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46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包括: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形成电梯井道基本框架,每两个安装模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模块包括电梯井道组件及与所述电梯井道组件相邻设置的前室组件,所述电梯井道组件与前室组件均包括主支撑架及副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多个主支撑柱,所述副支撑架包括多个副支撑柱,每个主支撑柱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副支撑柱。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流水线定制化生产、轻型化或免吊装设备安装、全螺栓拼接免焊接、抗震性能优异、节约材料简化施工工序的特点,施工周期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诉求愈加强烈,为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完善既有多层住宅的使用功能,提高宜居水平,旧楼加装电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加装电梯相关工作的积极推进,为响应国家“支持加装”政策,各地纷纷出台了旧楼加装电梯扶持政策,推动了各地旧楼加装电梯工作加快发展。可随着旧楼加装市场的不断升温,政府积极地推动,旧楼加装电梯推进工作仍然进展缓慢,最主要的问题题就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施困难。有的老小区的道路较窄,大型吊车以及混凝土搅拌车等都难以进入小区,一般采用的普钢截面自重较大,没有吊装设备加大工人安装难度;并且电梯为竖向垂直结构,需要大量高空焊接作业,操作不便且具有一定的风险;老小区可施工作业的时间短,导致施工工期长,对构件进行安装组焊时会产生噪音造成住户诸多生活不便,但由于现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多用于低多层房屋,而本专利中电梯井道高度约为25m左右,甚至会突破25m的建筑高度,且针对电梯井道结构,层高处无楼板,如何对层高位置进行有效的加固措施,形成隔板效应,对结构形成有效的抗侧刚度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可实现流水线定制化生产、轻型化或免吊装设备安装、全螺栓拼接免焊接、抗震性能优异、节约材料简化施工工序的特点,施工周期短,整体造价低,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包括: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形成电梯井道基本框架,每两个安装模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模块包括电梯井道组件及与所述电梯井道组件相邻设置的前室组件,所述电梯井道组件与前室组件均包括主支撑架及副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多个主支撑柱,所述副支撑架包括多个副支撑柱,每个主支撑柱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副支撑柱;层圈梁,所述层圈梁处于每两个安装模块之间,且安装模块固定于层圈梁上;楼盖组件,所述楼盖组件处于每个前室组件之间,且该楼盖组件用于人员上下电梯;屋盖组件,所述屋盖组件位于顶部的安装模块上且固定于安装模块上,所述屋盖组件用于承重墙体;蒙皮墙组件,所述蒙皮墙组件包裹于安装模块侧面上,且该蒙皮墙组件用于加强安装模块受力;混凝基础墩座,所述混凝基础墩座上通过基础连接组件固定有位于底部的安装模块;井道导轨固定支架组件,所述井道导轨固定支架组件固定于电梯井道组件中且用于电梯的升降;所述安装模块及层圈梁中钢材均采用冷弯薄壁型钢。优选的,当安装模块采用主支撑柱贯通式安装时,电梯井道组件与前室组件进行分别安装或同时进行安装;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多个不打断式的主支撑柱、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层圈梁及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的蒙皮墙组件,所述前室组件中处于每个楼层处安装有楼盖组件,所述层圈梁为打断式,所述主支撑柱的截面结构为“BOX”形矩形;所述层圈梁通过连接角钢、抗拔连接件、加劲钢肋固定;所述层圈梁包括L形段、T形段和平直段,所述L形段与T形段预焊接于主支撑柱上,所述平直段与L形段及T形段通过自攻螺钉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或通过高强螺栓与连接板相互之间固接;所述副支撑柱位于每楼层处断开,每个段副支撑柱之间通过抗拔连接件固定连接。