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及防污水冲击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及防污水冲击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418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4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及防污水冲击方法。水质预判系统,包括:处理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处理;检测装置,用于对硝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检测;进污水管,与处理装置连接;连接管,连接于处理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出水管,与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容器、与检测容器连接的氨氮监测仪,所述连接管与检测容器连接。本申请利用硝化细菌对有毒有害物质最为敏感的特性,将生物硝化系统小型化并前置到关键泵站,方便及时应对污水超标问题,避免污水厂的生化系统受到异常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及防污水冲击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目前仍存在工厂内废水处理设施非正规运行等问题,常发生偷排的高浓度超标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情况,导致污水处理厂发生突发性异常进水冲击事件。

2、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强、可生化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易导致污水厂生物系统崩溃,而生物系统恢复至少需数十日,这严重威胁到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城市排水系统稳定运行及当地水环境安全。

3、相关技术中,城镇污水处理厂面对突发性异常进水的应急措施,多采用前端处理方法,即在前端设置调节池或缓冲池。虽然调节池或缓冲池调的蓄水和调节水质作用明显,但是存在占地面积大、建造费用高等问题。此外,向生化池内投泥培菌也可暂时应对工业废水的冲击,但不足以应对持续的进水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高浓度超标污水对生化系统造成冲击,本申请提供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及防污水冲击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质预判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包括:

4、处理装置,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处理;

5、检测装置,用于对硝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检测;

6、进污水管,与处理装置连接;

7、连接管,连接于处理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

8、出水管,与检测装置连接;

9、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容器、与检测容器连接的氨氮监测仪,所述连接管与检测容器连接。

<p>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沿进污水管进入处理装置后,氨氮经硝化处理而转化为硝酸盐,使得氨氮浓度减少,随后进入检测装置,氨氮监测仪对氨氮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氨氮浓度可以反应整个硝化过程,表征污水的有害物是否超标,以供判断污水是否会对生化系统造成冲击。若氨氮浓度异常升高,则表示污水超标,通过及时停止进水,便能有效避免生化系统受到异常冲击而崩溃的麻烦。

11、氨氮浓度反应污水是否超标的机理在于: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氰化物等有害物以及不同的酸碱度均会抑制硝化细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对硝化过程中的酶活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硝化细菌的转录等正常的生理过程,导致硝化细菌硝化效率下降甚至死亡。因此,当有害物质在污水中的浓度较高,便会抑制生物硝化的正常运行,从而表现出氨氮浓度升高这一结果。

12、可选地,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容器、设置于处理容器内部的第一滤板、设置于第一滤板上侧的生物填料以及设置于第一滤板下侧的曝气器,所述进污水管连接于处理容器下端,所述连接管连接于处理容器上端,所述处理容器穿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有空气泵、另一端与曝气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由下至上流经处理容器,使得硝化细菌附着在生物填料表面,实现挂膜,以便于后续硝化处理。空气通过曝气器送入处理装置的污水内,为硝化细菌供给氧气。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滤板下侧设置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设置于曝气器上侧,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设置有过滤填料。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先进行过滤,再进行硝化处理,保证硝化处理的模拟准确性。

16、可选地,所述处理容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顶板、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底板,所述第一滤板连接于第一筒体内壁,所述第二滤板连接于第二筒体内壁,所述曝气器设置于第三筒体内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容器拆装便捷,进而便于对处理装置进行检修维护。

18、可选地,所述连接管连接有连接阀,所述连接管连接有反洗管,所述反洗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位于连接阀靠近处理容器的一侧,所述处理容器下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有排水阀。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连接阀后,打开排水阀,清水通过反洗管送入处理容器,对其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沿排水管排出。

20、可选地,所述反洗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反洗段、反洗视镜和第二反洗段,所述第二反洗段与连接管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反洗进水的情况。

22、可选地,所述检测容器包括检测筒、连接于检测筒上端的盖板以及连接于检测筒下端的挡板。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检测装置进行检修维护。

24、可选地,还包括柜体,所述柜体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内壁连接有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所述处理装置与第一抱箍连接,所述检测装置与第二抱箍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质预判系统集成化、小型化,便于生产制造、运输及安装。

