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67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包括底板、一号支撑板、顶板和打磨单元;所述一号支撑板对称固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接在一号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包括固定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号电缸、一号推杆、一号壳体、一号杆、二号壳体、连杆和二号杆;所述一号电缸固接在顶板的顶部;所述一号推杆固接在一号电缸的输出端;所述二号壳体对称固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二号壳体的顶部固接有弹簧;所述一号壳体通过弹簧连接在二号壳体的顶部,且所述一号壳体与一号支撑板的内侧壁呈滑动配合状态;打磨效果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磨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数控就是利用一个专用的可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执行一些或全部的基本数字控制功能的NC系统,通过数控程序,可以控制设备进行打磨物品。现有技术中,对于刀片,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打磨,即沿着一个成品刀片的轮廓移动,使砂轮走出刀片形状的轨迹,从需磨出新刀片形状;然而人工打磨刀片,其精度及稳定性难以保证,且效率低下,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粉尘,使得加工环境恶劣;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人工打磨刀片,其精度及稳定性难以保证,且效率低下,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粉尘,使得加工环境恶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包括底板、一号支撑板、顶板和打磨单元;所述一号支撑板对称固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接在一号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包括固定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号电缸、一号推杆、一号壳体、一号杆、二号壳体、连杆和二号杆;所述一号电缸固接在顶板的顶部;所述一号推杆固接在一号电缸的输出端;所述二号壳体对称固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二号壳体的顶部固接有弹簧;所述一号壳体通过弹簧连接在二号壳体的顶部,且所述一号壳体与一号支撑板的内侧壁呈滑动配合状态;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号杆的底端,另一端铰接在二号杆的端部;所述二号杆贯穿于二号壳体并且与二号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杆在位于二号壳体外部的一端固接有压板;本装置中,通过编写数控程序,利用程序控制打磨装置的运作(一号电缸、二号电缸和电机的联动是由数控程序控制的),实现对刀片的精确打磨;使用时,启动一号电缸,使得一号电缸带动一号推杆向下运动,使得一号壳体沿着支撑板的内侧壁滑动,同时使得一号杆挤压连杆,使得连杆挤压二号杆,于是二号杆向前滑动,使得压板紧紧地压在刀片的侧壁,从而实现对刀片的固定,便于后续对刀片的打磨,有利于提高打磨效果。进一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三号壳体、电机、转轴和砂轮;所述三号壳体滑动连接在一号壳体的内壁;所述电机固接在三号壳体的内部;所述转轴固接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砂轮固接在转轴的端部;使用时,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得砂轮产生转动;当一号电缸通过一号推杆使得一号壳体向下运动后,将使得电机和三号壳体一起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砂轮与刀片接触,并且实现对刀片打磨的功能。进一步,所述三号壳体的侧壁固接有三号杆;所述三号杆贯穿于一号壳体并且与一号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有一号通槽;所述一号支撑板的侧壁固接有二号支撑板;所述二号支撑板的顶部固接有二号电缸;所述二号电缸的输出端固接有二号推杆;所述二号推杆的端部固接有推板;所述三号杆在位于一号壳体外部的一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推板;所述一号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四号通槽;所述转轴贯穿于四号通槽;使用时,当砂轮在打磨刀片时,启动二号电缸,使得二号电缸带动二号推杆向左运动,于是二号推杆挤压推板,再通过三号杆的作用,使得三号壳体和电机一起向左滑动,进而使得砂轮开始打磨刀片的左侧部分,有利于实现对刀片的全面打磨。进一步,所述一号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一号板、三号推杆、四号壳体和冷却管;所述四号壳体对称固接在一号壳体的内部;所述四号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水;所述一号板滑动连接在四号壳体的内部;所述三号推杆贯穿于四号壳体并且与四号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三号推杆在位于四号壳体外部的一端固接有二号板;所述冷却管环绕设置在一号壳体的底部内侧壁,且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与四号壳体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一号壳体的底部;使用时,当三号壳体向左滑动后,将会挤压二号板,使得二号板通过三号推杆挤压一号板,于是一号板左侧的冷水将会沿着冷却管流动,将会降低一号壳体底部的温度,进而不会出现一号壳体底部由于不断摩擦而导致温度过高的现象,从而有利于降低电机的温度,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一号壳体的底部固接有直管,且直管与冷却管连通;所述直管的底端固接有雾化喷头;使用时,当四号壳体内部的冷水经过冷却管进入直管后,将会从雾化喷头喷出,在这个过程中,水被雾化,将直接喷在刀片的顶部和砂轮的侧壁,进而大大降低打磨刀片产生的粉尘,从而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进一步,所述一号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二号通槽;所述四号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三号通槽;所述二号通槽与三号通槽连通;所述二号通槽的内部插接有橡皮塞;使用时,当四号壳体内部的水用完后,先打开橡皮塞,再从二号通槽和三号通槽往四号壳体内放入新的冷水,然后将橡皮塞插接在二号通槽内,实现对二号通槽的密封,换水方便。