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4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1
本申请涉及钢板桩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多个位于基坑内的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多个第一钢板桩一侧连接有围檩梁,围檩梁底部设有钢斜杆支撑,第二钢板桩位于多个第一钢板桩之间,第一钢板桩上固定焊接有上卡部和下卡部,上卡部与下卡部配合设置,围檩梁位于上卡部与下卡部之间,钢斜杆支撑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支撑托板背离钢斜杆支撑一端与围檩梁侧壁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实现精准装配,且减小装配后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钢板桩的受力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涉及钢板桩支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板桩、围檩梁和斜杆支撑采用现场拼装施工的方法,将钢板桩安装在基坑内,将围檩梁焊接在钢板桩上,再将斜杆支撑与围檩梁焊接。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钢板桩、围檩梁和斜杆支撑在现场拼装时,将围檩梁直接焊接在钢板桩上,再使用斜杆支撑对围檩梁进行支撑,很难精准装配,且装配后围檩梁会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导致钢板桩失稳,影响钢板桩的受力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精准装配,且减小装配后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钢板桩的受力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位于基坑内的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多个所述第一钢板桩一侧连接有围檩梁,所述围檩梁底部设有钢斜杆支撑,所述第二钢板桩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钢板桩之间,所述第一钢板桩上固定焊接有上卡部和下卡部,所述上卡部与所述下卡部配合设置,所述围檩梁位于所述上卡部与所述下卡部之间,所述钢斜杆支撑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背离钢斜杆支撑一端与围檩梁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依次排布,在多个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一侧焊接上卡部和下卡部,将围檩梁安装在上卡部与下卡部之间,将支撑托板固定在钢斜杆支撑顶部,再将支撑托板与围檩梁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精准装配,且在装配后,上卡部和下卡部对围檩梁起到支撑效果,同时钢斜杆支撑和支撑托板对围檩梁进行支撑,减小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围檩梁和钢板桩的受力可靠性。可选的,所述上卡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上卡板,所述下卡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下卡板,所述上卡板靠近下卡板的一侧侧壁与围檩梁上表面抵触,所述下卡板靠近上卡板的一侧侧壁与围檩梁的下表面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并列设置的上卡板和两个并列设置的下卡板对围檩梁起到加强支撑的效果,且两个上卡板和两个下卡板能够更加稳定,方便围檩梁安装,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钢斜杆支撑位于所述第二钢板桩一侧,所述第二钢板桩位于两组上卡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钢板桩对应位于两组上卡板之间的钢斜杆支撑一侧,使钢斜杆支撑能够准确定位安装。可选的,所述第二钢板桩低于所述第一钢板桩,所述第二钢板桩与所述第一钢板桩高度相差5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钢板桩高度低于第一钢板桩,一方面方便钢斜杆支撑装配定位安装,一方面能够和钢斜杆支撑配合对围檩梁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可选的,基坑内设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钢斜杆支撑底部位于安装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斜杆插接在安装孔内,加固层对钢斜杆支撑起到加固限位的效果,从而使钢斜杆支撑的对围檩梁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减小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内位于所述钢斜杆支撑四周设有水泥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孔内注入水泥层,对钢斜杆支撑起到更稳定的支撑效果,减小钢斜杆支撑晃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钢斜杆支撑倾斜角度为30°~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斜杆支撑的倾斜角度能够更大可能的提供围檩梁稳定支撑的效果,从而提高钢板桩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钢斜杆支撑为工字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结构性能稳定,能够对围檩梁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进一步减小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位于围檩梁上下两侧的上卡部、下卡部和位于围檩梁与钢斜杆支撑之间的支撑托板的设置,能够方便围檩梁的定位安装,同时在安装后上卡部、下卡部和支撑托板可以对围檩梁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减小围檩梁失稳的可能性,从而使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安装更加稳定;2.