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岩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8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顶板、墙体、防护壳和螺纹管道,所述顶板下端中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顶板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下端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中间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加固螺丝,所述第一加固螺丝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墙体,所述连接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通过设置的调节杆,能够通过调节杆转动,能够实现使限位块向外侧挤压的效果,通过设置的限位块,能够通过限位块对墙面的挤压,能够避免墙体向内侧挤压,防止墙体发生向内侧变形的情况,通过设置的固定板,能够通过固定板向内侧挤压,能够防止墙体发生向外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体变形施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膨胀变形,墙体会因差异而产生开裂,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在建筑墙体中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在构造上面保持结构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能自由变形。在建筑墙体变形过程中,墙体变形会出现两种变形情况;1、墙体向内侧发生变形;2、墙体向外侧发生变形,这两种墙体变形都会使墙体结构稳定性降低,目前市面上的建筑墙体变形施工结构一般只具备单一调节墙体变形情况,功能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在建筑墙体变形施工结构使用过程中,由于墙面之间距离不同,需要调节止火带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顶板、墙体、防护壳和螺纹管道,所述顶板下端中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顶板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下端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中间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加固螺丝,所述第一加固螺丝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墙体,所述连接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内部设置有螺纹管道,所述螺纹管道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螺纹管道内部下端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两侧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接触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诉防护壳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中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正面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槽两端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加固螺丝,所述第二加固螺丝中间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另一端设置有止火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壳和螺纹管道两侧均设置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调节杆,能够通过调节杆转动,能够实现使限位块向外侧挤压的效果,通过设置的限位块,能够通过限位块对墙面的挤压,能够避免墙体向内侧挤压,防止墙体发生向内侧变形的情况,通过设置的固定板,能够通过固定板向内侧挤压,能够避免墙体向外侧挤压,能够防止墙体发生向外侧变形的情况;2、通过设置的转动杆,能够通过转动转动杆,实现使转动杆位置发生移动并顶住移动块,通过设置的移动块,能够通过移动块的移动,实现使接触块发生移动,通过设置的接触块,能够通过接触块的移动,实现对调节杆的挤压,通过设置的调节杆,能够通过调节杆转动,实现使限位块向外侧挤压,通过设置的限位块,能够通过限位块向外侧挤压,能够避免墙体向内侧变形;3、通过设置的螺栓和第一加固螺丝,能够通过拧动第一加固螺丝,能够减少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将墙体向内挤压,防止墙体向内侧发生变形,通过设置的移动槽,能够使滑动块在移动槽内滑动,通过设置的滑动块,能够通过滑动块的滑动,能够控制止火带之间的宽度,通过设置的限位槽,能够卡住滑动块,使限位块位置固定,从而限制止火带最大宽度,避免止火带拉出宽度过大,发生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中A的放大图;图4为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中B的放大图;图中:1、顶板;2、导轨;3、螺栓;4、第一加固螺丝;5、固定板;6、墙体;7、防护壳;8、螺纹管道;9、转动杆;10、移动块;11、连接杆;12、接触块;13、调节杆;14、连接片;15、限位块;16、支撑板;17、移动板;18、第二加固螺丝;19、套环;20、钢丝绳;21、止火带;22、移动槽;23、限位槽;24、滑动块;2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顶板1、墙体6、防护壳7和螺纹管道8,顶板1下端中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能够起到固定顶板和防护壳之间位置的效果,顶板1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2,能够使固定板上端发生滑动,避免固定板发生倾斜,两个导轨2下端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中间贯穿设置有螺栓3,螺栓3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加固螺丝4,能够通过拧动第一加固螺丝,能够减少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将墙体向内挤压,防止墙体向内侧发生变形,第一加固螺丝4一侧设置有固定板5,能够通过固定板向内侧挤压,能够避免墙体向外侧挤压,能够防止墙体发生向外侧变形的情况,固定板5一侧设置有墙体6,连接板25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7,能够保护防护壳内部结构。优选的,防护壳7内部设置有螺纹管道8,螺纹管道8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杆9,螺纹管道8内部下端设置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两侧均通过连接杆11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2,能够通过接触块的移动,实现对调节杆的挤压。优选的,所诉防护壳7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4,连接片14中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3,能够通过调节杆转动,能够实现使限位块向外侧挤压的效果,调节杆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能够通过限位块对墙面的挤压,能够避免墙体向内侧挤压,防止墙体发生向内侧变形的情况。优选的,防护壳7正面设置有移动槽22,移动槽22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4,滑动块24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7,移动槽22两端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3,能够卡住滑动块,使限位块位置固定,从而限制止火带最大宽度,避免止火带拉出宽度过大,发生变形。优选的,移动板17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加固螺丝18,第二加固螺丝18中间套接有套环19,套环19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20,钢丝绳20另一端设置有止火带21,能够起到防火作用。优选的,防护壳7和螺纹管道8两侧均设置有开口,能够分别方便调节杆和连接杆的移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观察墙体变形情况,若墙体6向内侧变形,通过转动转动杆9,使转动杆9在螺纹管道8内部向下移动,同时顶住移动块10,使移动块10向下移动,通过移动块10的移动,能够使接触块12对调节杆13进行挤压,使调节杆12转动,通过调节杆12的转动,能够使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顶板(1)、墙体(6)、防护壳(7)和螺纹管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下端中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顶板(1)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2),两个所述导轨(2)下端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所述固定板(5)中间贯穿设置有螺栓(3),所述螺栓(3)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加固螺丝(4),所述第一加固螺丝(4)一侧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一侧设置有墙体(6),所述连接板(25)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顶板(1)、墙体(6)、防护壳(7)和螺纹管道(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下端中间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顶板(1)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2),两个所述导轨(2)下端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板(5),两个所述固定板(5)中间贯穿设置有螺栓(3),所述螺栓(3)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加固螺丝(4),所述第一加固螺丝(4)一侧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一侧设置有墙体(6),所述连接板(25)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7)内部设置有螺纹管道(8),所述螺纹管道(8)内部上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螺纹管道(8)内部下端设置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两侧均通过连接杆(11)固定连接有接触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诉防护壳(7)内部中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张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