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84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涉及干燥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除尘器以及补氧装置,电除尘器至少包括出风口,补氧装置设置在出风口上;补氧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以及补氧阀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出风口上,电机的输出轴朝向出风口所在的曲面延伸,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与第一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补氧阀门包括固定圈、多个三角形挡片、多个转动轴、转动圈,固定圈固定连接在出风口上,多个转动轴的每个转动轴转动连接到一个挡片的另一个角,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圈上,转动圈转动连接在出风口上,转动圈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系统管线被升华硫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燥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1所示,硫铁矿焙烧制酸的过程通常是,硫精砂在沸腾炉1内进行高温焙烧,高温二氧化硫气体依次进入余热锅炉2、旋风除尘器3、电除尘器4、净化系统5进行降温除尘后进入转化器。但是,由于炉膛内通常氧气不足,硫在分离时,氧气量少不够与全部的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剩余的硫直接生成了升华硫,冷却后升华硫会凝结成固体,升华硫不溶于水,生产过程中无法清理,会造成系统管道堵塞而导致停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出现的升华硫造成系统管道堵塞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所述炉膛内补氧装置包括电除尘器以及补氧装置,所述电除尘器至少包括出风口,所述补氧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补氧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以及补氧阀门,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出风口所在的曲面延伸,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补氧阀门包括固定圈、多个三角形挡片、多个转动轴、转动圈,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多个挡片的每个挡片的一个角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圈上,所述多个转动轴的每个转动轴转动连接到一个挡片的另一个角,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圈上,所述转动圈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转动圈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可选地,所述三角形挡片的边缘均为圆弧形。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可选地,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可选地,所述转动轴呈圆弧形。可选地,所述三角形挡片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条。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中,在电除尘器出口处设置补氧装置进行补氧,当系统内氧气含量不足时,把补氧装置打开使得系统内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让升华硫二次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硫,大大减少了升华硫,防止升华硫过多堵塞系统管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硫铁矿焙烧制酸的设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如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该炉膛内补氧装置包括电除尘器4以及补氧装置6,电除尘器4至少包括出风口41,补氧装置6设置在出风口41上。这样,在电除尘器出口处设置补氧装置6进行补氧,当系统内氧气含量不足时,把补氧装置6打开使得系统内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让升华硫二次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硫,大大减少了升华硫,防止升华硫过多堵塞系统管线。如图3所示,补氧装置6包括电机61、第一齿轮62以及补氧阀门,电机61通过电机固定架63固定连接在出风口41上,电机61的输出轴朝向出风口41所在的曲面延伸,电机61的输出轴的末端与第一齿轮62的中心固定连接,当电机61开启时,电机61输出轴转动可以带动第一齿轮62以竖直中心轴进行转动。可选地,电机61为步进电机。可选地,第一齿轮62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出风口41上。补氧阀门包括固定圈64、多个三角形挡片65、多个转动轴66、转动圈67,固定圈64固定连接在出风口41上,固定圈64内的区域是在出风口41上开的圆形通口68,多个挡片的每个挡片的一个角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圈64上,多个挡片用于遮挡圆形通口68,当多个挡片完全闭拢是可以完全遮挡圆形通口68,使得空气不能从圆形通口68进入出风口41;当多个三角形挡片65分散开时,空气可以从圆形通口68进入出风口41。可选地,为了遮挡的更严密,三角形挡片65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密封条。可选地,由于圆形通口68为圆形,因此,可以将三角形挡片65的边缘均设置为圆弧形,这样,当所有三角形挡片65完全闭拢时,所有三角形挡片65的外边缘正好为圆形。多个转动轴66的每个转动轴66转动连接到一个挡片的另一个角,转动轴6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圈67上,可选地,转动轴66呈圆弧形。转动圈67转动连接在出风口41上。这样,当转动圈67转动时,通过转动轴66拉动三角形挡片65的一个角进行转动,使得整个三角形挡片65向外扩散或向内收拢,当三角形挡片65向外扩散时,圆形通口68暴露,空气可以从圆形通口68进入电除尘器的出风口41内,进而进入系统内,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使升华硫进行燃烧。当三角形挡片65向内收拢且所有三角形挡片65完全并拢时,完全遮挡圆形通口68,则空气不能从圆形通口68进入电除尘器的出风口41。转动圈67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69,第二齿轮69与第一齿轮62相啮合,这样,当电机61带动第一齿轮62转动时,第一齿轮62可以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69带动转动圈67进行转动,当转动圈67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轴66带动三角形挡片65闭拢或散开,继而控制补氧装置6是否向系统内补氧。本技术中,在电除尘器出口处设置补氧装置进行补氧,当系统内氧气含量不足时,把补氧装置打开使得系统内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让升华硫二次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硫,大大减少了升华硫,防止升华硫过多堵塞系统管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补氧装置包括电除尘器以及补氧装置,所述电除尘器至少包括出风口,所述补氧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n所述补氧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以及补氧阀门,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出风口所在的曲面延伸,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补氧阀门包括固定圈、多个三角形挡片、多个转动轴、转动圈,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多个挡片的每个挡片的一个角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圈上,所述多个转动轴的每个转动轴转动连接到一个挡片的另一个角,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圈上,所述转动圈转动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转动圈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膛内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补氧装置包括电除尘器以及补氧装置,所述电除尘器至少包括出风口,所述补氧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
所述补氧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以及补氧阀门,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出风口所在的曲面延伸,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补氧阀门包括固定圈、多个三角形挡片、多个转动轴、转动圈,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多个挡片的每个挡片的一个角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圈上,所述多个转动轴的每个转动轴转动连接到一个挡片的另一个角,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圈上,所述转动圈转动连接在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