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76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包括:支架、下料斗、出料口、过滤筒、风机、扩风筒、分料斗、进料斗、插板、侧斜管道、叶末口、滤板、清理板、风口、观测孔、分流板;下料斗内嵌固定支架中,所述下料斗固定有一过滤筒,过滤筒上固定有分料斗,进料斗上固定有分料斗,过滤筒一侧通过扩风筒固定有一风机,过滤筒的风口对向位置设有一滤板,过滤筒一端设有侧斜管道;所述分料斗的前后两侧壁内部连接有分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风选质量;增加风选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农业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叶末分离技术主要依赖筛选或者风选,筛选技术中的茶叶摩擦大对茶叶损伤较大,风选技术技术中茶叶摩擦小茶叶损伤较小,但是风选技术缺少茶叶分散结构,未分散的茶叶进行风选时经常会由于茶叶和茶叶末未能及时分离,茶叶末粘附茶叶在茶叶上,不能经过风选脱离,严重影响茶叶风选效果,并且现有的大部分茶叶风选技术缺少过滤结构,导致会有部分茶叶会被风选收集在作为废料的茶叶末处,影响茶叶风选精度不高且浪费茶叶成本。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一种可以采用风选技术减小茶叶摩擦,减小茶叶损伤并同时具有分散结构和过滤结构的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包括:支架、下料斗、出料口、过滤筒、风机、扩风筒、分料斗、进料斗、插板、侧斜管道、叶末口、滤板、清理板、风口、观测孔、分流板;所述支架的四角设有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包括:支架(1)、下料斗(2)、出料口(3)、过滤筒(4)、风机(5)、扩风筒(6)、分料斗(7)、进料斗(8)、插板(9)、侧斜管道(10)、叶末口(11)、滤板(12)、清理板(13)、风口(14)、观测孔(15)、分流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四角设有四根方形支柱,四根方形支柱的上方共同设在同一方框结构上,所述下料斗(2)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漏斗状,下料斗(2)内嵌固定在方框结构中,所述下料斗(2)的表面利用螺栓固定有一方筒结构的过滤筒(4),过滤筒(4)的上表面固定有一上窄下阔漏斗状的分料斗(7),进料斗(8)的上表面固定有一上阔下窄漏斗状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叶末分离装置,包括:支架(1)、下料斗(2)、出料口(3)、过滤筒(4)、风机(5)、扩风筒(6)、分料斗(7)、进料斗(8)、插板(9)、侧斜管道(10)、叶末口(11)、滤板(12)、清理板(13)、风口(14)、观测孔(15)、分流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四角设有四根方形支柱,四根方形支柱的上方共同设在同一方框结构上,所述下料斗(2)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漏斗状,下料斗(2)内嵌固定在方框结构中,所述下料斗(2)的表面利用螺栓固定有一方筒结构的过滤筒(4),过滤筒(4)的上表面固定有一上窄下阔漏斗状的分料斗(7),进料斗(8)的上表面固定有一上阔下窄漏斗状的分料斗(7),分料斗(7)的上口和进料斗(8)的下口贯通,且分料斗(7)的上表面和进料斗(8)的下表面的外轮廓一致,所述过滤筒(4)的一侧设有一方形的通孔形成所述风口(14),风口(14)周围采用螺栓固定有一喇叭结构的扩风筒(6),扩风筒(6)为左右通透结构,扩风筒(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一风机(5),过滤筒(4)的风口(14)对向位置同样设有一方形开口,方形开口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滤板(12),滤板(12)上设有细密的网眼,所述过滤筒(4)上、滤板(12)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倾斜向下的方形管道形成所述侧斜管道(10),侧斜管道(10)的下开口设有一凸圈形成所述叶末口(11),下料斗(2)的下开口设有一凸圈形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市咸安区汀泗长胜茶叶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