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552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包括箱体、箱门、多组置物架、多组第一液压杆、多组第二液压杆、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多组第一定位板、多组第二定位板和多组第三定位板,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箱体的前端的左部与箱门的后端的左部铰接,容置腔的底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多组第一液压杆的底端连接,多组第一液压杆的顶端分别多组第一定位板的底端连接,多组第一定位板的内侧分别与第一托板的左端的前部和后部及右端的前部和后部连接,第一托板的侧端分别与多组第二定位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节置物架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实验容器,而且便于后方的实验容器的取出,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试验机
,具体为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
技术介绍
恒温恒湿试验机也称恒温恒湿实验箱、可程式湿热交变试验箱、恒温机或恒温恒湿箱,用于检测材料在各种环境下性能的设备及试验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手机、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在现有技术中,恒定湿热试验机包括有试验箱体以及水平架设于试验箱体内的置物架,试验箱体包括有调节控制单元,调节控制单元包括有调温和增湿两部分,温度调节单元是通过试验机内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温度控制器(微型信息处理器)进行调节,并通过加热装置实现升温操作;湿度调节单元是通过试验机内置的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湿度控制器(微型信息处理器)调节,并通过喷淋装置实现增湿,现有的恒定湿热试验机内结构较为单一,不适合不同高度的试验容器使用,同时最后方的试验容器不便拿出,使用不便。为此,提出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能够调节置物架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门(2)、多组置物架(3)、多组第一液压杆(4)、多组第二液压杆(5)、第一托板(6)、第二托板(7)、多组第一定位板(8)、多组第二定位板(9)和多组第三定位板(10),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箱体(1)的前端的左部与所述箱门(2)的后端的左部铰接,所述容置腔的底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底端连接,多组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一定位板(8)的底端连接,多组所述第一定位板(8)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托板(6)的左端的前部和后部及右端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所述第一托板(6)的侧端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门(2)、多组置物架(3)、多组第一液压杆(4)、多组第二液压杆(5)、第一托板(6)、第二托板(7)、多组第一定位板(8)、多组第二定位板(9)和多组第三定位板(10),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箱体(1)的前端的左部与所述箱门(2)的后端的左部铰接,所述容置腔的底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底端连接,多组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一定位板(8)的底端连接,多组所述第一定位板(8)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托板(6)的左端的前部和后部及右端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所述第一托板(6)的侧端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二定位板(9)连接,多组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二液压杆(5)的底端连接,多组所述第二液压杆(5)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三定位板(10)的底端连接,多组所述第三定位板(10)分别与所述第二托板(7)的侧端连接,所述容置腔的下壁、第一托板(6)的顶端和第二托板(7)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所述置物架(3)的底端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下壁、第一托板(6)的顶端和第二托板(7)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定位块(11),多组所述置物架(3)的底端均设置有多组定位槽(12),多组所述定位块(11)分别与多组所述定位槽(12)滑动连接,多组所述定位槽(12)的后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缓冲装置,多组所述缓冲装置均包括缓冲板(14)、缓冲弹簧(15)和定位柱(16),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万尔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