通过安装孔内的水泥层的设置,能够对位于安装孔内的钢斜杆支撑起到加固和支撑的效果,从而使钢斜杆支撑对钢板桩的支撑效果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11、加固层;111、安装孔;112、水泥层;2、第一钢板桩;3、第二钢板桩;4、围檩梁;5、钢斜杆支撑;6、上卡板;7、下卡板;8、支撑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参照图1,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钢板桩2和第二钢板桩3,第二钢板桩3位于多个第一钢板桩2之间,根据基坑1大小,配合设置第一钢板桩2及穿插在第一钢板桩2之间的第二钢板桩3。参照图1和图2,第二钢板桩3低于第一钢板桩2,第二钢板桩3与第一钢板桩2高度相差500mm,第一钢板桩2上焊接有上卡部和下卡部,上卡部与下卡部在竖直方向配合设置。参照图1和图2,上卡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上卡板6,下卡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下卡板7,两个上卡板6和两个下卡板7分别对应,相互对应的上卡板6和下卡板7位于同一个第一钢板桩2上,两组上卡板6与下卡板7分别位于第二钢板桩3两侧的第一钢板桩2上。参照图1和图2,在上卡板6和下卡板7之间安装围檩梁4,围檩梁4上下两侧分别与上卡板6和下卡板7抵触,且固定焊接,围檩梁4上表面高度与第二钢板桩3顶部侧壁高度一致。参照图2和图3,基坑1内设有加固层11,加固层11为水泥材质,加固层11内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安装孔111,在安装孔111内插接有钢斜杆支撑5,第二钢板桩3低于第一钢板桩2即为了方便钢斜杆支撑5倾斜插入到安装孔111内,在安装孔111内位于钢斜杆支撑5四周填充水泥层112,用于对钢斜杆支撑5进行限位固定。参照图1和图3,钢斜杆支撑5的倾斜角度为30°~45°,且钢斜杆支撑5为工字钢。参照图2和图3,钢斜杆支撑5顶部固定焊接有支撑托板8,支撑托板8背离钢斜杆支撑5一端与围檩梁4侧壁固定焊接,钢斜杆支撑5位于两个上卡板6之间,且位于第二钢板桩3一侧。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基坑1内安装多个第一钢板桩2和位于多个第一钢板桩2之间的第二钢板桩3,第二钢板桩3比第一钢板桩2高度低500mm,在基坑1内浇铸加固层11,并在加固层11上开设有斜向30°~45°的安装孔111,在第二钢板桩3上方向安装孔111内插接钢斜杆支撑5;在第二钢板桩3两侧的第一钢板桩2上分别焊接两组相互配合的上卡板6和下卡板7,在上卡板6和下卡板7之间安装围檩梁4,并将围檩梁4与上卡板6和下卡板7固定焊接,随后在围檩梁4底部焊接支撑托板8,支撑托板8与钢斜杆支撑5顶部固定焊接,完成装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位于基坑(1)内的第一钢板桩(2)和第二钢板桩(3),多个所述第一钢板桩(2)一侧连接有围檩梁(4),所述围檩梁(4)底部设有钢斜杆支撑(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板桩(3)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钢板桩(2)之间,所述第一钢板桩(2)上固定焊接有上卡部和下卡部,所述上卡部与所述下卡部配合设置,所述围檩梁(4)位于所述上卡部与所述下卡部之间,所述钢斜杆支撑(5)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8),所述支撑托板(8)背离钢斜杆支撑(5)一端与围檩梁(4)侧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包括多个位于基坑(1)内的第一钢板桩(2)和第二钢板桩(3),多个所述第一钢板桩(2)一侧连接有围檩梁(4),所述围檩梁(4)底部设有钢斜杆支撑(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板桩(3)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钢板桩(2)之间,所述第一钢板桩(2)上固定焊接有上卡部和下卡部,所述上卡部与所述下卡部配合设置,所述围檩梁(4)位于所述上卡部与所述下卡部之间,所述钢斜杆支撑(5)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8),所述支撑托板(8)背离钢斜杆支撑(5)一端与围檩梁(4)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上卡板(6),所述下卡部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下卡板(7),所述上卡板(6)靠近下卡板(7)的一侧侧壁与围檩梁(4)上表面抵触,所述下卡板(7)靠近上卡板(6)的一侧侧壁与围檩梁(4)的下表面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钢板桩和斜杆支撑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斜杆支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健陈家冬吴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地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