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竖向交叉的剪力支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73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向竖向交叉的剪力支撑固定装置,包括U型支架、卡头、双轴销、按压手柄和连杆。U型支架上设有一个U型凹槽和两个半圆凹槽;每个半圆凹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突出的凸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卡键,卡键卡在半圆凹槽上侧的凸台卡键槽中。U型凹槽用于放置第一钢管,半圆凹槽和卡头组成的抱箍结构用于放置第二钢管,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空间上垂直。半圆凹槽、卡头、按压手柄和连杆连接后组成一组固定单元,每组固能够独立进行卡紧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在剪力支撑装置加固作业时的施工复杂度,钢管之间通过一系列固定装置进行装配,并通过连杆机构进行紧固,方便操作、易于装卸、减少加固的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向竖向交叉的剪力支撑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剪力支撑固定的稳定性装置,属于建筑施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剪力支撑是建筑施工中普遍涉及到的一种支护措施,剪力支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部件安装、工程进度和企业形象。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横向竖向交叉的剪力支撑结构,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支撑效果。剪力结构抗侧刚度较大,发生的变形基本为弯曲型变形,此种变形由正应力引起,变形时一侧受拉一侧受压。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层间变形随层高上升而减小,发生的变形基本为剪切型变形,由剪应力引起。传统的剪力支撑固定装置布置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当前施工的需求。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剪力支撑结构进行支撑固定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剪力支撑结构加固作业的复杂性、多变性,在对剪力支撑结构进行加固作业时候利用剪力支撑结构的结构特点和具体施工要求的加固构造,对钢管和连接件进行合理的受力布局,利用钢管分布结构特点及对应的连接件形成一系列固定单元,充分利用各个固定单元之间相互联系的力学性能,对剪力支撑结构起到充分的固定,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灵活改变固定装置的位置和数量,保障后续施工的一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横向竖向交叉的剪力支撑固定装置,包括U型支架1、卡头2、双轴销3、按压手柄4和连杆5。U型支架1上设计有一个U型凹槽和两个半圆凹槽,U型凹槽竖向布置,两个半圆凹槽水平对称布置在U型凹槽的两侧;每个半圆凹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突出的凸台,下侧的凸台上设有双轴销3,上侧的凸台上设有按压手柄4以及卡键槽;卡头2与半圆凹槽的结构相对称并连接配合组成抱箍结构,卡头2的上侧和下侧也设有凸台;双轴销3的两个轴销分别连接半圆凹槽和卡头2;连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卡头2的上侧凸台上,连杆5的另一端设有卡键,卡键卡在半圆凹槽上侧的凸台卡键槽中。U型凹槽用于放置第一钢管,半圆凹槽和卡头2组成的抱箍结构用于放置第二钢管,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空间上垂直。半圆凹槽、卡头2、按压手柄4和连杆5连接后组成一组固定单元,每组固定单元能够独立进行卡紧操作。进一步地,U型支架1上的U型卡槽和半圆卡槽的半径与钢管的半径相同,以实现紧密的卡紧连接。进一步地,半圆凹槽上的凸台有全圆角工艺。进一步地,U型支架1和卡头2之间采用双轴销3进行连接,双轴销3中两个轴销的距离等于半圆凹槽下侧凸台和卡头2下侧凸台之间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降低了在剪力支撑装置加固作业时的施工复杂度,钢管之间通过一系列固定装置进行装配,并通过连杆机构进行紧固,方便操作、易于装卸、减少加固的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针对施工中会存在不同的剪力支撑装置加固方案,采用U型连接件对横向和纵向的钢管进行连接,并且能够灵活布置连接件放置的位置和数量,相比于现有的剪力支撑装置加固方法,能够提升剪力支撑装置加固作业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3、本技术针对剪力支撑装置加固作业,通过装配加固,尽可能的降低地装配误差,提高装配精度,加固零件之间的配合,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使钢管能处于稳定状态,保证施工作业安全。