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山亮专利>正文

一种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75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一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上方设有一夹持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一“U”形支撑架,“U”形支撑架的一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一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放置槽,“U”形支撑架的一相对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转动杆的中部周侧面固定套接有一齿环,“U”形支撑架的内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电机支座,第一电机支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齿轮,齿轮与齿环啮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玻璃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使玻璃的加工更加方便,加工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加工
,具体是一种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支撑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玻璃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夹持,现有的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难以对不同尺寸的玻璃进行夹持,而且现有的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难以改变玻璃的夹持角度,从而导致加工效果较差,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以此,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件(1),所述限位组件(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一转动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2)的上方设有一夹持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2)上设置有支撑组件;/n所述限位组件(1)包括一“U”形支撑架(101),所述“U”形支撑架(101)的一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一圆形凹槽(104),所述圆形凹槽(104)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放置槽(105),所述“U”形支撑架(101)的一相对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106),所述转动杆(106)的中部周侧面固定套接有一齿环(107),所述“U”形支撑架(101)的内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电机支座(108),所述第一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件(1),所述限位组件(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一转动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2)的上方设有一夹持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2)上设置有支撑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1)包括一“U”形支撑架(101),所述“U”形支撑架(101)的一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一圆形凹槽(104),所述圆形凹槽(104)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放置槽(105),所述“U”形支撑架(101)的一相对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杆(106),所述转动杆(106)的中部周侧面固定套接有一齿环(107),所述“U”形支撑架(101)的内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电机支座(108),所述第一电机支座(108)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驱动电机(10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齿轮(110),所述齿轮(110)与齿环(107)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106)的两端分别贯穿“U”形支撑架(101)的一相对内壁,且转动杆(106)的两端延伸至“U”形支撑架(101)的外侧,所述转动杆(106)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第一螺纹杆(111),所述第一螺纹杆(111)远离转动杆(10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挡板(113),所述第一螺纹杆(11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一限位板(115),所述限位板(115)通过第一导向柱(114)进行导向,所述第一导向柱(1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U”形支撑架(101)上;
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两转盘(201),所述转盘(201)位于圆形凹槽(104)的内部,所述转盘(20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一环形板(202),所述环形板(202)位于环形放置槽(105)的内部,且环形板(202)与环形放置槽(105)转动配合,两所述转盘(201)之间转动连接有一第二螺纹杆(203),两所述转盘(201)之间还固定安装有两第二导向柱(204),所述第二螺纹杆(203)和第二导向柱(204)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滑板(205),所述转盘(201)远离第二螺纹杆(203)的一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一摩擦环(206),所述摩擦环(206)的一表面与限位板(115)的一表面接触,一所述转盘(201)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二电机支座(207),所述第二电机支座(207)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驱动电机(208),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8)的输出端贯穿转盘(201)且与第二螺纹杆(203)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柱(204)与所述“U”形板(301)之间的支撑定位板(401),所述支撑定位板(401)朝向所述第二导向柱(204)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柱(204)滑移连接的滑移板(402),所述支撑定位板(401)朝向所述“U”形板(301)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吸盘(403),所述固定吸盘(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山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山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