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篦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70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沟篦子,属于沟渠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直线段以及拐角段,所述直线段设于排水沟上直线处,所述直线段上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拐角段设于排水沟上拐角处,所述拐角段为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拐角段上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拐角段的至少一侧边与所述直线段对接,至少一个所述拐角段设于排水沟的拐角处以形成拐角单元,所述拐角单元用于对接相邻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直线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水沟篦子中的拐角段为三角形框架结构,可通过单独安装或多个拼装形成不同规格的拐角单元,以适应不同拐角角度的排水沟,不需频繁生产对应型号篦子,重复利用性高,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沟篦子
本技术属于沟渠基础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排水沟篦子。
技术介绍
现有雨水篦子是由扁钢及扭绞方钢或扁钢和扁钢焊接而成,雨水篦子具有外形美观、最佳排水、高强度、规格多及成本低等优点,通常采用钢格板雨水篦子。该类钢格板雨水篦子一般为长方形结构,对于拐角处的排水沟,只能适应于直角安装情况,如需适应排水沟的锐角或钝角处则需要定型生产,提高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沟篦子,旨在解决现有排水沟拐角处的钢格板雨水篦子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排水沟篦子,包括:直线段,设于排水沟上直线处,所述直线段上设有第一排水口;以及拐角段,设于排水沟上拐角处,所述拐角段为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拐角段上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拐角段的至少一侧边与所述直线段对接,至少一个所述拐角段设于排水沟的拐角处以形成拐角单元,所述拐角单元用于对接相邻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直线段。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直线段包括:第一主筋条,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一主筋条相互平行,且用于搭接在排水沟的侧缘;以及第一副筋条,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主筋条之间,所述第一副筋条设有多个,相邻所述第一副筋条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排水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副筋条相互平行设置或相互交叉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副筋条向下凹陷。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拐角段包括:第二主筋条,设有一个,用于搭接在排水沟的一侧;以及第二副筋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副筋条的一端均固接于同一点位,形成第一连接节点,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用于搭接在排水沟的另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副筋条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第二主筋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主筋条固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副筋条围合形成所述第二排水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副筋条与所述第二主筋条的连接处形成第二连接节点,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之间的间距相等。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直线段和/或所述拐角段的上表面涂设有指示标识。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直线段和/或所述拐角段的底部设有伸入排水沟的清理组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连接杆,设于所述直线段或所述拐角段的底部,并伸入排水沟内;以及清理杆,垂直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用于勾挂污水杂物。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清理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清理杆围绕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呈放射状分布。本技术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排水沟篦子在安装的时候,先将排水沟直线处安装好直线段,然后根据排水沟拐角处的角度,选择一个或多个拐角段进行单独或组拼形成拐角单元,并将拐角单元放置于排水沟拐角处,并且拐角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直线段对接,安装完毕后即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面上的废水分别通过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流入排水沟内。本技术排水沟篦子中的拐角段为三角形框架结构,可通过单独安装或多个拼装形成不同规格的拐角单元,以适应不同拐角角度的排水沟,不需频繁生产对应型号篦子,重复利用性高,减少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采用的清理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线段;101、第一主筋条;102、第一副筋条;2、拐角段;201、第二主筋条;202、第二副筋条;3、第一排水口;4、第二排水口;5、清理组件;501、连接杆;502、清理杆;6、排水沟;7、拐角单元;8、第一连接节点;9、第二连接节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排水沟篦子进行说明。排水沟篦子,包括直线段1和拐角段2,直线段1设于排水沟上直线处,直线段1上设有第一排水口3;拐角段2设于排水沟上拐角处,拐角段2为三角形框架结构,拐角段2上设有第二排水口4,拐角段2的至少一侧边与直线段1对接,至少一个拐角段2设于排水沟的拐角处以形成拐角单元7,拐角单元7用于对接相邻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直线段1。本技术提供的排水沟篦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排水沟篦子在安装的时候,先将排水沟直线处安装好直线段1,然后根据排水沟拐角处的角度,选择一个或多个拐角段2进行单独或组拼形成拐角单元7,并将拐角单元7放置于排水沟拐角处,并且拐角单元7的两端分别与直线段1对接,安装完毕后即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面上的废水分别通过第一排水口3和第二排水口4流入排水沟内。本技术排水沟篦子中的拐角段2为三角形框架结构,可通过单独安装或多个拼装形成不同规格的拐角单元7,以适应不同拐角角度的排水沟,不需频繁生产对应型号篦子,重复利用性高,减少施工成本。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直线段1包括第一主筋条101以及第一副筋条102,第一主筋条101设有两条,两条第一主筋条101相互平行,且用于搭接在排水沟的侧缘;第一副筋条102连接于两个第一主筋条101之间,第一副筋条102设有多个,相邻第一副筋条102之间围合形成第一排水口3。通过筋条相互连接组成直线段1,不同于钢格板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本实施例可以采用钢筋焊接而成,钢筋不仅方便取料方便制作,并且在施工项目撤场时还可以作为物资二次使用;第一主筋条101和第一副筋条102垂直设置即可以满足适当的结构强度,还能保证排水效果。优选的,第一主筋条101以及第一副筋条102均采用直径22mm的螺纹钢筋,钢筋与钢筋之间采用双面焊接的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该种结构组成的直线段1强度较高,能够承受重型汽车的压力。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排水沟篦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多个第一副筋条102相互平行设置或相互交叉设置。多个第一副筋条102相互平行时,优选的每根第一副筋条102均与第一主筋条101垂直(可以是大致垂直也可以是完全垂直);多个第一副筋条102相互交叉设置时,所有的第一副筋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排水沟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直线段,设于排水沟上直线处,所述直线段上设有第一排水口;以及/n拐角段,设于排水沟上拐角处,所述拐角段为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拐角段上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拐角段的至少一侧边与所述直线段对接,至少一个所述拐角段设于排水沟的拐角处以形成拐角单元,所述拐角单元用于对接相邻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直线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水沟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线段,设于排水沟上直线处,所述直线段上设有第一排水口;以及
拐角段,设于排水沟上拐角处,所述拐角段为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拐角段上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拐角段的至少一侧边与所述直线段对接,至少一个所述拐角段设于排水沟的拐角处以形成拐角单元,所述拐角单元用于对接相邻两个呈夹角设置的直线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包括:
第一主筋条,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一主筋条相互平行,且用于搭接在排水沟的侧缘;以及
第一副筋条,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主筋条之间,所述第一副筋条设有多个,相邻所述第一副筋条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排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沟篦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副筋条相互平行设置或相互交叉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沟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筋条向下凹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段包括:
第二主筋条,设有一个,用于搭接在排水沟的一侧;以及
第二副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和王志勇戴瑞巨伟田奥奥李向阳闫帅陈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