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82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孔绝缘体组件、插头压圈、套管、尾管、连接管及O型圈,插座包括插针绝缘体组件、插座压圈、手柄杯形管及手柄,插头与插座对接时,插头壳体自插座的手柄杯形管前端插入,连接管与手柄杯形管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头可与电缆构成线束,线束另一端连接电源,插座安装于手持设备的尾端,与设备中电路连接,当插头与插座对接后,对接处过渡平缓,可以在实现手持设备的电气连接同时,又不会造成手持不舒适的情况,插头与插座分开时手持设备可以单独放置,避免与线束连接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
,涉及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手持电动设备领域,对于需要线控的设备,大多把手持设备与线束做成一体的结构,手持设备与线束不能分开,当线束过长时,会导致设备不便于携带,且整个产品不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可靠、方便拆卸的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孔绝缘体组件、插头压圈、套管、尾管、连接管及O型圈,所述插孔绝缘体组件安装在插头壳体内,在所插孔绝缘体组件末端依次安装有插头压圈及套管,将插孔绝缘体组件轴向固定在插头壳体内,在所述套管尾部外周安装O型圈,在所述套管内部尾端安装有尾管,所述连接管套装在尾管、套管和插头壳体壳体末端外周;所述插座包括插针绝缘体组件、插座压圈、手柄杯形管及手柄,所述插针绝缘体组件安装在手柄中,在插针绝缘体组件末端安装有插座压圈,将插针绝缘体组件轴向固定在手柄中,手柄杯形管安装在手柄前端;插头与插座对接时,插头壳体自插座的手柄杯形管前端插入,连接管与手柄杯形管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对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内部设有用于容纳O型圈的环形槽,所述连接管前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插座进行对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尾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所述套管连接,插头壳体的对接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定位键,用于与插座对接时起定位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绝缘体组件包括孔前绝缘体、孔后绝缘体、多个第一插孔、多个第二插孔、多个第一卡爪及第一接地片,所述孔前绝缘体与孔后绝缘体插合固定,所述孔后绝缘体中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多个第一插孔的多个第一孔腔和多个第二插孔的多个第二孔腔,孔前绝缘体中分别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孔腔相对应的第三孔腔,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二孔腔相对应的第四孔腔,在所述孔后绝缘体的第一孔腔和第二孔腔中分别设有第一卡爪,所述第一接地片安装在第二孔腔中,用于与插头壳体接触屏蔽,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分别轴向通过第一卡爪安装于孔后绝缘体的第一孔腔和第二孔腔中,且分别贯穿置于孔前绝缘体的第三孔腔和第四孔腔中。进一步地,所述孔后绝缘体外周设有3个第一凸键和多个第一凸筋,所述孔前绝缘体设有与所述3个第一凸键相匹配的3个第一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凸筋相匹配的多个第一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孔前绝缘体末端沿轴向设有第一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压圈的前端设有第一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前端设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插头壳体,尾端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所述尾管,尾端外周设有环形凹槽,用于放置所述O型圈;所述尾管为圆筒结构,前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套管尾端的内螺纹连接,尾管与套管固定后将O型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插针绝缘体组件包括针前绝缘体、针后绝缘体、多个第一插针、多个第二插针、多个第二卡爪及第二接地片,所述针后绝缘体中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多个第一插针的多个第五孔腔和多个第二插针的多个第六孔腔,针前绝缘体中分别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五孔腔相对应的第七孔腔,以及与所述多个第六孔腔相对应的第八孔腔,在所述针后绝缘体的第五孔腔和第六孔腔中分别设有第二卡爪,所述第二接地片安装在第六孔腔中,用于与手柄接触屏蔽,所述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分别轴向通过第二卡爪安装于针后绝缘体的第五孔腔和第六孔腔中,且分别贯穿置于针前绝缘体的第七孔腔和第八孔腔中。