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90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及电子装置,包括:供电电路、输出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控制单元;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入输入信号,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控制单元连接;充电控制电路在负载接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充电电路导通或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识别负载是否适配,保证设备安全,还可进行负载容量检测避免过充,还可在空载或者负载充满电时断开输出,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及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便利性的要求,带后备电池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小到智能手表、手环美容器、电动工具、机器人、无人机,大到平衡车、充电桩等。现在常用的充电方案采用的是恒压恒流电路,在保证充电电压不超过电池限制充电电压的同时,先用恒定的大电流快速充电,在电量充到90%左右时,转到恒压小电流充电,直到充电压与电池电压接近时,充电电流接近为零,充电结束。当电池或用电器与充电器匹配且电池正常时,这种充电方案是安全可靠的。然而,在与终端设备不适配、适配不当或者电池故障时,这种方案就会出现电池充不满或者过充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及电子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包括:供电电路、输出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控制单元;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入输入信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在负载接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导通或关闭。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和检测电路;所述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电阻、第二开关电阻、以及及第三开关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阻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还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电阻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包括MOS管、三极管、可控硅、继电器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端还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和主控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并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主控单元的恒压恒流控制电路。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并输出电流采样信号至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采样电路。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第二端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恒压恒流控制电路的供电端。优选地,所述输出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作为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二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三端为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实施本技术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供电电路、输出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控制单元;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入输入信号,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控制单元连接;充电控制电路在负载接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充电电路导通或关闭。本技术可自动识别负载是否适配,保证设备安全,还可进行负载容量检测避免过充,还可在空载或者负载充满电时断开输出,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输出电路、充电控制电路、恒压恒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传统恒压恒流电路在与终端设备适配不当或者电池故障时,导致出现电池充不满或者过充等安全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该电路可以使得充电器输出与负载隔离,在负载接入充电器时可先对负载电压进行检测识别,只有当负载电压与充电器适配时电路才能接通充电,避免因不适配出现电池充不满的问题;而且在开始充电后,继续对负载容量进行检测识别,当检测到电池容量超过正常容量时,充电电路断开,停止充电,避免过充的问题,保证安全。具体的,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各实施例一可选实施例的原理框图。该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可应用于需要可提供电能的充电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充电器、充电桩等。其中,该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可用于向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电动工具、机器人、无人机、平衡车、电池等。如图1所示,该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可包括:供电电路101、输出电路102、充电控制电路103、以及控制单元105。所述供电电路101的输入端接入输入信号,所述供电电路101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1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102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03设置在所述输出电路102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单元105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03在负载接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105,所述控制单元105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导通或关闭。具体的,当负载接入该延时保护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时,充电控制电路103先对负载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输出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控制单元;/n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入输入信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n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在负载接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导通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输出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接入输入信号,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在负载接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导通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和检测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电阻、第二开关电阻、以及及第三开关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阻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还通过所述第三开关电阻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MOS管、三极管、可控硅、继电器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保护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分压电阻;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第一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天余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