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37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包括T型导轨、滑槽、立柱、控制器、反馈系统和执行器,滑槽包覆设置于T型导轨外部,T型导轨顶部设置有滑道,滑道基于T型导轨顶部为对称设置,滑槽的内部顶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道相互滑动连接,滑槽与T型导轨之间保持一定间隔,T型导轨上还设置有长定子铁芯绕组,滑槽内壁设置有与向自动轨道对应设置的限位块长定子铁芯绕组基于T型导轨侧壁为一次并排设置,反馈系统分别电性控制连接于控制器和执行器,执行器电性控制连接于长定子铁芯绕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对长定子铁芯绕组进行磁悬浮力的控制,使得磁能悬浮驱动滑槽沿着T型导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尤其涉及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起重设备有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起重机在市场上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不用支腿吊重及吊重行驶经常出现一些事故,行驶的速度也较履带起重机(履带吊)快;作业稳定、起重量大、可在特定范围内吊重行走、但必须保证道路平整坚实、轮胎气压符合要求、吊离地面不得超过50CM;禁止带负荷长距离行走。为保证作业安全,目前国内基本上禁止不打支腿进行吊装作业。起重机配套使用钢丝绳品种包括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和光面钢丝绳。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由于其构造原因,吊取大重量时,导致滑轨和滑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磨损严重且耗能高,危险系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包括T型导轨、滑槽、立柱、控制器、反馈系统和执行器,所述滑槽包覆设置于T型导轨外部,所述T型导轨顶部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基于T型导轨顶部为对称设置,所述滑槽的内部顶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道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滑槽与T型导轨之间保持一定间隔。进一步的,所述T型导轨上还设置有长定子铁芯绕组,所述长定子铁芯绕组基于T型导轨为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悬浮行进绕组,所述悬浮行进绕组基于滑槽为对称设置,所述悬浮行进绕组与长定子铁芯绕组相互磁性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T型导轨上设置有导向自动滑轨,所述导向自动滑轨基于T型导轨为对称设置,所述滑槽内壁设置有与导向自动滑轨对应设置的限位块。进一步的,所述长定子铁芯绕组基于T型导轨侧壁为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滑槽底部牵引有吊绳,所述吊绳远离滑槽端牵引有吊装器,所述控制器电性控制连接于执行器,所述反馈系统分别电性控制连接于控制器和执行器,所述执行器电性控制连接于长定子铁芯绕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用来针对性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加以创新性的改进,通知增加其实际的使用效果。本技术通过滑槽上设置有悬浮行进绕组,悬浮行进绕组基于滑槽为对称设置,悬浮行进绕组与长定子铁芯绕组相互磁性对应设置,同时通过设置的滑道和滑块相互滑动连接,能够减少T型导轨和滑槽的接触面积,进而在平移重物时降低摩擦,节省做工。本技术通过控制器电性控制连接于执行器,反馈系统分别电性控制连接于控制器和执行器,执行器电性控制连接于长定子铁芯绕组,通过控制器控制执行器发往长定子铁芯绕组的电量,实现磁能悬浮驱动滑槽沿着T型导轨运行,便捷操作,还能够根据重物实际质量进行调整磁性悬浮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控制器对长定子铁芯绕组进行磁悬浮力的控制,使得磁能悬浮驱动滑槽沿着T型导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T型导轨;2、滑槽;3、立柱;4、滑道;5、滑块;6、长定子铁芯绕组;7、悬浮行进绕组;8、导向自动滑轨;9、限位块;10、吊绳;11、吊装器;12、控制器;13、反馈系统;14、执行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图1-4,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包括T型导轨1、滑槽2、立柱3、控制器12、反馈系统13和执行器14,所述滑槽2包覆设置于T型导轨1外部,所述T型导轨1顶部设置有滑道4,所述滑道4基于T型导轨1顶部为对称设置,所述滑槽2的内部顶部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滑道4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滑槽2与T型导轨1之间保持一定间隔。所述T型导轨1上还设置有长定子铁芯绕组6,所述长定子铁芯绕组6基于T型导轨1为对称设置。所述滑槽2上设置有悬浮行进绕组7,所述悬浮行进绕组7基于滑槽2为对称设置,所述悬浮行进绕组7与长定子铁芯绕组6相互磁性对应设置。所述T型导轨1上设置有导向自动滑轨8,所述导向自动滑轨8基于T型导轨1为对称设置,所述滑槽2内壁设置有与导向自动滑轨8对应设置的限位块9。所述长定子铁芯绕组6基于T型导轨1侧壁为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滑槽2底部牵引有吊绳10,所述吊绳10远离滑槽2端牵引有吊装器11,所述控制器12电性控制连接于执行器14,所述反馈系统13分别电性控制连接于控制器12和执行器14,所述执行器14电性控制连接于长定子铁芯绕组6。本技术中,首先对本装置进行正确组装,首先,将立柱3竖直设置于地面,数量为若干,将T型导轨1置于立柱3顶端固定,且T型导轨平行于地面,完成以上步骤后,再将滑槽2套接于T型导轨1外壁,并且使得设置于滑槽2内部的滑块5与设置于T型导轨1顶部的滑道4相互滑动连接且T型导轨1与滑槽2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使用时,通过控制器12对连接于执行器14的长定子铁芯绕组6的电能进行控制,进而实现长定子铁芯绕组6对悬浮行进绕组7进行磁性斥力驱动,将滑槽2沿着T型导轨1滑行,运行至中午上方后,将与吊绳10连接的吊装器12对重物进行吊装,升降后,再通过通过控制器12对连接于执行器14的长定子铁芯绕组6的电能进行控制,进而实现长定子铁芯绕组6对悬浮行进绕组7进行磁性斥力驱动将滑槽2沿着T型导轨1滑行至吊装需要位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包括T型导轨(1)、滑槽(2)、立柱(3)、控制器(12)、反馈系统(13)和执行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包覆设置于T型导轨(1)外部,所述T型导轨(1)顶部设置有滑道(4),所述滑道(4)基于T型导轨(1)顶部为对称设置,所述滑槽(2)的内部顶部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滑道(4)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滑槽(2)与T型导轨(1)之间保持一定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包括T型导轨(1)、滑槽(2)、立柱(3)、控制器(12)、反馈系统(13)和执行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包覆设置于T型导轨(1)外部,所述T型导轨(1)顶部设置有滑道(4),所述滑道(4)基于T型导轨(1)顶部为对称设置,所述滑槽(2)的内部顶部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与滑道(4)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滑槽(2)与T型导轨(1)之间保持一定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导轨(1)上还设置有长定子铁芯绕组(6),所述长定子铁芯绕组(6)基于T型导轨(1)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门式起重平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上设置有悬浮行进绕组(7),所述悬浮行进绕组(7)基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树杨显威
申请(专利权)人:黔东南州特种设备检验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