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025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1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预处理系统、第一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第一生化处理系统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连接,第一生化处理系统的另一端与深度处理系统连接,深度处理系统的一端与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生化处理系统,第二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提升泵站、改良bardenpho生物池、二沉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第二提升泵站一端与预处理系统连接,高密度沉淀池的一端深度处理系统连接;第二提升泵站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连接,改良bardenpho生物池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处理,高密度沉淀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沉淀物,本申请在第一生化处理系统停止运行时继续对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污水是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域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污水在排放前需要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使污水水质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2、相关技术中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系统、第一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用于对污水中大型异物进行过滤;第一生化处理系统中氮、磷等物质去除;深度处理系统用于对污水进行杀菌消毒;污泥处理系统用于对污水中污泥进行处理。

3、第一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淀池、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和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颗粒。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用于实现氨氮的硝化和反硝化,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第二沉淀池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细小颗粒。上述污水处理系统需要多个处理单元,占地面积较大。

4、当污水处理系统输送的污水增大且超过污水处理系统负荷或者第一生化处理系统在检修时,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有效对所有污水进行处理,可能导致部分污水未完全净化往自然水域排放,对自然水域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对第一生化处理系统暂停工作时对污水持续净化,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第一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的另一端与深度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一端与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第二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提升泵站、改良bardenpho生物池、二沉池和高密度沉淀池,所述第二提升泵站一端与预处理系统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一端深度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泵站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改良bardenpho生物池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处理,所述二沉池用于污泥与水分离,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沉淀物。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污水依次通过预处理系统、第一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杂质处理,对水质进行净化;第二提升泵站将污水往改良bardenpho生物池运输;通过改良bardenpho生物池对污水中氨、氮、磷去除,再通过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对污泥与水分离;第二生化处理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虽然不如第一生化系统,但采用改良bardenpho生物池、二沉池和高密度沉淀池进行污水处理,所需的设备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当第一生化处理系统的进水量超过负荷时或第一生化处理系统检修时,将超出的往第二生化处理系统运输,通过第二生化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污水未经处理就往自然水域进行排放,具有环保作用。

5、可选的,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容纳池,所述容纳池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池的下方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远离容纳池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容纳槽的排料孔,所述容纳池内设置有用于对容纳槽底壁污泥刮除的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容纳池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容纳槽的底壁接触,所述刮板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呈锐角,所述刮板与转轴的距离沿转轴旋转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驱动转轴、支撑杆和刮板转动,刮板对容纳槽底部的污泥刮动,使污泥往转轴方向运输并使污泥进入到排料孔,避免污泥残留在容纳槽的底壁。

7、可选的,所述容纳池内设置有用于启闭排料孔的封堵装置,所述转轴的端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穿设于圆孔内的固定管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方的固定架,所述固定管外套接有位于转轴下方的密封环,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驱动固定管升降的气缸。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固定管和密封环下降,密封环对排料孔封堵,污泥可以在容纳池中进行沉淀工作;反之,气缸驱动密封环移动,使排料孔打开,使污泥可以从排料孔排出。

9、可选的,所述固定管外套设有第一折叠管,所述第一折叠管的一端与密封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管远离密封环的端面设置有转块,所述转块与转轴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折叠管可以防止污泥进入到转轴与固定管之间,避免污泥残留在固定管上,对固定管保护;当污泥沉淀时,会残留在第一折叠管上,随着气缸驱动密封环上升,使第一折叠管折叠,可以使第一折叠管上的污泥松动,污泥通过排料管排出时,容纳池内的水往容纳槽底壁方向流动,可以对第一折叠管上的污泥进行清除,无需人为另外对固定管进行清洁,减少清洁工序,减少清洁所需的时间。

11、可选的,所述容纳池内设置有用于疏通排料孔的疏通装置,所述疏通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架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设于固定管内,所述固定杆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远离固定杆的端面于排料孔内壁贴合,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驱动固定杆旋转的第二驱动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驱动固定片旋转,固定片将污泥往排料筒方向输送,加快污泥进入排料筒的速度,另外固定片对排料孔的内壁刮料,避免污泥残留在排料孔内壁上。

13、可选的,所述改良bardenpho生物池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一缺氧池连接有用于输送碳源的填加装置,所述第二好氧池与二沉池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对污水内的氮和磷进行去除;填加碳源,可以提升改良bardenpho生物池内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15、可选的,所述二沉池的一侧连接有污泥泵站,所述污泥泵站分别与污泥处理系统和改良bardenpho生物池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泵站将部分污泥输送到改良bardenpho生物池内,回流污泥可以代替改良bardenpho生物池一部分所需碳源,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成本。

17、可选的,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提升泵房和曝气沉砂除油池,所述进水提升泵房的进水口连接有粗格栅,所述曝气沉砂除油池的进水口连接有细格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粗格栅和细格栅均用于对污水中的大型异物进行隔离,避免大型异物进入到后续的第一生化处理系统、第二生化处理系统中;污水进入到曝气沉砂除油池内,将空气输送到污水中,将砂子上的黏性有机物冲刷到污水中,使砂子由于自身重力而下沉,使泥沙分离,而污水中的油脂类物质在曝气作用下而上升,在水面形成浮渣,实现污水、油脂、砂子分层的作用。