在对横向和纵向两根异面垂直的钢管进行连接固定时,采用两个独立的固定单元进行单独连接固定,每个固定单元对一根钢管进行相对固定,同时通过U型支架对另一根钢管进行卡紧固定。两个固定单元即实现了横向竖向钢管的完全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横向纵向连接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卡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松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U型支架1;2、卡头2;3、双轴销3;4、按压手柄4;5、连杆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如图1-3所示,在对横向和纵向两根异面垂直的钢管进行连接固定时,采用两个独立的固定单元进行单独连接固定,每个固定单元对一根钢管进行相对固定,同时通过U型支架1对另一根钢管进行卡紧固定。两个固定单元即实现了横向竖向钢管的完全固定U型支架1上设计有一个U型凹槽和两个半圆凹槽,U型凹槽竖向布置,两个半圆凹槽水平对称布置在U型凹槽的两侧;每个半圆凹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突出的凸台,下侧的凸台上设有双轴销3,上侧的凸台上设有按压手柄4以及卡键槽;卡头2与半圆凹槽的结构相对称并连接配合组成抱箍结构,卡头2的上侧和下侧也设有凸台;双轴销3的两个轴销分别连接半圆凹槽和卡头2;连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卡头2的上侧凸台上,连杆5的另一端设有卡键,卡键卡在半圆凹槽上侧的凸台卡键槽中。U型凹槽用于放置第一钢管,半圆凹槽和卡头2组成的抱箍结构用于放置第二钢管,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空间上垂直。半圆凹槽、卡头2、按压手柄4和连杆5连接后组成一组固定单元,每组固定单元能够独立进行卡紧操作。U型支架1上的U型卡槽和半圆卡槽的半径与钢管的半径相同,以实现紧密的卡紧连接,防止出现松动。U行支架上的凸台有全圆角工艺,以实现在卡紧和松开时,连杆5机构的运动不受零件毛边的影响。同时,圆角工艺能够提高工人在施工时的安全保障,不至于被零件毛刺划伤。U型支架1和卡头2之间采用双轴销3进行连接,双轴销3中两个轴的距离为U型支架1和卡头2凸台的厚度,以保证卡头2在绕轴旋转时不出现机构干涉,防止出现卡死情况,影响施工进度。U型支架1和卡头2的凸台厚度相等。按压手柄4的末端与U型支架1的半圆凹槽的上方凸台相连接,能够绕轴转动。按压手柄4的中部与连杆5相连接,并通过连杆5连接到卡头2上方的凸台。当按压手柄4按下时,按压手柄4与连杆5处于共线位置,此时卡头2的压力通过按压手柄4与连杆5的连接点,当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向竖向交叉的剪力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支架(1)上设有一个U型凹槽和两个半圆凹槽,U型凹槽竖向布置,两个半圆凹槽水平对称布置在U型凹槽的两侧;每个半圆凹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突出的凸台,下侧的凸台上设有双轴销(3),上侧的凸台上设有按压手柄(4)以及卡键槽;卡头(2)与半圆凹槽的结构相对称并连接配合组成抱箍结构,卡头(2)的上侧和下侧也设有凸台;双轴销(3)的两个轴销分别连接半圆凹槽和卡头(2);连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卡头(2)的上侧凸台上,连杆(5)的另一端设有卡键,卡键卡在半圆凹槽上侧的凸台卡键槽中;U型凹槽用于放置第一钢管,半圆凹槽和卡头(2)组成的抱箍结构用于放置第二钢管,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空间上垂直;/n半圆凹槽、卡头(2)、按压手柄(4)和连杆(5)连接后组成一组固定单元,每组固定单元能够独立进行卡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向竖向交叉的剪力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支架(1)上设有一个U型凹槽和两个半圆凹槽,U型凹槽竖向布置,两个半圆凹槽水平对称布置在U型凹槽的两侧;每个半圆凹槽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突出的凸台,下侧的凸台上设有双轴销(3),上侧的凸台上设有按压手柄(4)以及卡键槽;卡头(2)与半圆凹槽的结构相对称并连接配合组成抱箍结构,卡头(2)的上侧和下侧也设有凸台;双轴销(3)的两个轴销分别连接半圆凹槽和卡头(2);连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卡头(2)的上侧凸台上,连杆(5)的另一端设有卡键,卡键卡在半圆凹槽上侧的凸台卡键槽中;U型凹槽用于放置第一钢管,半圆凹槽和卡头(2)组成的抱箍结构用于放置第二钢管,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辉王宇阳杨云飞吴文亮赵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