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硝化菌固化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43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硝化菌固化培养系统,包括容纳装置以及滤板,还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以及水源驱动装置,所述滤板横向设置于容纳装置中部,并且抵靠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所述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设置有与滤板连接的连接单元,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底部,并且与水源驱动装置管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顶部,并且原水不断通过进水装置流入滤板,并从内腔顶部的出水装置中流出,所述滤板包括均带有滤孔的第一滤板以及第二滤板,滤料夹设于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之间的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硝化菌固化培养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反硝化固化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反硝化菌固化培养主要是为了将反硝化菌挂膜至滤料上,使滤料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现有的反硝化菌固化培养系统主要是利用在培养容器内加入滤板,并倒入相应的带有反硝化菌的原水,通过一段时间的挂膜培养,将反硝化菌附着于滤料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滤料上挂膜的情况不太理想,滤料上的许多部位并无附着有反硝化菌,对之后的反硝化效果造成了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以及水源驱动装置,所述滤板横向设置于容纳装置中部,并且抵靠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所述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设置有与滤板连接的连接单元,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底部,并且与水源驱动装置管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顶部,并且原水不断通过进水装置流入滤板,并从内腔顶部的出水装置中流出,所述滤板包括均带有滤孔的第一滤板以及第二滤板,滤料夹设于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之间的空间中。采用了上述结构后,通过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将滤料夹设于之中,改进了原先依靠滤料的浮力抵靠于滤板会导致滤料上下浮动,滤料上的许多部位无法附着反硝化菌的技术问题,并且采用水泵不断的从进水装置处输入原水,利用原水中自带的反硝化菌来对滤料进行挂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装置为容纳腔体,所述水源驱动装置包括水泵,以及将水泵与进水装置管路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进水装置为竖向设置的进水管,并且连接管横向设置于进水管下方,过滤水从竖向设置的进水管流入,并通过横向设置的水泵与连接管驱动至容纳装置内。采用了上述结构后,通过高度差将原水池中的原水经过竖向设置的进水管导入至容纳腔中,并通过水泵不断的向滤板过滤,过滤后的水又从出水管中流出,形成了不断更新过滤水的过滤系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将第一滤板活动设置并可拆卸连接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的第一连接单元,以及将第二滤板活动设置并可拆卸连接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的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单元均为设置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的第一固定卡扣以及第二固定卡扣,所述第一滤板上以及第二滤板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扣活动以及第二固定卡扣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凸块,所述第二滤板的长度长于第一滤板,并且第二固定卡扣较第一固定卡扣更靠近于内腔侧壁处。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滤板的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功能,将滤料事先放置第二滤板上,当需要挂膜时,第二滤板连同滤料安装到第一滤板下方,从而限位固定住滤料,让滤料可以更好的进行挂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泵的流速设定可使培养容器中的水通过第一滤板的滤速达到3~5m/h。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滤速的设定可以在设定值内最大程度提升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正面剖视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滤板与连接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容纳装置1,滤板4,进水装置2,出水装置3以及水源驱动装置,所述滤板4横向设置于容纳装置中部,并且抵靠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所述容纳装置1内腔两侧侧壁处设置有与滤板连接的连接单元5,所述进水装置2设置于容纳装置1的内腔底部,并且与水源驱动装置管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3设置于容纳装置1的内腔顶部,并且原水不断通过进水装置流入滤板,并从内腔顶部的出水装置3中流出,所述滤板包括均带有滤孔的第一滤板41以及第二滤板42,滤料夹设于第一滤板41与第二滤板42之间的空间中。通过第一滤板41与第二滤板42,将滤料夹设于之中,改进了原先依靠滤料的浮力抵靠于滤板会导致滤料上下浮动,滤料上的许多部位无法附着反硝化菌的技术问题,并且采用水泵不断的从进水装置处输入原水,利用原水中自带的反硝化菌来对滤料进行挂膜。所述容纳装置为容纳腔体,所述水源驱动装置包括水泵,以及将水泵与进水装置管路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进水装置为竖向设置的进水管,并且连接管横向设置于进水管下方,过滤水从竖向设置的进水管流入,并通过横向设置的水泵与连接管驱动至容纳装置内。通过高度差将原水池中的原水经过竖向设置的进水管导入至容纳腔中,并通过水泵不断的向滤板过滤,过滤后的水又从出水管中流出,形成了不断更新过滤水的过滤系统。所述连接单元5包括将第一滤板活动设置并可拆卸连接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的第一连接单元51,以及将第二滤板活动设置并可拆卸连接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的第二连接单元52。所述第一连接单元51与第二连接单元52均为设置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的第一固定卡扣51以及第二固定卡扣52,所述第一滤板41上以及第二滤板42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扣活动以及第二固定卡扣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凸块411以及第二固定凸块421,所述第二滤板42的长度长于第一滤板41,并且第二固定卡扣52较第一固定卡扣51更靠近于内腔侧壁处。滤板的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功能,将滤料事先放置第二滤板上,当需要挂膜时,第二滤板42连同滤料安装到第一滤板下方,从而限位固定住滤料,让滤料可以更好的进行挂膜。所述水泵的流速设定可使培养容器中的水通过第一滤板的滤速达到3~5m/h。滤速的设定可以在设定值内最大程度提升过滤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硝化菌固化培养系统,包括容纳装置以及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以及水源驱动装置,所述滤板横向设置于容纳装置中部,并且抵靠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所述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设置有与滤板连接的连接单元,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底部,并且与水源驱动装置管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顶部,所述滤板包括均带有滤孔的第一滤板以及第二滤板,滤料夹设于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之间的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硝化菌固化培养系统,包括容纳装置以及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装置,出水装置以及水源驱动装置,所述滤板横向设置于容纳装置中部,并且抵靠于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所述容纳装置内腔两侧侧壁处设置有与滤板连接的连接单元,所述进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底部,并且与水源驱动装置管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装置的内腔顶部,所述滤板包括均带有滤孔的第一滤板以及第二滤板,滤料夹设于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之间的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硝化菌固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装置为容纳腔体,所述水源驱动装置包括水泵,以及将水泵与进水装置管路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进水装置为竖向设置的进水管,并且连接管横向设置于进水管下方,过滤水从竖向设置的进水管流入,并通过横向设置的水泵与连接管驱动至容纳装置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剑郑茜茜尹建训陈新芳翁献明李健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