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斜拉桥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斜拉桥结构体系的选择范围广、力学特点及美学效果较为突出,是跨越能力较大的主要桥型之一,在跨越海峡、河谷、湖泊及大江大河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大跨度桥梁中,斜拉桥已成为主要桥型。随着斜拉桥跨径的增大,结构的刚度及其稳定性降低,同时还拉长了桥梁建设周期。大跨度斜拉桥一般采用悬臂施工,主梁合龙前,处于悬臂状态的斜拉桥存在结构刚度弱、风致振动响应大、稳定性差等情况。因此,对于大跨度桥梁,提升结构稳定性,预防斜拉桥施工中风荷载及其他荷载形式引起的结构振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大跨度斜拉桥主梁在悬臂施工阶段,结构阻尼低、稳定性相对较差,结构对风荷载较敏感,容易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振动而引起较大的内力,造成施工机械和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主梁悬臂施工期间,在风荷载作用下风振响应主要表现为“梁体侧弯”以及“整体竖摆”振动,对塔梁产生巨大的倾覆力矩或水平扭矩,与其它施工荷载相叠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绳索(1)和阻尼装置(2),所述绳索(1)的上端与斜拉桥梁体(3)悬臂施工的挂篮(4)相连接,所述绳索(1)的下端与所述阻尼装置(2)相连接,所述阻尼装置(2)依靠自身浮力和所述绳索(1)提供的拉力悬浮于水中;/n当斜拉桥的梁体(3)发生风致振动时,安装在所述梁体(3)上的所述挂篮(4)通过绳索(1)带动阻尼装置(2)在水中运动,阻尼装置(2)在水中受到水对其的阻力,所述阻力的方向与所述阻尼装置(2)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阻尼装置(2)上下往复运动克服水的阻力做功,从而耗散梁体振动的能量,使梁体(3)由运动状态恢复到静止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绳索(1)和阻尼装置(2),所述绳索(1)的上端与斜拉桥梁体(3)悬臂施工的挂篮(4)相连接,所述绳索(1)的下端与所述阻尼装置(2)相连接,所述阻尼装置(2)依靠自身浮力和所述绳索(1)提供的拉力悬浮于水中;
当斜拉桥的梁体(3)发生风致振动时,安装在所述梁体(3)上的所述挂篮(4)通过绳索(1)带动阻尼装置(2)在水中运动,阻尼装置(2)在水中受到水对其的阻力,所述阻力的方向与所述阻尼装置(2)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阻尼装置(2)上下往复运动克服水的阻力做功,从而耗散梁体振动的能量,使梁体(3)由运动状态恢复到静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1)为竖直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1)处于张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2)至少包括浮力单元,所述浮力单元的自身重力大于其浮力,自身重力超出浮力的部分由所述绳索(1)承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单元包括竖直布设的浮力筒(2a),所述浮力筒(2a)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封闭端,所述浮力筒(2a)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置有填充体(2b),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填充体(2b)的上方构成浮力腔(2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筒(2a)上设置有多个外围板(2d),所述外围板(2d)沿所述浮力筒(2a)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大斜拉桥悬臂施工稳定性的抗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筒(2a)的上端构成用于布设测量装置与警示信号灯的测量平台(2e);所述测量平台(2e)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绳索(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飞,聂宁波,魏谦,柴生波,廖周军,刘金龙,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