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3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中部设有内套筒,且所述内套筒的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内,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横截面大小一致;本结构为定制设置,只需将其零部件结构搬至于安装点,接着依次将其对准、安装即可,该机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适用于大多种类的电梯。同时具有经济、施工快速等优点,依照对应步骤进行安装,不仅操作便捷,且便于运输。且便于运输。且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套筒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老旧小区也可在房屋外部进行加装电梯,可以方便高层上下,便民惠民。应用于电梯井道的薄壁轻型钢柱具有轻质、壁薄的特点,在装配式轻型钢结构电梯井道中广泛应用。是近些年常见的新式电梯之一。
[0003]但薄壁轻钢柱在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分段组装。由于壁厚较薄采用传统的焊机方式会存在焊接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风险,而采用栓接节点对壁厚、连接板厚度、螺栓间距等要求较高,在现行规范下很难做到最优设计,导致其安装难度大、操作步骤繁琐,工期不能如期交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但薄壁轻钢柱在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分段组装。由于壁厚较薄采用传统的焊机方式会存在焊接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风险,而采用栓接节点对壁厚、连接板厚度、螺栓间距等要求较高,在现行规范下很难做到最优设计,导致其安装难度大、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和自攻钉,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中部设有内套筒,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表面靠近内套筒的位置处均对称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0006]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的表面对称设有多个贯穿孔,且内套筒表面的贯穿孔与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贯穿孔为同等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自攻钉安装于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内套筒(3)的贯穿孔内。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横截面为矩形,且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的厚度均小于6mm。
[0009]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的厚度不小于第一段薄壁钢柱的厚度。
[0010]优选的,所述自攻钉的型号为:ST6.3,使得自攻钉便打入第一段薄壁钢柱、第二段钢柱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的形状为田字形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的形状为口字形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结构为定制设置,只需将其零部件结构搬至于安装点,接着依次将其对准、安装即可,该机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适用于大多种类的电梯;
[0015]同时具有经济、施工快速等优点,依照对应步骤进行安装,不仅操作便捷,且便于运输,拆解后的零部件有效的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提高了作业效率;
[0016]有利于节能环保,有利于降低建造成本,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施工速度,降低了原有工作的繁琐、复杂,提高了工期按时交付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后主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段薄壁钢柱;2、第二段钢柱;3、内套筒;4、自攻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中部设有内套筒3,且内套筒3的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横截面大小一致,当内套筒3安装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后,内套筒3的两端外壁均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内壁相贴合;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图2,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表面靠近内套筒3的位置处均对称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内套筒3的表面对称设有多个贯穿孔,且内套筒3表面的贯穿孔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贯穿孔为同等结构。当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套筒3安装后,自攻钉4安装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套筒3的贯穿孔内,即可将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通过内套筒3、自攻钉4连接固定。
[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图3、图4、图5,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厚度均小于6mm,内套筒3的厚度不小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的厚度,便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对准、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自攻钉4的型号为:ST6.3,使得自攻钉4便打入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之间。
[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

4,内套筒3的形状为田字形结构,当内套筒3为图4结构状态时,可使得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相连接,同时内套筒3的四个侧壁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壁相贴合,而内套筒3的四个侧壁通过中部的十字型结构起到支撑固定效果。
[0030]实施例2
[0031]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中部设有内套筒3,且内套筒3的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横截面大小一致,当内套筒3安装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后,内套筒3的两端外壁均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内壁相贴合;
[00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图2,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表面靠近内套筒3的位置处均对称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内套筒3的表面对称设有多个贯穿孔,且内套筒3表面的贯穿孔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贯穿孔为同等结构。当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套筒3安装后,自攻钉4安装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套筒3的贯穿孔内,即可将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通过内套筒3、自攻钉4连接固定。
[003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图3、图4、图5,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厚度有均小于6mm,内套筒3的厚度不小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的厚度,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和自攻钉(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中部设有内套筒(3),且所述内套筒(3)的两端部分别位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内;所述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表面靠近内套筒(3)的位置处均对称开设有多个贯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3)的表面对称设有多个贯穿孔,且内套筒(3)表面的贯穿孔与第一段薄壁钢柱(1)、第二段钢柱(2)的贯穿孔为同等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薄壁方管柱内套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钉(4)安装于第一段薄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宁陈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斯迈普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