26、可选地,所述进污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水段、进水视镜和第二进水段,所述第二进水段与处理装置连接,所述进水视镜设置于柜体外侧。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过进水视镜可直接观察到污水情况,且无需打开柜门,较为方便。

2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污水冲击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9、一种防污水冲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s1挂膜培养:将水质预判系统设置在污水处理厂前端,使污水流经处理装置,进行挂膜培养;

31、s2水质预判:将经过s1挂膜培养的水质预判系统设置在泵站处,对泵站处的污水进行监测,通过氨氮监测仪检测到的氨氮数值变化情况,以判断污水是否超出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

32、s3溯源解决:若氨氮监测仪的数据异常升高,则停止该泵站输水,并由该泵站向上溯源,待来水正常后,合理配水,稀释超标污水。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排水系统合理调度,有效地保障排水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3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本申请利用硝化细菌对有毒有害物质最为敏感的特性,将生物硝化系统小型化并前置到关键泵站,以构建水源监管系统,方便及时应对污水超标问题,避免污水厂的生化系统受到异常冲击,一方面经济效益高,可减少调节池或缓冲池等应急设施的建设投入,减少应对异常水的药剂、菌种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保证污水处理效果,防止污水外溢,有效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及片区居民居住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1)包括处理容器(11)、设置于处理容器(11)内部的第一滤板(12)、设置于第一滤板(12)上侧的生物填料(13)以及设置于第一滤板(12)下侧的曝气器(14),所述进污水管(3)连接于处理容器(11)下端,所述连接管(4)连接于处理容器(11)上端,所述处理容器(11)穿设有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一端连接有空气泵(16)、另一端与曝气器(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12)下侧设置有第二滤板(17),所述第二滤板(17)设置于曝气器(14)上侧,所述第一滤板(12)和第二滤板(17)之间设置有过滤填料(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容器(1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顶板(111)、第一筒体(112)、第二筒体(113)、第三筒体(114)和底板(115),所述第一滤板(12)连接于第一筒体(112)内壁,所述第二滤板(17)连接于第二筒体(113)内壁,所述曝气器(14)设置于第三筒体(114)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连接有连接阀(41),所述连接管(4)连接有反洗管(6),所述反洗管(6)与连接管(4)的连接处位于连接阀(41)靠近处理容器(11)的一侧,所述处理容器(11)下端连接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连接有排水阀(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管(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反洗段(61)、反洗视镜(62)和第二反洗段(63),所述第二反洗段(63)与连接管(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容器(21)包括检测筒(211)、连接于检测筒(211)上端的盖板(212)以及连接于检测筒(211)下端的挡板(2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柜体(8),所述柜体(8)连接有柜门(9),所述柜体(8)内壁连接有第一抱箍(81)和第二抱箍(82),所述处理装置(1)与第一抱箍(81)连接,所述检测装置(2)与第二抱箍(8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水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进水段(31)、进水视镜(32)和第二进水段(33),所述第二进水段(33)与处理装置(1)连接,所述进水视镜(32)设置于柜体(8)外侧。

10.一种防污水冲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1)包括处理容器(11)、设置于处理容器(11)内部的第一滤板(12)、设置于第一滤板(12)上侧的生物填料(13)以及设置于第一滤板(12)下侧的曝气器(14),所述进污水管(3)连接于处理容器(11)下端,所述连接管(4)连接于处理容器(11)上端,所述处理容器(11)穿设有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一端连接有空气泵(16)、另一端与曝气器(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12)下侧设置有第二滤板(17),所述第二滤板(17)设置于曝气器(14)上侧,所述第一滤板(12)和第二滤板(17)之间设置有过滤填料(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容器(1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的顶板(111)、第一筒体(112)、第二筒体(113)、第三筒体(114)和底板(115),所述第一滤板(12)连接于第一筒体(112)内壁,所述第二滤板(17)连接于第二筒体(113)内壁,所述曝气器(14)设置于第三筒体(114)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连接有连接阀(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磊郑茜茜吴俊尹建训林坚伟郑为涛叶瑶哲宋道威吴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