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且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刀片的形状绘制CAD图,并且将CAD图纸导入数控系统,设置加工参数,然后对刀片进行预处理;S2:规划刀路,分为粗加工刀路规划和精加工刀路规划,计算砂轮位移补偿量,使得砂轮的切触点始终精确的控制在刀刃上;S3:数控系统生成加工代码,然后数控系统控制打磨装置对刀片进行打磨,并且逐步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最后完成对刀片的打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通过底板、一号支撑板、顶板和打磨单元的配合使用,打磨精度高,打磨效率好,同时通过一号电缸、一号推杆、一号壳体、一号杆、二号壳体、弹簧、压板、连杆和二号杆的配合使用,实现对刀片的固定,便于后续实现对刀片的稳定打磨,使得打磨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通过三号杆、推板、一号通槽、二号支撑板、二号电缸、二号推杆、一号板、三号推杆、四号壳体、冷却管、二号板、直管、雾化喷头的配合使用,不仅降低了一号壳体底部的温度,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还实现对刀片和砂轮的喷雾,减少打磨产生的粉尘,从而优化了加工环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号壳体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图中:1、底板;2、一号支撑板;3、顶板;41、一号电缸;42、一号推杆;43、一号壳体;44、一号杆;45、二号壳体;46、连杆;47、二号杆;48、弹簧;49、压板;51、三号壳体;52、电机;53、转轴;54、砂轮;61、三号杆;62、推板;63、一号通槽;64、二号支撑板;65、二号电缸;66、二号推杆;67、四号通槽;71、一号板;72、三号推杆;73、四号壳体;74、冷却管;75、二号板;81、直管;82、雾化喷头;91、二号通槽;92、三号通槽;93、橡皮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一号支撑板(2)、顶板(3)和打磨单元;所述一号支撑板(2)对称固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顶板(3)固接在一号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包括固定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号电缸(41)、一号推杆(42)、一号壳体(43)、一号杆(44)、二号壳体(45)、连杆(46)和二号杆(47);所述一号电缸(41)固接在顶板(3)的顶部;所述一号推杆(42)固接在一号电缸(41)的输出端;所述二号壳体(45)对称固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二号壳体(45)的顶部固接有弹簧(48);所述一号壳体(43)通过弹簧(48)连接在二号壳体(45)的顶部,且所述一号壳体(43)与一号支撑板(2)的内侧壁呈滑动配合状态;所述连杆(46)的一端铰接在一号杆(44)的底端,另一端铰接在二号杆(47)的端部;所述二号杆(47)贯穿于二号壳体(45)并且与二号壳体(45)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杆(47)在位于二号壳体(45)外部的一端固接有压板(4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一号支撑板(2)、顶板(3)和打磨单元;所述一号支撑板(2)对称固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顶板(3)固接在一号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打磨单元包括固定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号电缸(41)、一号推杆(42)、一号壳体(43)、一号杆(44)、二号壳体(45)、连杆(46)和二号杆(47);所述一号电缸(41)固接在顶板(3)的顶部;所述一号推杆(42)固接在一号电缸(41)的输出端;所述二号壳体(45)对称固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二号壳体(45)的顶部固接有弹簧(48);所述一号壳体(43)通过弹簧(48)连接在二号壳体(45)的顶部,且所述一号壳体(43)与一号支撑板(2)的内侧壁呈滑动配合状态;所述连杆(46)的一端铰接在一号杆(44)的底端,另一端铰接在二号杆(47)的端部;所述二号杆(47)贯穿于二号壳体(45)并且与二号壳体(45)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杆(47)在位于二号壳体(45)外部的一端固接有压板(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三号壳体(51)、电机(52)、转轴(53)和砂轮(54);所述三号壳体(51)滑动连接在一号壳体(43)的内壁;所述电机(52)固接在三号壳体(51)的内部;所述转轴(53)固接在电机(52)的输出轴;所述砂轮(54)固接在转轴(53)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控砂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壳体(51)的侧壁固接有三号杆(61);所述三号杆(61)贯穿于一号壳体(43)并且与一号壳体(43)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2)的侧壁开设有一号通槽(63);所述一号支撑板(2)的侧壁固接有二号支撑板(64);所述二号支撑板(64)的顶部固接有二号电缸(65);所述二号电缸(65)的输出端固接有二号推杆(66);所述二号推杆(66)的端部固接有推板(62);所述三号杆(61)在位于一号壳体(43)外部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理黄晓彬凌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协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