优选的,当安装模块采用主支撑柱贯通式及层圈梁加强式安装时,电梯井道组件与前室组件进行分别安装或同时进行安装;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多个不打断式的主支撑柱、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层圈梁及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的蒙皮墙组件,所述层圈梁为打断式;所述层圈梁与主支撑柱之间通过加劲板连接;所述层圈梁与主支撑柱之间通过加强梁连接,所述加强梁为C形、U形或其他形式的薄壁构件,所述加强梁通过抗拔连接件用自攻螺钉或螺栓与主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层圈梁包括L形段、T形段和平直段,所述L形段与T形段预焊接于主支撑柱上,所述平直段与L形段及T形段通过自攻螺钉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或通过高强螺栓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副支撑柱位于每楼层处断开,每个段副支撑柱之间通过抗拔连接件固定连接。优选的,当安装模块采用层圈梁贯通式安装时,电梯井道组件与前室组件进行分别安装或同时进行安装;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多个打断式的主支撑柱、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层圈梁及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的蒙皮墙组件;所述主支撑柱位于层圈梁位置处进行打断,且该主支撑柱与层圈梁均通过冷弯薄壁U型钢以及C型钢形成截面为“BOX”形,所述层圈梁的每条边包括一对背对的冷弯薄壁U型钢;所述层圈梁为不打断式。优选的,所述电梯井道组件包括多个主支撑柱及每个所述主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多个主支撑柱;所述电梯井道组件的内侧面上固接有固定于主支撑柱上的固定支架梁,所述固定支架梁为工字型连接梁,且所述固定支架梁包括冷弯薄壁U型钢、C型钢、高频焊钢或其他钢材,且不同的钢材采用的连接方式不同。优选的,该井道结构中冷弯薄壁钢材截面厚度为小于或者等于6mm。优选的,该井道结构中冷弯薄壁钢材之间的节点连接为全自攻螺钉或自攻螺钉加螺栓连接方式优选的,所述层圈梁包括中间部段及分别固接于所述中间部段两端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分别固接于副支撑柱上。优选的,所述屋盖组件包括层圈梁、固定于层圈梁上的女儿墙及固定于所述层圈梁上的多个屋盖横梁,所述层圈梁为工字型钢材,该女儿墙固定于该工字型钢材中;所述层圈梁的截面为“BOX”结构时,所述女儿墙通过自攻螺钉及镀锌钢板与层圈梁连接;所述层圈梁上固接有吊钩梁,所述吊钩梁通过节点板与层圈梁固接,且所述吊钩梁上固接有楼板;所述屋盖横梁上设置有支撑板或结构板,且所述屋盖横梁通过高强螺栓与节点板与层圈梁进行固接。优选的,所述蒙皮墙组件包括第一蒙皮板、与所述第一蒙皮板相对设置的第二蒙皮板及带加强式蒙皮板,所述蒙皮墙组件通过第一蒙皮板、第二蒙皮板或第一蒙皮板与第二蒙皮板相对设置或第一蒙皮板、第二蒙皮板及带加强式蒙皮板混合设置对安装模块进行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一蒙皮板、第二蒙皮板及带加强式蒙皮板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防火防潮材料,且第一蒙皮板、第二蒙皮板及带加强式蒙皮板与主支撑柱及副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优选的,所述安装模块中的钢材上设置有拉带连接件,所述拉带连接件用于提高该钢材的强度,且安装模块的钢材上设置有倾斜冷弯薄壁型钢,以使得该冷弯薄壁型钢与安装模块的钢材形成K型支撑,所述安装模块中的钢材包括冷弯薄壁U型钢、C型钢及多种形状冷弯薄壁型钢材,且该安装模块在开设门洞处的钢材采用钢材合抱加强结构。优选的,所述井道导轨固定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梁,所述固定支架梁为冷弯薄壁U型钢、C型钢、高频焊钢或其他截面形式钢材,且当固定支架梁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模块(10),所述安装模块(10)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形成电梯井道基本框架,每两个安装模块(10)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n所述安装模块(10)包括电梯井道组件(11)及与所述电梯井道组件(11)相邻设置的前室组件(12),所述电梯井道组件(11)与前室组件(12)均包括主支撑架(60)及副支撑架(70),所述主支撑架(60)包括多个主支撑柱(61),所述副支撑架(70)包括多个副支撑柱(71),每个主支撑柱(61)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副支撑柱(71);/n层圈梁(20),所述层圈梁(20)处于每两个安装模块(10)之间,且安装模块(10)固定于层圈梁(20)上;/n楼盖组件(30),所述楼盖组件(30)处于每个前室组件(12)之间,且该楼盖组件(30)用于人员上下电梯;/n屋盖组件(90),所述屋盖组件(90)位于顶部的安装模块(10)上且固定于安装模块(10)上,所述屋盖组件(90)用于承重墙体;/n蒙皮墙组件(40),所述蒙皮墙组件(40)包裹于安装模块(10)侧面上,且该蒙皮墙组件(40)用于加强安装模块(10)受力;/n混凝基础墩座(50),所述混凝基础墩座(50)上通过基础连接组件(60)固定有位于底部的安装模块(10);/n井道导轨固定支架组件(80),所述井道导轨固定支架组件(80)固定于电梯井道组件(11)中且用于电梯的升降;/n所述安装模块(10)及层圈梁(20)中钢材均采用冷弯薄壁型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模块(10),所述安装模块(10)沿竖直方向依次叠加形成电梯井道基本框架,每两个安装模块(10)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模块(10)包括电梯井道组件(11)及与所述电梯井道组件(11)相邻设置的前室组件(12),所述电梯井道组件(11)与前室组件(12)均包括主支撑架(60)及副支撑架(70),所述主支撑架(60)包括多个主支撑柱(61),所述副支撑架(70)包括多个副支撑柱(71),每个主支撑柱(61)之间至少设置有两个副支撑柱(71);
