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37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包括:收集层,其位于烟囱壁内且与烟囱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槽体,所述槽体用于盛放冷凝或回流形成的液体,可以捕捉在烟气上升过程中或触碰捕捉层遇冷的含有饱和水、溶解性盐、气溶胶、颗粒物等物质;排液管,其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并延伸至所述烟囱壁外,可以将上述物质排出第一支撑杆外,减小烟气含水率及污染物,同时可以保护烟囱顶部受湿烟气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囱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从烟囱中的流出的烟气中含有饱和水、溶解性盐、气溶胶、颗粒物等,在上升过程或碰触铜壁遇冷会有水分携带上述各种污染物析出,通过筒壁安装捕捉装置收集这部分冷凝水及污染物然后排至底部水沟,可减少外排烟气含水率及污染物、同时保护烟囱顶部受湿烟气腐蚀(经湿法脱硫后的烟气成酸性,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包括:收集层,其位于烟囱壁内且与烟囱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槽体,所述槽体用于盛放冷凝或回流形成的液体,可以捕捉在烟气上升过程中或触碰捕捉层遇冷的含有饱和水、溶解性盐、气溶胶、颗粒物等物质;排液管,其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并延伸至所述烟囱壁外,可以将上述物质排出第一支撑杆外,减小烟气含水率及污染物,同时可以保护烟囱顶部受湿烟气的腐蚀。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层与所述烟囱壁之间安装有至少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对收集层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收集层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包括第一竖管、第一横管以及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的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管连通,所述第一横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并与所述第二竖管连通,所述第二竖管位于所述烟囱壁外。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捕捉层,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烟囱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端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捕捉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挡件,所述挡件包括第三端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端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捕捉层和所述烟囱壁之间安装有至少一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对所述捕捉层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捕捉层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捕捉在烟气上升过程中或触碰捕捉层遇冷的含有饱和水、溶解性盐、气溶胶、颗粒物等物质;排液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并延伸至所述烟囱壁外,可以将上述物质排出第一支撑杆外,减小烟气含水率及污染物,同时可以保护烟囱顶部受湿烟气的腐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包括:收集层500,其位于烟囱壁10内且与烟囱壁10之间形成环形的槽体,所述槽体用于盛放冷凝或回流形成的液体,可以捕捉在烟气上升过程中或触碰捕捉层300遇冷的含有饱和水、溶解性盐、气溶胶、颗粒物等物质;排液管600,其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10并延伸至所述烟囱壁10外,可以将上述物质排出第一支撑杆200外,减小烟气含水率及污染物,同时可以保护烟囱顶部受湿烟气的腐蚀。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层500与所述烟囱壁10之间安装有至少一第二支撑杆400,所述第二支撑杆400用于对收集层500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400位于所述收集层500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液管600包括第一竖管、第一横管以及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的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管连通,所述第一横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10并与所述第二竖管连通,所述第二竖管位于所述烟囱壁10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00上方的捕捉层300,倾斜设置的捕捉层用于对水汽等进行捕捉并使其顺溜至槽体内,捕捉层为现有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从外部采购,其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烟囱壁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端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捕捉层30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挡件,所述挡件包括第三端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端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捕捉层300和所述烟囱壁10之间安装有至少一第一支撑杆200,所述第一支撑杆200用于对所述捕捉层300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00位于所述捕捉层300的下方。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例如对球套4的具体形状进行常规替换,压头3和连接板进行常规替换,只要不超过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收集层,其位于烟囱壁内且与烟囱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槽体,所述槽体用于盛放冷凝或回流形成的液体;/n排液管,其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并延伸至所述烟囱壁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层,其位于烟囱壁内且与烟囱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槽体,所述槽体用于盛放冷凝或回流形成的液体;
排液管,其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并延伸至所述烟囱壁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层与所述烟囱壁之间安装有至少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对收集层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收集层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烟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包括第一竖管、第一横管以及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的一端与所述槽体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管连通,所述第一横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烟囱壁并与所述第二竖管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新李剑旺孙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利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