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东敏专利>正文

多角度插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辅食叉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25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多角度插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辅食叉勺,属于母婴用品领域,包括调节端和固定端,调节端与固定端斜面接触,调节端靠近固定端的一端设有多个定位凸起,固定端与定位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定位凹槽,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间隙配合;调节端靠近固定端的一侧中部设有两个定位杆,每个定位杆上设有固定球体,两个固定球体形成圆形,与固定端上的定位孔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喂养的位置关系,设定叉勺的多个固定角度,方便婴幼儿的喂养,提升喂养人员的舒适性,同时也方便婴幼儿自己学习进食,多种角度,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婴幼儿多个阶段的使用需求,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角度插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辅食叉勺
本技术属于母婴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婴儿喂食用的勺子或叉子,尤其涉及多角度插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辅食叉勺。
技术介绍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由纯母乳到增加辅食的过程,婴儿在开始增加辅食阶段,还不能自行掌握餐具实现独立进餐,为了方便照顾,同时避免餐具与婴幼儿的角度过大,餐具容易对婴幼儿造成碰伤,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照顾人员在婴儿的并排同侧进行喂食,然后照顾人员的身体需要扭转倾斜一定角度方便进食动作的进行,婴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整个进食的阶段会延续很长的时候,但是又要避免环境变化过大,婴幼儿不适应,因此喂养的人员如果长时间保持类似的动作,倾斜坐或站对照顾人员的脊椎不好,容易疲劳。婴幼儿在自己进食的过程中,动作还不太受自己控制,常规的餐勺很难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之前我公司申请了可调节角度的婴儿勺,可调节的角度比较少,也只适用于特定阶段的婴幼儿,婴幼儿生长比较快,角度范围小的话,使用的时间比较短,考虑到婴幼儿的产品售价比较高,所以更大角度的调节,延长婴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升其利用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多角度插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辅食叉勺,可根据喂养的位置关系,设定叉勺的多个固定角度,方便婴幼儿的喂养,提升喂养人员的舒适性,同时也方便婴幼儿自己学习进食,多种角度,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婴幼儿多个阶段的使用需求,扩大了适用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角度插接结构,包括调节端和固定端,所述调节端与所述固定端的配合面为定位面且倾斜设置,所述调节端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一端设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间隙配合;所述调节端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中部设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从调节端的一侧向外延伸成八字形,每个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调节端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球体,两个固定球体形成圆形;所述固定端的内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球体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所述固定球体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面相对水平面的角度为45-75度。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定位凸起相对调节端的中心均布设置,所述定位凸起为半球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垂直于所述定位面设置,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凸起的高度,所述固定端上设有过孔,所述固定球体穿过所述过孔后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和固定球体均由弹性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的中上部两侧设有两个内凹槽,两个所述内凹槽相对所述固定端的轴线均布设置,所述内凹槽内嵌设有耐磨块。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块由硅胶材质制成,所述耐磨块的从上到下,向外螺旋设置,两个耐磨块下端的宽度小于上端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调节端配合的部分由粉末冶金材质制成。使用多角度插接结构的辅食叉勺,所述调节端为辅食叉结构或辅食勺结构。进一步的,结构为辅食叉结构时,调节端的前端包括多个叉齿,多个叉齿向内靠拢设置,每个所述叉齿的末端均为圆柱状结构,圆柱状结构的直径大于叉齿的宽度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可根据喂养的位置关系,设定叉勺的多个固定角度,方便婴幼儿的喂养,提升喂养人员的舒适性,同时也方便婴幼儿自己学习进食,多种角度,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婴幼儿多个阶段的使用需求,扩大了适用范围;2、本申请中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配合,保证其周向的定位,同时配合固定球体和定位孔,实现了上下位置的定位,两个结构配合,实现了调节端的固定,定位牢靠,稳定性高;3、固定端与调节端配合的部分由粉末冶金材质制成,此材质强度高,而且耐磨性高,满足多次插接的需求,而且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4、耐磨块,方便使用者拿握,不易卡手,喂婴幼儿吃饭多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手指夹握,手指不舒服,增加耐磨块后,使用更加舒适,更加方便拿握;5、每个叉齿的末端均为圆柱状结构,圆柱状结构的直径大于叉齿的宽度设置,这样前端圆柱状的间隙小于后面的叉齿间隙,在吃面条等实物的时候,条状食物挂在叉齿后,不容易掉落,也方便食物的挑起,提升了婴幼儿用餐的效率,也有助于提升婴幼儿的兴趣,更有利于其食物更快更稳的送到嘴中,提升其用餐的自信和兴趣。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多角度插接结构的辅食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多角度插接结构的辅食勺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多角度插接结构的辅食勺的调节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多角度插接结构的辅食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5的A部详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多角度插接结构的辅食叉调整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调节端;11、定位凸起;12、定位杆;13、固定球体;15、叉齿;151、圆柱状结构;2、固定端;21、定位凹槽;22、过孔;23、定位孔;3、定位面;4、耐磨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为多角度插接结构,包括调节端1和固定端2,调节端1与固定端2的配合面为定位面3且倾斜设置,调节端1靠近固定端2的一端设有多个定位凸起11,固定端2与定位凸起11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定位凹槽21,定位凸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角度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端和固定端,所述调节端与所述固定端的配合面为定位面且倾斜设置,所述调节端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一端设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间隙配合;/n所述调节端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中部设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从调节端的一侧向外延伸成八字形,每个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调节端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球体,两个固定球体形成圆形;/n所述固定端的内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球体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所述固定球体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角度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端和固定端,所述调节端与所述固定端的配合面为定位面且倾斜设置,所述调节端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一端设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定位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调节端靠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中部设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从调节端的一侧向外延伸成八字形,每个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调节端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球体,两个固定球体形成圆形;
所述固定端的内部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球体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所述固定球体与所述定位孔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相对水平面的角度为45-7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定位凸起相对调节端的中心均布设置,所述定位凸起为半球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垂直于所述定位面设置,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凸起的高度,所述固定端上设有过孔,所述固定球体穿过所述过孔后与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敏
申请(专利权)人:金东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