层圈梁(20),所述层圈梁(20)处于每两个安装模块(10)之间,且安装模块(10)固定于层圈梁(20)上;
楼盖组件(30),所述楼盖组件(30)处于每个前室组件(12)之间,且该楼盖组件(30)用于人员上下电梯;
屋盖组件(90),所述屋盖组件(90)位于顶部的安装模块(10)上且固定于安装模块(10)上,所述屋盖组件(90)用于承重墙体;
蒙皮墙组件(40),所述蒙皮墙组件(40)包裹于安装模块(10)侧面上,且该蒙皮墙组件(40)用于加强安装模块(10)受力;
混凝基础墩座(50),所述混凝基础墩座(50)上通过基础连接组件(60)固定有位于底部的安装模块(10);
井道导轨固定支架组件(80),所述井道导轨固定支架组件(80)固定于电梯井道组件(11)中且用于电梯的升降;
所述安装模块(10)及层圈梁(20)中钢材均采用冷弯薄壁型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当安装模块(10)采用主支撑柱(61)贯通式安装时,电梯井道组件(11)与前室组件(12)进行分别安装或同时进行安装;
所述安装模块(10)包括多个不打断式的主支撑柱(61)、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61)上的层圈梁(20)及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61)的蒙皮墙组件(40),所述前室组件(12)中处于每个楼层处安装有楼盖组件(30),所述层圈梁(20)为打断式,所述主支撑柱(61)的截面结构为“BOX”形矩形;
所述层圈梁(20)通过连接角钢、抗拔连接件、加劲钢肋固定;
所述层圈梁(20)包括L形段、T形段和平直段,所述L形段与T形段预焊接于主支撑柱(61)上,所述平直段与L形段及T形段通过自攻螺钉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或通过高强螺栓与连接板相互之间固接;
所述副支撑柱(71)位于每楼层处断开,每个段副支撑柱(71)之间通过抗拔连接件(60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当安装模块(10)采用主支撑柱(61)贯通式及层圈梁(20)加强式安装时,电梯井道组件(11)与前室组件(12)进行分别安装或同时进行安装;
所述安装模块(10)包括多个不打断式的主支撑柱(61)、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61)上的层圈梁(20)及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61)的蒙皮墙组件(40),所述层圈梁(20)为打断式;
所述层圈梁(20)与主支撑柱(61)之间通过加劲板连接;
所述层圈梁(20)与主支撑柱(61)之间通过加强梁连接,所述加强梁为C形、U形或其他形式的薄壁构件,所述加强梁通过抗拔连接件(601)用自攻螺钉或螺栓与主支撑柱(61)固定连接;
所述层圈梁(20)包括L形段、T形段和平直段,所述L形段与T形段预焊接于主支撑柱(61)上,所述平直段与L形段及T形段通过自攻螺钉与连接板进行连接或通过高强螺栓与连接板进行连接;
所述副支撑柱(71)位于每楼层处断开,每个段副支撑柱(71)之间通过抗拔连接件(60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当安装模块(10)采用层圈梁(20)贯通式安装时,电梯井道组件(11)与前室组件(12)进行分别安装或同时进行安装;
所述安装模块(10)包括多个打断式的主支撑柱(61)、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61)上的层圈梁(20)及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柱(61)的蒙皮墙组件(40);
所述主支撑柱(61)位于层圈梁(20)位置处进行打断,且该主支撑柱(61)与层圈梁(20)均通过冷弯薄壁U型钢以及C型钢形成截面为“BOX”形,所述层圈梁(20)的每条边包括一对背对的冷弯薄壁U型钢;
所述层圈梁(20)为不打断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组件(11)包括多个主支撑柱(61)及每个所述主支撑柱(61)之间设置有多个主支撑柱(61);
所述电梯井道组件(11)的内侧面上固接有固定于主支撑柱(61)上的固定支架梁(111),所述固定支架梁(111)为工字型连接梁,且所述固定支架梁(111)包括冷弯薄壁U型钢、C型钢、高频焊钢或其他钢材,且不同的钢材采用的连接方式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该井道结构中冷弯薄壁钢材截面厚度为小于或者等于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该井道结构中冷弯薄壁钢材之间的节点连接为全自攻螺钉或自攻螺钉加螺栓连接方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圈梁(20)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勇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斯迈普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