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曝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43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包括充氧塔,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中间水池,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好氧池,充氧塔的底部与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充氧塔底端设有布气管,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曝气器,布气管连接至设于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进水装置将中间水池内的废水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回水装置将好氧池中的上清液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与废水混合,通过混水喷淋装置使混合水在充氧塔内喷淋自由下落,在布水板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废水溶解氧的能力,有效的降低了好氧曝气的能耗和废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曝气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工业废水,一般处理工艺流程包括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其中物化预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非溶解性CODCr和SS,但对溶解性污染物去除率相对较低,因此废水经物化预处理后需进行生化处理,即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提高出水水质。生化处理主要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两部分,其中厌氧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废水,其出水一般需再经好氧系统进行进一步降解污染物的浓度,然后再进入后续水处理工艺单元或外排。而好氧系统一般包括好氧池和二沉池。在好氧池中悬浮生长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通过向好氧池中通入空气,这一部分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新陈代谢,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并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基质进行生命活动,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好氧池中废水溶解氧的高低,对好氧系统的稳定运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溶解氧的高低取决于曝气系统的充氧效果,曝气目的是为了给好氧微生物反应提供充足的氧气,常见曝气方式有鼓风曝气、表面曝气、潜水射流曝气和沉水曝气。其中鼓风曝气是使用具有一定风量和压力的鼓风机,通过管道向曝气设备供气,曝气设备使空气变成小气泡,小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与水充分接触,向水中提供充足氧气;表面曝气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轮,将废水由导管向四周扬水,扬出的水珠与空气接触,以及落下时溅起的大量水花,使水中含氧增加;潜水射流曝气的原理实际上是文丘里效应,该系统由循环水泵、喷嘴、气室、进气导管、喉管、扩散管所组成,循环水经水泵增压后,由喷嘴高速射入气室,空气由进气导管导入,在喉管处与水流混合搅拌,经扩散管排出,完成曝气充氧;沉水曝气是利用电机直接传动叶轮之旋转来造成离心力,使附近的低压吸进水流,同时,叶轮进口处也制造真空以吸入空气,在混气室中,这些空气与水混合之后由离心力作用急速排出,完成曝气充氧。虽然上述各曝气方式原理不同,但缺具有共同的缺点,即都需要较大的动力消耗才能达到预期的曝气效果,因此不利于节能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耗能、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包括充氧塔,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布水板,所述布气管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提升泵,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中间水池的下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水管延伸至所述好氧池的上部且水平设置,位于所述好氧池内的所述回水管上布置有进水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水喷淋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充氧塔安装的混水管,所述混水管的出水端至少连接一个喷淋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水管固定安装于所述充氧塔的顶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氧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自上而下布置安装有布水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布水器包括设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布置有出水孔,所述布水管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充氧塔。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好氧池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溢流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包括充氧塔,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布水板,所述布气管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水装置将中间水池内的废水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回水装置将好氧池中的上清液提升并输送至充氧塔内与废水混合,通过混水喷淋装置使混合水在充氧塔内喷淋自由下落,在布水板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气水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废水溶解氧的能力,然后进入至好氧池内进行生化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废水处理过程中好氧曝气的能耗,进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间水池;2-好氧池;3-塔体;4-布水板;5-进水管;6-提升泵;7-回水管;8-回流泵;9-布水管;10-混水管;11-喷淋头;12-布气管;13-布水板;14-曝气管;15-溢流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1与好氧池2之间,所述中间水池1用来收集水处理工艺中前一工艺段的出水,废水在所述好氧池2内进行生化反应,形成上清液可直接外排,进入下一水处理工艺段。本实施例包括充氧塔,具体地所述充氧塔包括塔体3,所述塔体3内自上而下布置安装有布水板4,所述布水板4实质为一板体结构,且贯穿该板体布置有若干便于废水下行的过水孔。所述塔体3的具体结构为本
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内容,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充分利用了气液界面传质过程的经典理论---双膜理论,即相接触的气、液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附近各有一层很薄且稳定的气膜和液膜,溶质需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此两膜层,因此气液传质的阻力主要来自这层两膜层。气液两膜在不断更新时,传质阻力较小,气液界面稳定时阻力较大,且当不断产生新气泡时传质速度会提高。废水在所述充氧塔内的下行过程中,在所述布水板4的阻挡作用下,会不断的产生新气泡,从而提高了废水溶解氧的能力。本实施例的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1,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2,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2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上安装有提升泵6,所述进水管5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中间水池1的下部,从而避免所述中间水池1上部的悬浮物被提升至所述充氧塔内,防止所述提升泵6及所述布水板4上过水孔的阻塞,进而确保所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氧塔,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曝气器,所述布气管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水处理曝气系统,连通于中间水池与好氧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氧塔,所述充氧塔通过进水装置连通至所述中间水池,所述充氧塔通过回水装置连通至所述好氧池,所述充氧塔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还连通有布水器,所述充氧塔上安装有混水喷淋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回水装置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水喷淋装置的进水端,所述充氧塔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安装有曝气器,所述布气管连接至设于所述充氧塔外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提升泵,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中间水池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水管延伸至所述好氧池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际学魏皓张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