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15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防堵塞机构;防堵塞机构包括储液容器、开设于储液容器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端分别设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的压力分散组件、连通在导管本体和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压力分散组件用于隔开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防堵塞机构还包括填充在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体介质、设于第一管体中的用于单向导通导管本体至第一腔体的单向活瓣、设于第二管体上的流量限速器及加液排气口;压力分散组件用于在受压时朝向压力较低侧的腔体中膨胀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能够完全避免导管堵塞,防止血栓产生,降低临床使用深静脉导管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患者及肿瘤放化疗患者输液及药物治疗。因其便于控制容量,能长时间输注药液而不产生血管不良反应而广受好评。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故临床使用需要对导管内进行肝素化,不仅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同时无法完全避免血栓进入血管的风险。该专利技术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能通过对装置储液器加注肝素液达到长时间导管正压完全避免导管堵塞,杜绝血栓产生,降低临床使用深静脉导管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能够完全避免导管堵塞,防止血栓产生,降低临床使用深静脉导管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防堵塞机构;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储液容器、开设于所述储液容器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且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压力分散组件、连通在所述导管本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体介质;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中的用于单向导通所述导管本体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单向活瓣、设于所述第二管体上的流量限速器及加液排气口;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在受压时朝向压力较低侧的腔体中膨胀变形。优选地,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储液容器中的隔板、开设于所述隔板上的通孔,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穿设于所述隔板中,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配合所述隔板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更优选地,所述压力分散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隔板中的弹性储液囊、填充在所述弹性储液囊中的第二液体介质。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中填充有气体介质或第三液体介质。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沿所述导管本体中的输液方向依次排列的连通在所述导管本体上。优选地,所述加液排气口、所述流量限速器沿所述第一腔体朝向所述导管本体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设于所述第二管体上。优选地,所述导管本体包括进液端和输液端,所述深静脉导管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液端上的夹闭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通过在储液容器中设置压力分散组件,当导管本体用于输液时,导管本体中压力较高,将液体通过第一管体压入第一腔体中,压力分散组件在第一腔体中受压后在第二腔体中膨胀;当导管本体停止输液后,导管本体中压力下降,压力分散组件在第二腔体中受压后在第一腔体中膨胀,将液体通过第二管体压入导管本体中,保持导管本体中的液体流动,能够完全避免导管堵塞,防止血栓产生,降低临床使用深静脉导管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导管本体中的持续正压还能够防止患者血液回流;通过设置流量限速器,能够大幅减小通过第二管体进入导管本体中的液体流量,大幅延长液体流动时间;通过设置加液排气口,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压力相等时,通过该加液排气口加入无菌低浓度的肝素液,能够继续维持液体在导管本体中流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流量限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管本体;2、储液容器;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压力分散组件;6、第一管体;7、第二管体;8、单向活瓣;9、流量限速器;10、加液排气口;11、隔板;12、进液端;13、输液端;14、夹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2所示,上述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和防堵塞机构。导管本体1包括位于其上端的进液端12和位于其下端的输液端13。上述深静脉导管还包括设于进液端12上的夹闭器14,当不需要输液时,通过夹闭器14关闭进液端12。上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储液容器2、开设于储液容器2中的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一部分设于第一腔体3中且另一部分设于第二腔体4中的压力分散组件5、连通在导管本体1和第一腔体3之间的第一管体6和第二管体7。该压力分散组件5用于隔开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上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填充在第一腔体3中的第一液体介质。该压力分散组件5用于在受压时朝向压力较低侧的腔体中膨胀变形。根据实际需要,第二腔体4中填充有气体介质或第三液体介质。第三液体介质的密度和第一液体介质的密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具体的,当第一腔体3中的压力大于第二腔体4时,对第一腔体3中的压力分散组件5施压,使压力分散组件5在第二腔体4中膨胀变形;当第二腔体4中的压力大于第一腔体3时,对第二腔体4中的压力分散组件5施压,使压力分散组件5在第一腔体3中膨胀变形。上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设于储液容器2中的隔板11、开设于隔板11上的通孔。压力分散组件5穿设于隔板11中,压力分散组件5用于配合隔板11隔开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在本实施例中,压力分散组件5包括穿设于隔板11中的弹性储液囊、填充在弹性储液囊中的第二液体介质。为了避免弹性储液囊被完全压入其中一个腔体中,可以通过隔板11对弹性储液囊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3和弹性储液囊中均填充无菌生理盐水,第二腔体4中填充气体介质。通过这个设置,即便弹性储液囊受压破损,泄漏的生理盐水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相同体积的气体介质,能够储存更多的压力,以在导管本体1停止输液时,使导管本体1中维持更长时间的正压。上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管体6中的用于单向导通导管本体1至第一腔体3的单向活瓣8、设于第二管体7上的流量限速器9及加液排气口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6、第二管体7沿导管本体1中的输液方向(参见图1所示,即从上往下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连通在导管本体1上。加液排气口10、流量限速器9沿第一腔体3朝向导管本体1的方向(参见图1所示,即从右往左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设于第二管体7上。参见图2所示,流量限速器9通过减小流通通道的横截面积,来减小液体流量。在本实施例中,流量限速器9的流量在0.1-0.3ml/h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当导管本体1用于输液时,导管本体1中压力较高,将液体通过第一管体6压入第一腔体3中,压力分散组件5在第一腔体3中受压后在第二腔体4中膨胀;当导管本体1停止输液后,导管本体1中压力下降,压力分散组件5在第二腔体4中受压后在第一腔体3中膨胀,将液体通过第二管体7压入导管本体1中,保持导管本体1中的液体流动。通过设置流量限速器9,能够大幅减小通过第二管体7进入导管本体1中的液体流量,大幅延长液体流动时间;通过设置加液排气口10,当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中压力相等时,通过该加液排气口10加入无菌低浓度的肝素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和防堵塞机构;/n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储液容器、开设于所述储液容器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且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压力分散组件、连通在所述导管本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n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体介质;/n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中的用于单向导通所述导管本体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单向活瓣、设于所述第二管体上的流量限速器及加液排气口;/n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在受压时朝向压力较低侧的腔体中膨胀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和防堵塞机构;
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储液容器、开设于所述储液容器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且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压力分散组件、连通在所述导管本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
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体介质;
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中的用于单向导通所述导管本体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单向活瓣、设于所述第二管体上的流量限速器及加液排气口;
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在受压时朝向压力较低侧的腔体中膨胀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堵塞机构的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储液容器中的隔板、开设于所述隔板上的通孔,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穿设于所述隔板中,所述压力分散组件用于配合所述隔板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洪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