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28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黑体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包括主体元件和底座,所述主体元件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主体元件呈锥台状,所述主体元件上设有敞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的敞口一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10‑3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黑体元件将主体元件设置于底座上,增大了黑体元件与炉壁的接触面积,使黑体元件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在主体元件上直接钻孔与炉壁固定而导致的主体元件易破碎的缺陷。向下倾斜的空腔能够很好的对进入加热炉窑内的轧钢进行辐射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
本技术属于黑体节能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
技术介绍
传热理论及大量的工程案例证明,增大炉衬内表面的面积和提高炉衬内表面黑度会强化炉气与炉墙之间的辐射传热,使炉衬内表面的温度升高,从而也就强化了炉衬与被加热工件之间的辐射传热。根据加热炉传热数学模型及物理学“黑体”理论,选用多孔陶瓷材料整体铸模成型制成集“增大炉膛面积、提高炉膛发射率和增加辐照度”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标准黑体节能元件,其黑度(全发射率)达到ε=0.95简称为“黑体元件”。黑体元件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炉膛发射率,基本上不随温度衰减;(2)炉膛传热面积增加一倍以上,提高热辐射到位率;(3)在1400℃高温下长期工作,使用寿命3年以上。现有的节能加热炉的端墙上设置有黑体元件,黑体元件与所述炉壁之间的安装牢固程度以及对节能加热炉的热辐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用于端墙的黑体元件与所述炉壁之间的安装不牢固导致黑体元件易脱落烧损,以及热辐射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包括主体元件和底座,所述主体元件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主体元件呈锥台状,所述主体元件上设有敞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形,所述空腔的敞口一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10-30°。本技术的黑体元件将主体元件设置于底座上,增大了黑体元件与炉壁的接触面积,使黑体元件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在主体元件上直接钻孔与炉壁固定而导致的主体元件易破碎的缺陷。同时,向下倾斜的空腔能够很好的对加热炉窑内的辐射进行吸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对应的设有多个通孔,过所述通孔中轴线的剖面呈“T”形,紧固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炉壁固定,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相适配。“T”型通孔相比于圆筒形通孔,能够对所述紧固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紧固件的端部裸露于外部在高温下损坏,造成底座的松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靠近炉壁的一侧设有两条卡槽,所述卡槽纵向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卡槽用于和端墙上的卡条配合实现固定。所述卡条上设有阻挡部用于限定所述元件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呈矩形,所述底座的宽为20-25cm,所述底座的长为25-40c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元件的底部直径为15-20cm,所述主体元件的顶部直径为8-15c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周向设有若干凸台,通过若干凸台的设置进一步的增大了腔体内壁的辐射传热面积,更有利于导热。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等间距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红外涂层,所述红外涂层包括辐射粉体基料和粘结剂,所述红外涂层均匀的附着于黑体节能元件的外表面。红外涂层满足加热炉的运行工况,高温下红外涂层具备高发射率和高稳定性;红外涂层的设置还进一步提高黑体节能元件的隔热性能,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主体元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主体元件与底座的一体设计,增大了元件与炉壁的接触面积,保证了黑体元件设置于加热炉的侧壁端墙上的稳固性。2、主体元件的空腔向下倾斜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炉体内部的辐射传热,另一方面,向下倾斜设置的空腔可以使主体元件底部靠近炉体下部的重量大于炉体上部,有助于进一步增加黑体元件与端墙的整体牢固程度。3、主体元件的空腔的凸台设置,进一步增大了腔体内部的传热面积,更有利于导热,提高了炉膛发射率和热辐射到位率。4、本技术的相比于传统的黑体元件,固定方式更加牢固,可长期稳定的与炉体侧壁固定,保证了黑体元件的使用寿命以及节能炉的节能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卡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体元件,2-底座,3-空腔,4-通孔,5-卡槽,6-卡条,7-阻挡部,8-凸台,9-红外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如图1-2所示,包括主体元件1和底座2,所述主体元件1与所述底座2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元件1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中部,所述主体元件1呈锥台状,所述主体元件1上设有敞口的空腔3,所述空腔3呈圆柱形,所述空腔3的敞口一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30°,如图2所示为所述黑体元件的使用过程中的安装状态,轧钢通常处于加热炉的的下部,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敞口空腔3类型的黑体元件对于下部的轧钢不能更好的进行热辐射,造成一定的热量浪费。通过将敞口空腔3的开口相对于水平位置略向下倾斜,具有更好的热辐射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空腔3的内壁上周向等间隔设有若干凸台8,通过若干凸台8的设置进一步的增大了腔体内壁的辐射传热面积,更有利于导热。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通孔4,如图1所示,紧固件通过所述通孔4与所述炉壁固定,其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杆,过所述通孔4中轴线的剖面呈“T”形,螺杆与所述通孔4螺纹连接。“T”型通孔4相比于圆筒形通孔4,能够对螺杆的端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螺杆的端部裸露于外部在高温下损坏,造成底座2的松动。具体的,所述底座2呈矩形,所述底座2的宽为20-25cm,所述底座2的长为25-40cm。所述主体元件1的底部直径为15-20cm,所述主体元件1的顶部直径为8-15cm。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的长为30cm,宽20cm,主体元件1的底部直径为15cm,顶部直径为9cm。在所述元件的外部还喷涂了一层红外涂层9,所述红外涂层9包括辐射粉体基料和粘结剂,所述红外涂层9均匀的附着于黑体节能元件的外表面。红外涂层9满足加热炉的运行工况,高温下红外涂层9具备高发射率和高稳定性;红外涂层9的设置还进一步提高黑体节能元件的隔热性能,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实施例2实施例2的黑体元件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其区别仅在于与炉壁的固定方式的不同,如图3-5所示,所述底座2上靠近炉壁的一侧设有两条卡槽5,所述卡槽为图3的形状,所述卡槽5纵向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两端,所述炉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5相匹配的卡条6,卡条6的剖面形状与卡槽5的轮廓相匹配。所述卡条6上设有阻挡部7用于限定所述元件的位置。以上所述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元件(1)和底座(2),所述主体元件(1)与所述底座(2)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元件(1)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中部,所述主体元件(1)呈锥台状,所述主体元件(1)上设有敞口的空腔(3),所述空腔(3)呈圆柱形,所述空腔(3)的敞口一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10-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元件(1)和底座(2),所述主体元件(1)与所述底座(2)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元件(1)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中部,所述主体元件(1)呈锥台状,所述主体元件(1)上设有敞口的空腔(3),所述空腔(3)呈圆柱形,所述空腔(3)的敞口一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设有至少两个通孔(4),所述通孔(4)中轴线的剖面呈“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靠近炉壁的一侧设有两条卡槽(5),所述卡槽(5)纵向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卡槽用于和端墙上的卡条(6)配合实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带有底座的倾斜黑体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亚莉杨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