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涡盘、背压结构和二氧化碳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55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涡盘、背压结构和二氧化碳压缩机。动涡盘包括动盘体、动涡卷、引压孔和回压孔;动涡卷设置在动盘体上;引压孔同时贯穿动涡卷和动盘体,且引压孔靠近静涡盘的排气孔以将排气孔附近的高压流体导流至背压腔;回压孔贯穿地设置在动盘体上,以减小背压腔的压力。其能够平衡背压腔与压缩腔之间的压力,从而保障动静涡盘的高效稳定地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涡盘、背压结构和二氧化碳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涡盘、背压结构和二氧化碳压缩机。
技术介绍
背压结构作为二氧化碳压缩机中重要的结构,对压缩机的运行工况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背压结构的背压腔设置不合理,经常导致动涡盘收到的背压力不平衡而出现动涡盘翻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动涡盘、背压结构和二氧化碳压缩机,其能够平衡背压腔与压缩腔之间的压力,从而保障动静涡盘的高效稳定地运转。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涡盘,用于与静涡盘形成压缩腔,以及与前盖组件形成背压腔,包括:动盘体、动涡卷、引压孔和回压孔;所述动涡卷设置在所述动盘体上;所述引压孔同时贯穿所述动涡卷和所述动盘体,且所述引压孔靠近所述静涡盘的排气孔以将所述排气孔附近的高压流体导流至所述背压腔;所述回压孔贯穿地设置在所述动盘体上,以减小所述背压腔的压力。本方案的动涡盘的引压孔的一端与压缩腔连接,引压孔的另一端与背压腔连接。当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涡盘,用于与静涡盘形成压缩腔,以及与前盖组件形成背压腔,其特征在于,包括:/n动盘体(110)、动涡卷(120)、引压孔(101)和回压孔(102);所述动涡卷(120)设置在所述动盘体(110)上;/n所述引压孔(101)同时贯穿所述动涡卷(120)和所述动盘体(110),且所述引压孔(101)靠近所述静涡盘(200)的排气孔(201)以将所述排气孔(201)附近的高压流体导流至所述背压腔(402);/n所述回压孔(102)贯穿地设置在所述动盘体(110)上,以减小所述背压腔(402)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涡盘,用于与静涡盘形成压缩腔,以及与前盖组件形成背压腔,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盘体(110)、动涡卷(120)、引压孔(101)和回压孔(102);所述动涡卷(120)设置在所述动盘体(110)上;
所述引压孔(101)同时贯穿所述动涡卷(120)和所述动盘体(110),且所述引压孔(101)靠近所述静涡盘(200)的排气孔(201)以将所述排气孔(201)附近的高压流体导流至所述背压腔(402);
所述回压孔(102)贯穿地设置在所述动盘体(110)上,以减小所述背压腔(402)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涡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压孔(101)沿所述动涡盘的轴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涡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压孔(101)的孔径大于所述回压孔(102)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涡盘,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动涡盘的径向方向,所述回压孔(102)位于远离所述引压孔(10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涡盘,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动涡盘的径向方向,所述引压孔(101)的端部位于所述动涡卷(120)靠近中心的始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涡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压孔(101)的孔径小于所述排气孔(2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