19、可选的,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淀池、第一提升泵站、硝化反硝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1)、第一生化处理系统(2)、深度处理系统(4)和污泥处理系统(5);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2)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1)连接,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2)的另一端与深度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深度处理系统(4)的一端与污泥处理系统(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生化处理系统(3),所述第二生化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提升泵站(31)、改良bardenpho生物池(32)、二沉池(33)和高密度沉淀池(34),所述第二提升泵站(31)一端与预处理系统(1)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4)的一端深度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泵站(31)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1)连接,所述改良bardenpho生物池(32)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处理,所述二沉池(33)用于污泥与水分离,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4)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沉淀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4)包括容纳池(343),所述容纳池(343)上开设有容纳槽(3431),所述容纳池(343)的下方设置有排料管(344),所述排料管(344)远离容纳池(343)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容纳槽(3431)的排料孔(3441),所述容纳池(343)内设置有用于对容纳槽(3431)底壁污泥刮除的刮料装置(345);所述刮料装置(345)包括设置于容纳池(343)上的支撑架(3451),所述支撑架(3451)上转动连接有转轴(3452),所述转轴(345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支撑杆(3454),所述支撑杆(3454)的下端面设置有刮板(3455),所述刮板(3455)远离支撑杆(3454)的一端与容纳槽(3431)的底壁接触,所述刮板(3455)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3454)的长度方向呈锐角,所述刮板(3455)与转轴(3452)的距离沿转轴(3452)旋转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支撑架(3451)上设置有驱动转轴(345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34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343)内设置有用于启闭排料孔(3441)的封堵装置(346),所述转轴(3452)的端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封堵装置(346)包括穿设于圆孔内的固定管(3461)以及设置于支撑架(3451)上方的固定架(3463),所述固定管(3461)外套接有位于转轴(3452)下方的密封环(3462),所述固定架(3463)上设置有驱动固定管(3461)升降的气缸(34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461)外套设有第一折叠管(3466),所述第一折叠管(3466)的一端与密封环(346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叠管(3466)远离密封环(3462)的端面设置有转块(3467),所述转块(3467)与转轴(345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343)内设置有用于疏通排料孔(3441)的疏通装置(347),所述疏通装置(347)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架(3463)上的固定杆(3471)所述固定杆(3471)穿设于固定管(3461)内,所述固定杆(347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固定片(3472),所述固定片(3472)远离固定杆(3471)的端面于排料孔(3441)内壁贴合,所述固定架(3463)上设置有驱动固定杆(3471)旋转的第二驱动件(34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改良bardenpho生物池(32)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321)、第一缺氧池(322)、第一好氧池(323)、第二缺氧池(324)和第二好氧池(325),所述第一缺氧池(322)连接有用于输送碳源的填加装置,所述第二好氧池(325)与二沉池(3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33)的一侧连接有污泥泵站(35),所述污泥泵站(35)分别与污泥处理系统(5)和改良bardenpho生物池(3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提升泵房(11)和曝气沉砂除油池(12),所述进水提升泵房(11)的进水口连接有粗格栅,所述曝气沉砂除油池(12)的进水口连接有细格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淀池(21)、第一提升泵站(22)、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23)、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24)、第二沉淀池(25)、紫外线消毒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1)、第一生化处理系统(2)、深度处理系统(4)和污泥处理系统(5);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2)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1)连接,所述第一生化处理系统(2)的另一端与深度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深度处理系统(4)的一端与污泥处理系统(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生化处理系统(3),所述第二生化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提升泵站(31)、改良bardenpho生物池(32)、二沉池(33)和高密度沉淀池(34),所述第二提升泵站(31)一端与预处理系统(1)连接,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4)的一端深度处理系统(4)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泵站(31)的一端与预处理系统(1)连接,所述改良bardenpho生物池(32)用于对污水进行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处理,所述二沉池(33)用于污泥与水分离,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4)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沉淀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34)包括容纳池(343),所述容纳池(343)上开设有容纳槽(3431),所述容纳池(343)的下方设置有排料管(344),所述排料管(344)远离容纳池(343)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容纳槽(3431)的排料孔(3441),所述容纳池(343)内设置有用于对容纳槽(3431)底壁污泥刮除的刮料装置(345);所述刮料装置(345)包括设置于容纳池(343)上的支撑架(3451),所述支撑架(3451)上转动连接有转轴(3452),所述转轴(3452)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支撑杆(3454),所述支撑杆(3454)的下端面设置有刮板(3455),所述刮板(3455)远离支撑杆(3454)的一端与容纳槽(3431)的底壁接触,所述刮板(3455)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3454)的长度方向呈锐角,所述刮板(3455)与转轴(3452)的距离沿转轴(3452)旋转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支撑架(3451)上设置有驱动转轴(345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34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343)内设置有用于启闭排料孔(3441)的封堵装置(346),所述转轴(3452)的端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封堵装置(346)包括穿设于圆孔内的固定管(3461)以及设置于支撑架(3451)上方的固定架(3463),所述固定管(3461)外套接有位于转轴(3452)下方的密封环(3462),所述固定架(3463)上设置有驱动固定管(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茜茜吴旭磊苏忠萍尹建训陈新芳林坚伟吴俊陈得利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