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大斜拉桥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斜拉桥
,具体是涉及一种增大斜拉桥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斜拉桥结构体系的选择范围广、力学特点及美学效果较为突出,是跨越能力较大的主要桥型之一,在跨越海峡、河谷、湖泊及大江大河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大跨度桥梁中,斜拉桥已成为主要桥型。但斜拉桥属于柔性结构,随着斜拉桥跨径的增大,其结构对风载、汽车荷载等更加敏感,这些荷载极易引起结构振动,影响桥梁的正常通行,甚至给结构安全带来威胁,近年来发生多起桥梁振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案列,引起了社会、相关学者和工作设计者的极大关注。所以预防风荷载及其他形式荷载引起的结构振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汽车荷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时,由于汽车冲击力以及路面平整度、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桥梁结构和车辆之间发生耦合振动。除此之外,风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引发梁体涡振或颤振,必然伴随着桥面的扭转或竖向弯曲,具体表现为桥面的竖向运动。大跨度斜拉桥在汽车荷载、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振动较为常见,对桥梁的正常运营及结构安全均带来不利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大斜拉桥结构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索(1)和阻尼装置(2),所述吊索(1)的上端与斜拉桥梁体(3)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相连接,所述吊索(1)的下端与所述阻尼装置(2)相连接,所述阻尼装置(2)依靠其自身浮力和所述吊索(1)提供的拉力悬浮于水中;/n当斜拉桥的梁体(3)发生风致振动或车桥耦合振动时,梁体(3)通过所述吊索(1)带动所述阻尼装置(2)在水中运动,所述阻尼装置(2)在水中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所述阻尼装置(2)上下往复运动克服水的阻力做功,从而耗散斜拉桥梁体(3)振动的能量,使所述梁体(3)由运动状态恢复到静止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斜拉桥结构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索(1)和阻尼装置(2),所述吊索(1)的上端与斜拉桥梁体(3)长度方向的边缘处相连接,所述吊索(1)的下端与所述阻尼装置(2)相连接,所述阻尼装置(2)依靠其自身浮力和所述吊索(1)提供的拉力悬浮于水中;
当斜拉桥的梁体(3)发生风致振动或车桥耦合振动时,梁体(3)通过所述吊索(1)带动所述阻尼装置(2)在水中运动,所述阻尼装置(2)在水中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所述阻尼装置(2)上下往复运动克服水的阻力做功,从而耗散斜拉桥梁体(3)振动的能量,使所述梁体(3)由运动状态恢复到静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增大斜拉桥结构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2)至少包括浮力组件,所述浮力组件的自重大于其浮力,所述浮力组件自重超出浮力的部分由所述吊索(1)承担。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增大斜拉桥结构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组件包括多个浮力单元(2a),多个所述浮力单元(2a)沿竖向间隔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增大斜拉桥结构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组件还包括竖直布设的限位筒(2b),多个所述浮力单元(2a)通过所述限位筒(2b)依次串接,多个所述浮力单元(2a)的中心轴均与所述限位筒(2b)的中心轴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增大斜拉桥结构阻尼的多功能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2)还包括用于定位所述限位筒(2b)的限位桩(2c),所述限位桩(2c)的下端插入水位冲刷面(6)以下的土体或岩体内,所述限位桩(2c)的上端竖直伸入所述限位筒(2b),所述限位桩(2c)与所述限位筒(2b)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生波,王秀兰,杨清华,王文明,王克文,张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