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701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炉体机构、开合型机构、倾翻机构和操控台;炉体机构的保温炉上方设有铸台,铸台中间设有上液口,上液口下方连接升液管,铸台上方设有开合型机构,包括拼合式下模和可升降的上模,开合型机构通过倾翻机构与铸台可转动连接,倾翻机构包括翻转油缸和翻转架,翻转架与开合型机构固接,翻转架的支点部与铸台右端转动铰接,翻转架下表面设有与上液口配合的对接口,对接口与铸件型腔连通,底板内部设有冷却腔,底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保温炉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铸台穿设有加压管,加压管连接空压机,坩埚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基座左侧设有该浇注系统配套的操控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
本技术属于低压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低压铸造是在坩埚中通入压缩空气,将熔融液态金属在压力作用下,使金属液由升液管上升填充铸型和控制凝固的铸造方法。由于石膏浆料的流动性能好,使得其充型性能优良,复膜性优异,更适宜于复制形状较为复杂的铸件,铸造型腔表面光洁。目前,低压铸造普遍存在铸件脱模操作不便,上液口和升液管拆装、维修、更换操作不便,浇注过程中工艺温度、压力不易直观地把控,铸造冷却速度慢,铸造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炉体机构、开合型机构、倾翻机构和操控台;所述炉体机构包括保温炉和坩埚,坩埚置于保温炉内,保温炉下方设有基座,保温炉上方设有铸台,铸台与坩埚上沿密封连接,铸台左侧上方设有投料口,投料口上设有可开关的进料门,铸台中间部位设有上液口,上液口下方连接有升液管,升液管下端伸至坩埚底部,铸台上方设有开合型机构,开合型机构包括可横向伸缩运动的拼合式的下模和可纵向升降运动的上模,上模和下模挤压拼合构成铸件型腔,下模的开合动作由四个卧式油缸驱动,四个卧式油缸两两对称固定在底板上,下模与底板之间滑动接触,上模通过安装板与其上方的升降油缸的活动端相连接,升降油缸固定在由四根滑轨柱支撑的支架上,安装板的四角通过四个滑套与四根滑轨柱可滑动连接,且上模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开合型机构通过倾翻机构与铸台可转动连接,倾翻机构包括翻转油缸和翻转架,翻转油缸的固定端与基座右端相连接,翻转油缸的活动端与翻转架的右端相铰接,翻转架上表面与底板相固接,翻转架的支点部与铸台右端转动铰接,翻转架下表面开设有与上液口相配合的对接口,对接口通过贯穿底板的浇注通道与铸件型腔相连通,底板内部开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左端设有进水口,右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皆与冷却水箱连通,底板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保温炉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铸台内部穿设有加压管,加压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空压机,加压管的出气端伸至坩埚内浇注液的液面上方,坩埚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保温炉的左侧设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上方设有用于给冷却腔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泵,保温炉的右侧设有为各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站,基座左侧设有该浇注系统配套的操控台。进一步地,所述上液口与对接口之间设有石棉密封圈,保证开合型机构放下时上液口与对接口的良好密封。进一步地,所述升液管上端配合设有陶瓷过滤网,对浇注液起到过滤除杂的作用,提高铸件质量。本技术还包括能够使其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例如:进料门的扣锁机构,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操控台的电连接,操控台内的电器及电路设计及操作台的可视化设置等,均采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开合型机构的设计使得铸件脱模变得简单容易,倾翻机构使开合型机构与炉体机构能够彻底分离开,便于上液口和升液管拆装、维修、更换操作,通过各传感器与操控台的电连接实现了浇注过程中工艺温度、压力、液面都能够直观地查看,便于精确控制各工艺参数,冷却系统的设计有助于把控铸造冷却速度,提升铸造效率和铸件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限制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炉体机构、开合型机构、倾翻机构和操控台;所述炉体机构包括保温炉1和坩埚2,坩埚置于保温炉内,保温炉下方设有基座3,保温炉上方设有铸台4,铸台与坩埚上沿密封连接,铸台左侧上方设有投料口5,投料口上设有可开关的进料门6,铸台中间部位设有上液口7,上液口下方连接有升液管8,升液管下端伸至坩埚底部,铸台上方设有开合型机构,开合型机构包括可横向伸缩运动的拼合式的