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524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10
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属于梯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机壳内安装控制模块,机壳上表面安装检测按钮与显示屏,机壳前端连接设置双向电子液压杆、红外间隙测量模块,双向电子液压杆前端配合设置拉力传感器,双向电子液压杆两侧分别连接设置安装支架,所述的检测按钮、显示屏、双向电子液压杆、红外间隙测量模块、拉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之间建立电气控制连接;本专利方案采用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过程所涉及的施力与检测合体设计、自动控制,实现了电梯层门间隙检测的全自动化,简化检测步骤、提高检测精准度与检测效率,也可避免检测事故发生,确保检测过程安全、可靠。

A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gap between elevator d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梯层门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层门是电梯的重要组成装置,也是与乘客直接面对的电梯部件,其结构稳定性与电梯的安全运行密不可分。层门的合格标准:在水平移动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门扇间隙允许增大,但对于中分门其总和不大于45mm。为验证电梯层门的安全性,各种检测仪器应运而生,但现所应用的各类检测装置在检测实施过程的各测量步骤均需人工逐步实施,检测过程操作繁琐,并且存在测量过程中施力装置失效引起人员伤害等检测安全隐患,另外人工手持式检测应位置、角度偏移等影响测量精准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款全自动的电梯层门间隙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为电梯层门间隙检测提供一种全自动的解决方案,以简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精准度。所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机壳内安装控制模块,机壳上表面安装检测按钮与显示屏,机壳前端连接设置双向电子液压杆、红外间隙测量模块,双向电子液压杆前端配合设置拉力传感器,双向电子液压杆两侧分别连接设置安装支架,所述的检测按钮、显示屏、双向电子液压杆、红外间隙测量模块、拉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之间建立电气控制连接。所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面上连接设置真空吸盘,安装支架上连接设置气泵,气泵与真空吸盘之间通过软管建立气路连接,气泵与控制模块之间建立电气控制连接。所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力传感器、双向电子液压杆的中心面位于同一位置。所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安装连接在双向电子液压杆的液压臂的前端,两个安装支架对称设置在双向电子液压杆的两侧。所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两侧的测力弹簧与相应侧的安装支架垂直相交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上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采用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过程所涉及的施力与检测合体设计、自动控制,实现了电梯层门间隙检测的全自动化,简化检测步骤、提高检测精准度与检测效率,也可避免检测事故发生,确保检测过程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气控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应用流程图;图1中:1-真空吸盘、2-气泵、3-安装支架、4-软管、5-机壳、6-检测按钮、7-显示屏、8-控制模块、9-双向电子液压杆、9a-液压臂、10-拉力传感器、10a-测力弹簧、11-红外间隙测量模块。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机壳5采用手持式,机壳5上表面安装检测按钮6与显示屏7,显示屏7主要用于显示电梯层门的检测间隙,检测按钮6用于控制检测执行;机壳5前端连接设置双向电子液压杆9,双向电子液压杆9两侧液压臂9a的前端分别连接设置安装支架3,两个安装支架3对称设置在双向电子液压杆9的两侧;双向电子液压杆9的前端安装拉力传感器10,拉力传感器10、双向电子液压杆9的中心面位于同一位置,拉力传感器10两侧的测力弹簧10a与相应侧的安装支架3垂直相交固定连接,上述的双向电子液压杆9用于向两侧的安装支架3提供压力,拉力传感器10于实时检测双向电子液压杆9对安装支架3的压力,安装支架3采用三角形结构有利于在双向电子液压杆9的施压过程中保持稳定性;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配合设置在两侧的安装支架3之间,与机壳5固定连接,测量时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插入电梯层门的缝隙中,用于检测层门之间的缝隙大小,采用非接触式测量确保了检测结果的高精度;安装支架3的安装面上连接设置真空吸盘1用于与被测电梯层门固定,安装支架3上安装气泵2用于抽吸真空吸盘1内的空气,气泵2与真空吸盘1之间通过软管4建立气路连接;机壳5内安装控制模块8用于控制本装置的自动化运行,检测按钮6、显示屏7、双向电子液压杆9、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拉力传感器10、气泵2分别与控制模块8之间建立电气控制连接。上述实施例中,拉力传感器10、双向电子液压杆9的中心面位于同一位置,两个安装支架3对称设置在双向电子液压杆9的两侧,确保拉力传感器10、双向电子液压杆9及两个安装支架3以同一中心面对称设置,可确保双向电子液压杆9向两侧施压均衡,保证检测结果有效性。本专利方案采用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过程所涉及的施力与检测合体设计、自动控制,实现了电梯层门间隙检测的全自动化,简化检测步骤、提高检测精准度与检测效率,也可避免检测事故发生,确保检测过程安全、可靠。图3所示为应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的检测流程,控制模块8控制本技术方案的有序运作,具体检测步骤如下:步骤1:将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插入到被测电梯层门的间隙中,将两侧的真空吸盘1紧贴着被测电梯层门,再按下检测按钮6;步骤2:检测按钮6按下后,两个气泵2开始抽气使两个真空吸盘1牢牢地吸住被测电梯层门,此时双向电子液压杆9向两侧安装支架3施压,安装支架3通过真空吸盘1与被测电梯层门,即双向电子液压杆9向两侧被测电梯层门施压;步骤3:拉力传感器10不断地检测压力值,当压力值检测达到检测标准压力150N时,提供一个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接收拉力传感器10的反馈信号后控制双向电子液压杆9保持150N施压;步骤4:控制模块8控制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开始工作,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检测电梯层门之间的间隙,并通过显示屏7将检测到的数据显示出来,完成一次检测。通过上述步骤,应用本专利方案实现了电梯层门间隙检测的全自动化,检测过程简洁、高效、安全,并确保了检测结果高精度。本技术方案中的控制模块,可以采用市购的指南者F103开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包括机壳(5),其特征在于机壳(5)内安装控制模块(8),机壳(5)上表面安装检测按钮(6)与显示屏(7),机壳(5)前端连接设置双向电子液压杆(9)、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双向电子液压杆(9)前端配合设置拉力传感器(10),双向电子液压杆(9)两侧分别连接设置安装支架(3),所述的检测按钮(6)、显示屏(7)、双向电子液压杆(9)、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拉力传感器(10)分别与控制模块(8)之间建立电气控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包括机壳(5),其特征在于机壳(5)内安装控制模块(8),机壳(5)上表面安装检测按钮(6)与显示屏(7),机壳(5)前端连接设置双向电子液压杆(9)、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双向电子液压杆(9)前端配合设置拉力传感器(10),双向电子液压杆(9)两侧分别连接设置安装支架(3),所述的检测按钮(6)、显示屏(7)、双向电子液压杆(9)、红外间隙测量模块(11)、拉力传感器(10)分别与控制模块(8)之间建立电气控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层门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的安装面上连接设置真空吸盘(1),安装支架(3)上连接设置气泵(2),气泵(2)与真空吸盘(1)之间通过软管(4)建立气路连接,气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传驷谢竹林官正涛杨显威李小树夏松王廷栋
申请(专利权)人:黔东南州特种设备检验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