杀透,防止锅温过高鲜叶焦糊、过低青涩味重,为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地,所述回潮是将经高温杀青后的原料,采用加厚聚乙烯袋或湿棉布包紧回潮,时间1-2h,使杀青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变软,便于揉捻成型,揉捻时减少碎末。进一步地,所述揉捻是采用揉捻机,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开始2min不加压,随后轻揉8-12min,重揉12-20min,再轻揉5-10min,投回潮叶50kg,揉捻至手抓揉捻叶发粘,紧握成团,指缝间有水珠渗出而不流出为适度。进一步地,所述反复空揉与打散,包括如下步骤:S07a:将揉捻叶置于真空机槽内,投揉捻叶50kg,合上盖子,抽出空气至真空,在真空压力下,揉压成方体茶坯,静置1-3min,便于形状固定;S07b:将茶坯置于打散机解块打散,防止颗粒粘连;S07c:将打散叶重新置于空揉机空揉打包形成方体茶坯,再用打散机解块打散,如此反复进行10-13次,直至每片揉捻叶收缩形成紧结重实的团状颗粒茶。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是将定型的茶经105-115℃初烘,时间25-35min,再经55-65℃复烘,时间25-35min,烘至足干。进一步地,所述提香是采用提香机提香,温度100-110℃,时间1-1.2h,至手捻成细粉末,此时茶叶含水量在5%以下,为干毛茶。进一步地,所述色选分级是将干毛茶经色选机进行色选分级,剔除级外茶,形成颗粒直径分别为0.2-0.5cm、0.5-0.8cm级别的特种茶,为合格商品茶。进一步地,所述储藏是商品茶分批分级于-5℃至-18℃温度条件下干燥贮藏,24个月内色泽、香气、汤色、滋味保持不变。进一步地,所述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的重量比例为(15-25):(25-35):(25-35):(15-25)。进一步地,所述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的重量比例为20:30:3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制作工艺制作得到的特制七叶绿茶,所述特制七叶绿茶由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组合而成。鉴于七叶树叶目前尚无可供参考的制茶经验,申请人借助自身苗木种植的资源、人才优势以及政策扶持,组建科技攻关小组,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利用七叶树叶与桑叶、流苏叶、连翘叶混配加工制作特制绿茶的新工艺。该项技术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经过二十多道制作工序,其工艺流程如下:鲜叶采摘→切块→摊晾→高温杀青→回潮→揉捻→反复(空揉→打散)→烘干→提香→色选分级→储藏。经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为原料,依次经过鲜叶采摘、切块、摊晾、高温杀青、回潮、揉捻、反复空揉与打散、烘干、提香、色选分级和储藏步骤制备而成,其中:/n所述高温杀青是将摊晾后的原料采用杀青机杀青,锅温210-250℃,时间5-12min,每次投叶量50kg,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匀杀透;/n所述回潮是将经高温杀青后的原料,采用加厚聚乙烯袋或湿棉布包紧回潮,时间1-2h;/n所述揉捻是采用揉捻机,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开始2min不加压,随后轻揉8-12min,重揉12-20min,再轻揉5-10min,投回潮叶50 kg,揉捻至手抓揉捻叶发粘,紧握成团,指缝间有水珠渗出而不流出为适度;/n所述反复空揉与打散,包括如下步骤:/nS07a:将揉捻叶置于真空机槽内,投揉捻叶50 kg,合上盖子,抽出空气至真空,在真空压力下,揉压成方体茶坯,静置1-3min;/nS07b:将茶坯置于打散机解块打散;/nS07c:将打散叶重新置于空揉机空揉打包形成方体茶坯,再用打散机解块打散,如此反复进行10-13次,直至每片揉捻叶收缩形成紧结重实的团状颗粒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七叶树叶、桑叶、流苏叶和连翘叶为原料,依次经过鲜叶采摘、切块、摊晾、高温杀青、回潮、揉捻、反复空揉与打散、烘干、提香、色选分级和储藏步骤制备而成,其中:
所述高温杀青是将摊晾后的原料采用杀青机杀青,锅温210-250℃,时间5-12min,每次投叶量50kg,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匀杀透;
所述回潮是将经高温杀青后的原料,采用加厚聚乙烯袋或湿棉布包紧回潮,时间1-2h;
所述揉捻是采用揉捻机,按照“轻-重-轻”的顺序加压,开始2min不加压,随后轻揉8-12min,重揉12-20min,再轻揉5-10min,投回潮叶50kg,揉捻至手抓揉捻叶发粘,紧握成团,指缝间有水珠渗出而不流出为适度;
所述反复空揉与打散,包括如下步骤:
S07a:将揉捻叶置于真空机槽内,投揉捻叶50kg,合上盖子,抽出空气至真空,在真空压力下,揉压成方体茶坯,静置1-3min;
S07b:将茶坯置于打散机解块打散;
S07c:将打散叶重新置于空揉机空揉打包形成方体茶坯,再用打散机解块打散,如此反复进行10-13次,直至每片揉捻叶收缩形成紧结重实的团状颗粒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采摘是分别采摘无雨水、露水、无病虫害的原料,去除叶柄,置入竹筐或透气性筐子,运输用带有网格的袋子,每袋装叶重量不超过25kg,防止鲜叶损伤或发酵红变,鲜叶按老嫩分级,分批付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制七叶绿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块是将采摘的原料鲜叶分别切块,规格为1.5cm×2.5cm,切块时要求刀口利,均匀一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王笑尘谭晓敏吕红英朱晓波薛中华余飞周道印李淑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润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