下模9和可纵向升降运动的上模10,上模和下模挤压拼合构成铸件型腔,下模的开合动作由四个卧式油缸11驱动,四个卧式油缸两两对称固定在底板12上,下模与底板之间滑动接触,上模通过安装板13与其上方的升降油缸14的活动端相连接,升降油缸固定在由四根滑轨柱15支撑的支架16上,安装板的四角通过四个滑套17与四根滑轨柱可滑动连接,且上模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18,开合型机构通过倾翻机构与铸台可转动连接,倾翻机构包括翻转油缸19和翻转架20,翻转油缸的固定端与基座右端相连接,翻转油缸的活动端与翻转架的右端相铰接,翻转架上表面与底板相固接,翻转架的支点部与铸台右端转动铰接,翻转架下表面开设有与上液口相配合的对接口21,对接口通过贯穿底板的浇注通道22与铸件型腔相连通,底板内部开设有冷却腔23,冷却腔左端设有进水口,右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皆与冷却水箱连通,底板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24,保温炉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25,铸台内部穿设有加压管26,加压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空压机27,加压管的出气端伸至坩埚内浇注液的液面上方,坩埚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28和压力传感器29,保温炉的左侧设有冷却水箱30,冷却水箱上方设有用于给冷却腔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泵31,保温炉的右侧设有为各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站32,基座左侧设有该浇注系统配套的操控台33。所述上液口与对接口之间设有石棉密封圈34,保证开合型机构放下时上液口与对接口的良好密封。所述升液管上端配合设有陶瓷过滤网35,对浇注液起到过滤除杂的作用,提高铸件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机构、开合型机构、倾翻机构和操控台;所述炉体机构包括保温炉和坩埚,坩埚置于保温炉内,保温炉下方设有基座,保温炉上方设有铸台,铸台与坩埚上沿密封连接,铸台左侧上方设有投料口,投料口上设有可开关的进料门,铸台中间部位设有上液口,上液口下方连接有升液管,升液管下端伸至坩埚底部,铸台上方设有开合型机构,开合型机构包括可横向伸缩运动的拼合式的下模和可纵向升降运动的上模,上模和下模挤压拼合构成铸件型腔,下模的开合动作由四个卧式油缸驱动,四个卧式油缸两两对称固定在底板上,下模与底板之间滑动接触,上模通过安装板与其上方的升降油缸的活动端相连接,升降油缸固定在由四根滑轨柱支撑的支架上,安装板的四角通过四个滑套与四根滑轨柱可滑动连接,且上模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开合型机构通过倾翻机构与铸台可转动连接,倾翻机构包括翻转油缸和翻转架,翻转油缸的固定端与基座右端相连接,翻转油缸的活动端与翻转架的右端相铰接,翻转架上表面与底板相固接,翻转架的支点部与铸台右端转动铰接,翻转架下表面开设有与上液口相配合的对接口,对接口通过贯穿底板的浇注通道与铸件型腔相连通,底板内部开设有冷却腔,底板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一,保温炉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二,铸台内部穿设有加压管,加压管的进气端连接有空压机,加压管的出气端伸至坩埚内浇注液的液面上方,坩埚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保温炉的左侧设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上方设有用于给冷却腔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泵,保温炉的右侧设有为各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站,基座左侧设有该浇注系统配套的操控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膏型低压铸造主框架类铸件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机构、开合型机构、倾翻机构和操控台;所述炉体机构包括保温炉和坩埚,坩埚置于保温炉内,保温炉下方设有基座,保温炉上方设有铸台,铸台与坩埚上沿密封连接,铸台左侧上方设有投料口,投料口上设有可开关的进料门,铸台中间部位设有上液口,上液口下方连接有升液管,升液管下端伸至坩埚底部,铸台上方设有开合型机构,开合型机构包括可横向伸缩运动的拼合式的下模和可纵向升降运动的上模,上模和下模挤压拼合构成铸件型腔,下模的开合动作由四个卧式油缸驱动,四个卧式油缸两两对称固定在底板上,下模与底板之间滑动接触,上模通过安装板与其上方的升降油缸的活动端相连接,升降油缸固定在由四根滑轨柱支撑的支架上,安装板的四角通过四个滑套与四根滑轨柱可滑动连接,且上模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开合型机构通过倾翻机构与铸台可转动连接,倾翻机构包括翻转油缸和翻转架,翻转油缸的固定端与基座右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磊李伟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正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