进一步地,所述针后绝缘体外周设有3个第二凸键和多段第二凸筋,所述针前绝缘体设有与所述3个第二凸键相匹配的3个第二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多段第二凸筋相匹配的多个第二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插针前绝缘体的末端沿轴向设有第二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压圈的前端设有第二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杯形管的前端和尾端均设有内螺纹,前端内螺纹用于与插头对接时与插头的连接管外螺纹连接,尾端内螺纹用于与手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前端设有外螺纹及U型定位槽,外螺纹用于与手柄杯形管连接,所述U型定位槽用于与插头壳体的定位键相配合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插头可与电缆做成线束,线束另一端连接电源,插座安装于手持设备的尾端,与设备中电路连接,当插头与插座对接后,对接处过渡平缓,可以在实现手持设备的电气连接同时,又不会造成手持不舒适的情况,插头与插座分开后,手持设备可以单独放置,避免与线束连接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插头与电缆连接后与插座的对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插头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插头结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插孔绝缘体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孔前绝缘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孔后绝缘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孔前绝缘体和孔后绝缘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插头压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插座结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插针绝缘体组件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针前绝缘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针后绝缘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针前绝缘体和针后绝缘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4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第一接地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头;101-插头壳体;1011-定位键;102-插孔绝缘体组件;1021-孔前绝缘体;10211-第三孔腔;10212-第四孔腔;10213-第一定位槽;10214-第一凹槽;10215-第一开口;1022-孔后绝缘体;10221-第一孔腔;10222-第二孔腔;10223-第一凸键;10224-第一凸筋;1023-第一插孔;1024-第二插孔;1025-第一卡爪;1026-第一接地片;103-插头压圈;1031-第一凸起;104-套管;1041-环形凹槽;105-尾管;106-连接管;1061-环形槽;107-O型圈;2-插座;201-插座压圈;2011-第二凸起;202-手柄杯形管;203-手柄;2031-U型定位槽;204-针绝缘体组件;2041-针前绝缘体;20411-第七孔腔;20412-第八孔腔;20413-第二定位槽;20414-第二凹槽;20415-第二开口;2042-针后绝缘体;20421-第五孔腔;20422-第六孔腔;20423-第二凸键;20424-第二凸筋;2043-第一插针;2044-第二插针;2045-第二卡爪;2046-第二接地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n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孔绝缘体组件、插头压圈、套管、尾管、连接管及O型圈,所述插孔绝缘体组件安装在插头壳体内,在所插孔绝缘体组件末端依次安装有插头压圈及套管,将插孔绝缘体组件轴向固定在插头壳体内,在所述套管尾部外周安装O型圈,在所述套管内部尾端安装有尾管,所述连接管套装在尾管、套管和插头壳体壳体末端外周;/n所述插座包括插针绝缘体组件、插座压圈、手柄杯形管及手柄,所述插针绝缘体组件安装在手柄中,在插针绝缘体组件末端安装有插座压圈,将插针绝缘体组件轴向固定在手柄中,手柄杯形管安装在手柄前端;/n插头与插座对接时,插头壳体自插座的手柄杯形管前端插入,连接管与手柄杯形管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孔绝缘体组件、插头压圈、套管、尾管、连接管及O型圈,所述插孔绝缘体组件安装在插头壳体内,在所插孔绝缘体组件末端依次安装有插头压圈及套管,将插孔绝缘体组件轴向固定在插头壳体内,在所述套管尾部外周安装O型圈,在所述套管内部尾端安装有尾管,所述连接管套装在尾管、套管和插头壳体壳体末端外周;
所述插座包括插针绝缘体组件、插座压圈、手柄杯形管及手柄,所述插针绝缘体组件安装在手柄中,在插针绝缘体组件末端安装有插座压圈,将插针绝缘体组件轴向固定在手柄中,手柄杯形管安装在手柄前端;
插头与插座对接时,插头壳体自插座的手柄杯形管前端插入,连接管与手柄杯形管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内部设有用于容纳O型圈的环形槽,连接管前端设有外螺纹,用于与插座进行对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尾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所述套管连接,插头壳体的对接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定位键,用于与插座对接时起定位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线手持电动设备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绝缘体组件包括孔前绝缘体、孔后绝缘体、多个第一插孔、多个第二插孔、多个第一卡爪及第一接地片,所述孔前绝缘体与孔后绝缘体插合固定,所述孔后绝缘体中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多个第一插孔的多个第一孔腔和多个第二插孔的多个第二孔腔,孔前绝缘体中分别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孔腔相对应的第三孔腔,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二孔腔相对应的第四孔腔,在所述孔后绝缘体的第一孔腔和第二孔腔中分别设有第一卡爪,所述第一接地片安装在第二孔腔中,用于与插头壳体接触屏蔽,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分别轴向通过第一卡爪安装于孔后绝缘体的第一孔腔和第二孔腔中,且分别贯穿置于孔前绝缘体的第三孔腔和第四孔腔中。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健孙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